请问佛教中的烦恼是什么?分别、妄想、执着是什么意思?谢谢你。
学佛最根本的目标就是摆脱这些烦恼。如果一个方法不能摆脱烦恼,那就不是佛陀的教导!
佛没有要求你长生不老,升天成仙,或者求财、求名、求利、求官、求子、求对象、求深造、求福、求平安……不,这些都不是佛法!
佛陀教导我们要真正认识自己的身心,摆脱烦恼。这就是佛教!
烦恼虽然有很多种,但都可以归结为三类:贪、怒、傻。
什么是贪婪?贪欲是指想要某样东西,执着于对象。
什么是愤怒?愤怒是内心讨厌、不喜欢、厌恶、愤恨的对象。从愤怒、凶猛、残忍到忧郁、易怒,都属于愤怒。
什么是妄想?精神错乱是头脑对目标的无知、盲目和无知。
这些麻烦是怎么来的?
按照佛教的说法,我们所谓的世界,无非是两类:一类是我们自己的身心,一类是外界的环境。你的身心是什么?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眼睛看到的是颜色、光线等。耳朵听到的是声音;鼻子闻到的是气味;舌头尝到的是味道;身体接触的是触觉,如软、硬、滑、厚、轻、重、冷、暖,还有痛、痒。头脑想的是各种现象。
没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头脑,没有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和你所想的,就没有身体和头脑,没有外部环境,也没有世界。
活在这个世界上,无非是你的身心与外界的互动。当眼睛看到美好的东西时,会感到快乐,认为这个物体是好的、美的,然后就会喜欢、喜爱它。如果这种喜欢心理进一步加强,就会产生想要和拥有对方的心理。这种心理就是贪婪。
同样的,当我们听到甜美的音乐,听到别人的赞美,闻到香味,吃到美味的食物,触摸到异性光滑的肌肤等等,贪欲很容易产生。
当一个人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听到不愉快的声音,闻到难闻的气味,吃到变质的食物,或者天气极热时,就会产生厌恶感(煎熬),认为对象是坏的或不好的,内心会产生排斥和厌恶。如果这种排斥进一步加强,人们就会生气,愤怒,甚至想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它。这种心理就是愤怒。
但是,无论是贪婪还是愤怒,都包含着妄想。无明就是无明,对事物、身心、世界真相的无明。因为有了妄想,贪欲和愤怒就会生起。
简而言之,贪婪、追求、执着和痴迷,以及邪见、傲慢和虚荣,都属于贪婪。愤怒、易怒、嫉妒、焦虑、仇恨等。都属于愤怒;麻木、愚蠢、无知、恍惚等。属于妄想。所有的烦恼都可以归为贪、嗔、痴。
烦恼有三种:贪、嗔、痴。佛教称之为三不正之根,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所谓烦恼,其实是基于内外环境的关系。光有一颗没有外在环境的心,烦恼就不会产生;如果有外在环境,没有意图,烦恼还是不会产生。这是一对关系——内心与外界的关系。贪与无明的三种烦恼,简直就是这一对的关系:
小心执着于外界,喜欢物体,想拥有和占有物体,这叫贪欲。
不喜欢外界,排斥对象的时候要小心,这叫愤怒。
因为你不了解外界环境的本质,你认为对象好,你就能得到幸福,你就能满足自己。这叫妄想。
当我们理解了这种关系——看到好的就想要,看到不好的就想拒绝——烦恼就这样产生了。
根据其表现的严重程度,故障可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个层次叫做冒犯烦恼。进攻性的烦恼是一个人的不良心理已经在行为上表现出来了。比如一个人暴怒到要杀人或者杀人;因贪婪而盗窃他人财物并抢劫;打架、骂人、劈腿、说闲话;为了往上爬,不择手段打压别人;沉迷于追求异性,玩弄感情,吃喝玩乐,赌博。心中的烦恼已经在身体的行为和语言中显露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侵犯烦恼。这种麻烦是最粗暴的麻烦,已经在燃烧人的身心。
第二个层次叫扰人烦恼,就是一个人的烦恼只是浮现在心里,没有显露出来,没有付诸行动。这包括贪婪、执着、傲慢、自负、厌恶、易怒、无组织、抑郁、麻木等等。比如你恨一个人恨到要死,但是你没有任何行动,也没有说出来,只是在心里恨他。再比如,你感到焦虑、烦躁,但并不冲动。虽然没有在语言和行为上表露出来,但已经被不良心理和不良情绪占据,被称为扰人烦恼。
第三个层次叫做潜在的麻烦。潜在的烦恼,指的是行动上、言语上、心里没有显露出来的烦恼。换句话说,现在没有烦恼,但不代表完全没有烦恼。它们只是以一种潜伏的状态存在。比如大家在做一件好事的时候,生起的心就叫善良。当你生来善良,做好事的时候,你可能不会觉得烦躁,没有烦恼,但是只要你符合对的条件,烦恼马上就跑出来了。比如现在大家都很开心的坐在这里听佛的教诲,把工作暂时放在一边没有烦恼;但是听完之后,一回到办公桌,看到一大堆没写完的文件,我立刻又烦躁起来了,不是吗?有些修行者可以静坐冥想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心在冥想中得到快乐的安顿。在他冥想期间,只要他停留在冥想中,他就可以享受冥想的快乐,没有任何杂念,更不用说烦恼了。然而,当他决定,当他看到美好的事物,听到悦耳的声音,吃到美味的食物等。,他心里难免会有贪爱,证明他的烦恼并没有完全解除,只是在决定中被专注所压制。就像草一样,到了冬天,所有的草都死了,干了;但只要根还在,春天又开始发芽。就像拔草,只拔了草,根没拔,有机会还会长。只要麻烦没有被连根拔起,它就以一种潜伏的状态存在,这就是所谓的潜在麻烦。
