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湖北疫情:七种疫病同时流行,次年旱灾蝗灾又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为了中华民族,为了身后的湖北人民,他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枣宜战役不到一个月就结束了,驻扎在武汉的日军11最终踏遍了湖北其余地区。
此时,湖北人民一片恐慌,欲哭无泪。
因为他们面前的敌人不仅仅是日军。
图片来自论文《民国时期湘鄂赣皖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变迁研究》
65438年至0940年,霍乱开始在湖北大面积蔓延,湖北省江陵、公安、松滋等县爆发霍乱疫情。此时至少有7种疫情同时蔓延,在湖北省约45%的地区肆虐。整体疫情直到1942才结束。1940~1942与其说是一种传染病的起点和终点,不如说是许多流行病的节点。
事实上,自民国成立以来,湖北省的疫情就从未停止过。霍乱、天花、痢疾几乎每年都在民国境内蔓延,疟疾、脑膜炎、鼠疫、伤寒、白喉、回归热、猩红热、黑热病、斑疹等其他疾病也层出不穷。这些我们现在认为很遥远的疾病,一百年前在中国相当普遍。
翻阅1940至1943关于湖北省疫情的历史资料,可以看到以下记载:
公安县政府员工一半生病,药品极度匮乏。
鄂西北回归热流行,兴山县一半居民感染,5万人死亡。回归热、斑疹和伤寒蔓延到保康县,20%的人口死于流行病。
通城县5000人死于流行病;监利县连续两年天花流行,死亡4万人。
天花、霍乱、头痛、痨病在绵阳县肆虐。十有八九?。
由于当时局势混乱,我们很难对这些疫情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统计。我们能看到的史料大多只有?疫情?、?死了很多人?如此模糊的记录。
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高频率、大范围的疫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切身的痛苦,本已脆弱的卫生防疫体系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更为致命的是当时湖北所面临的战争和干旱形势。
1940年5月1日,武汉11日军发起枣宜战役。日军以7000多人的伤亡为代价打败了国军,造成近65438+万人伤亡和失踪。民族英雄张自忠烈士。日军遍布湖北。那一年,36个县被日军占领、掠夺和攻击,已婚有子女的人民逃到被占领的土地上。据1940年5月25日统计,湖北省难民总数达120~130万人。
1941年,湖北大旱。湖北省统计年鉴记载这次?夏季久旱,秧苗枯萎,再次遭受蝗灾,收成只有20%。?旱灾和蝗灾的交替,加上疫病的流行,无疑给了当时湖北人巨大的生存和生产压力。
在这种绝境中,我们还能看到很多人冲锋在前,但我们还能看到其他人吗?前紧后紧?丑陋。
所谓的1927-1937是什么?黄金十年?南京国民政府在政治、外交、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公共卫生体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各地引进了现代医疗制度,制定了防疫和公共卫生的制度和章程。一些县级单位也设立了卫生所。在省卫生厅的领导下,防疫工作由各地公安局、派出所、卫生局和公立医院负责。大规模疫情爆发时,国民政府一般设立临时防疫机构和医院,综合性医院开始设立传染科。
与此同时,以中国红十字会为代表的民间慈善组织也为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虽然有一批人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是由于时局艰难,各方面的制约,卫生事业举步维艰,甚至很难用杯水车薪来形容。
这十年,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支出的七八成都给了军队,而卫生方面的支出往往只占地方财政支出的0.1%,人均卫生支出也只有1毛钱左右。武汉作为湖北省会,卫生机构只有60名行政和医务人员。
抗战胜利后,6月1946+10月1日召开全国执行会议。湖北省卫生厅提交建议称:?县卫生院没有完全设立,已经设立的内容也不丰富。乡镇的卫生机构就更不普及了,已经设立的也特别空。如今,各级卫生机构往往是首当其冲的紧缩对象,那些因为经营不善而被裁掉的机构只有一个主管和一两个公务人员,而他们的程序往往只是基于临时的地方会议或地方行政人员的好恶,这无异于对卫生建设的巨大破坏。?
本文中的大部分图片实际上都是在上海拍摄的。
这段话可以反映从抗日战争到抗战胜利初期湖北省公共卫生体系的现状。一是资金短缺,人员极少;其次,普及度不高,有些县甚至医院从来没有拥有过;三是深受官僚主义侵害。
1940霍乱等疾病在湖北开始传播后,各地建立了一些临时医院,进行了一些卫生宣传,但现有的人员、设施、物资都不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所以穷人只能求助于巫术和土方,或者只能选择等死,造成了广泛的悲剧。
所以1940鄂战疫情没有那么多在?战争?,而不是在?忍?。
那时候人们还没有喊出“加油,湖北,武汉”这几个字。湖北当时的疫情,不过是中华民族1940年的苦难之一。
这并不是说当时的人都是冷血无情的。
但是当时的人们知道,目前的形势是,我们的头号敌人是侵略我们的帝国主义和落后的国内生产力。
我们必须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伟大祖国,才能把这些无情的流行病一个个赶走。
虽然当时湖北的疫情没有得到广泛的救助,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当时的人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