作为佛教,也就是觉醒者的教导,目的就是为了摆脱这三个层次的烦恼。
烦恼是根深蒂固的,想破也不容易。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烦恼有三个层次,由粗到细,修行也是由低到高。修行的三个阶段可以消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
1.遵守戒律,摆脱得罪烦恼;
2.通过改版去除烦琐的烦恼;
3.通过培养智慧来消除潜在的烦恼。
第一,要想摆脱得罪烦恼,就要守戒,培养道德品行。道德行为非常重要。道德品行虽然不能防人之心,但可以规范一个人的行为:一件事做不到,就不做;能做的事情,就应该去做。
道德行为在佛教中被称为戒律。很多人片面地把“戒”理解为消极的禁止,认为有了戒就没有自由,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
然而,巴利文的“杰”是S?拉,意为行为、习惯、品质、本性、本性,通常指道德规范、良好的品德、良好的行为、佛教的行为准则等等。但从“禁欲”的初衷来说,是积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和修养。
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会做出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纪律的人不会做伤害别人的事,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总之,一个人要提升自己,完善自己,首先要有德。有了德行和节欲,你就不会在言行上做出任何伤害他人和社会的事情,也不会成为性烦恼的奴隶。遵守戒律,培养品德,就能摆脱得罪烦恼。
第二,要想摆脱扰人的烦恼,内心的烦恼,就要修。这是什么意思?一定是内心的平静。佛陀曾经教过我们很多让内心平静的方法,叫做“业力”,也就是头脑工作的地方,让头脑通过专注于单一的目标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为什么你可以通过专注于一个目标来获得内心的平静?
比如一个人没有工作,可能会游手好闲,甚至到处惹事。你帮他找工作,就让他安下心来工作;只要他有工作要做,就不会闲着没事干。我们的心也是如此。没有一个好的引导方向,就会跟着自己的喜好走,追求快感,飘。让它专注于一个具体的目标,它就会逐渐平静下来。这就是培养专注力的原则。佛教是搞精神工作的,教我们如何引导这颗心,好好利用它,让它往好的方向发展,往好的方向发展。
在这里,我想教你两种方法,让我们的心专注于特定的目标,以培养和平。
第一种方法叫入心,就是通过专注呼吸来培养专注力。当你回到家,你可以花一段时间,半小时,四十五分钟或一个小时。这段时间不要看电视,不要开电脑,关掉手机和电话,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比如自己的房间和书房。找一个舒服的坐垫坐下,坐垫大概四指高,或者高一点,臀部抬高一点,这样可以保持身体重心的平衡,也容易坐久。然后上半身保持挺直,不要弯腰、弯腰,也不要绷得太直,自然挺直。
轻轻闭上眼睛,然后全身放松,让身体处于放松、自然、舒适、适合冥想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暂时放下公司的事务,生活的烦恼,家庭的琐事,收回漂泊的心,不要回顾过去,不要规划未来,放下一切与禅定无关的东西,决定回到当下,回到此刻属于自己的时空。当身心处于自然、放松、舒适的状态时,再将意念建立在鼻子、人或嘴唇上方的区域,试着觉察自己的呼吸。
不要跟随气息进入身体,也不要跟随气息离开身体;不要去关注呼吸的软、滑、轻、流、热、冷、推等感觉,也不要用眼睛去“看”呼吸,只要让头脑知道鼻子和人的进出呼吸就可以了。
意识到呼吸其实是一件很简单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但我们总是忽略它。要觉察到呼吸,你不必刻意做作,也不必刻意刻意,只要试着去了解和关心一直在这里的呼吸。
这是一种通过专注于呼吸来平静内心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进入头脑。只要你能时刻学会关注自己的呼吸,你会发现自己的情绪更容易控制,内心也更容易平静。
第三,要去除潜伏的烦恼,根除内心的烦恼,就要修智,修慧。只有通过智慧才能根除烦恼。
这里说的智慧,不是指脑子转得快,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也不代表你能在商场、官场、战场上击败对手,登顶。这些能力只能称为天赋或智力,而不是佛教所说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够知道人生道理,洞察世界本质的智慧。
世间一切现象,包括身心,都不是永恒的,一切都是一瞬间的变化,这叫无常。一切都在遭受生灭的迫害,所以“苦”。因为无常和苦,不可能有所谓的“自我”、“灵魂”、“实体”、“本体”,也就是所谓的“无我”
这样,用无常、苦、无私的智慧,我们就能观察到世间的一切,包括自己的身心,也包括他人的身心。不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都是无常、苦、无私的。如此彻底地观察他的智慧,当他的智慧成熟时,他就能摆脱烦恼,摆脱一切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