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论文

1,世界上有很多生物,世界因为有生命而精彩。生物的形态各不相同,也很有趣,比如,会跳舞的蝴蝶,烦人的苍蝇,会唱歌的可爱小鸟,还有6500万年前灭绝的恐龙。它们所有的生命迹象都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让我对生物学产生了好奇。以前我对“生物学”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动物”。中学学过生物,知道生物的范围很广,不仅是动物,还有植物和微生物。地球上大约有30万种植物,1.5万种动物。从生物书上了解了一些不常见的植物,如桫椤、蕨类、苏铁等,也解决了一些小时候不懂的问题。有一次,我在干土里挖蚯蚓,挖不到。现在我知道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当然也不能在干燥的土壤里挖。仙人掌的叶子为什么会退化成刺?因为需要适应环境,为了减少水分的流失,储存更多的水分,仙人掌的茎也变得粗壮多汁。生物帮助我理解了难题,这也是我喜欢生物的原因之一。走进第二单元,我了解了显微镜。在我心目中,显微镜太奇妙了,我总想用它来观察事物。小学没碰过。记得第一次进生物实验室,看到桌子上的显微镜。我感到一种无法抑制的喜悦。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去看目镜,但我能看到的只有黑暗。上课的时候老师说用显微镜观察事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要经过瞄准光线、选择物镜、制作临时载玻片标本、调整清晰度等几个环节。我仔细地听,试图记住它的每个结构名称。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通过显微镜看到了细胞。当时很有成就感,好像我成了科学家,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了!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显微镜下是倒置的。如今,使用显微镜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几乎每堂课都要做实验。用显微镜观察肉眼看不见的东西能让我开心,也激发了我学习生物的兴趣。此外,我对生物体有了新的认识。除了病毒,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是一个一个排列的。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液泡、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和叶绿体组成,而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组成,它们的功能也是不同的。细胞核由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由DNA组成...不要小看一个小生命,它的结构很复杂!之前我不知道水果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是来自液泡里的细液泡。我总是生病。学了生物,才知道是病毒在作弄我!连病毒都是生物,太不可思议了!我对生物越来越好奇了。生物学把我带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解决难题使我心胸开阔。使用显微镜让我感到快乐。微生物让我好奇。所以我给生物2010-08-29 09:40补充了这个答案。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确的生物学观点,我们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学习生物学知识。因此,在生物学的研究中,要注意树立生命的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生命的整体性、生命活动的对立统一性、持续高效发展、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的观点。

1.生命观的物质性

生物是由物质构成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所有生物都是由碳、氢、氧、氮、硫、磷、钙、铁、铜等几十种化学元素组成的。,而这几十种化学元素都可以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生物体可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生命物质来实现的。没有生命物质,就没有生命活动。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一定有相应的功能;第二,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比如叶子的表皮是五色透明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向外侧的细胞壁上有一层透明不透的角质层。表皮这种结构的存在,不仅有利于阳光的穿透,还能防止叶片水分的过度流失,保护叶片内部免受外界伤害;阳光的穿透,防止水分流失,保护叶片中的组织,需要一定的结构,这就是表皮。

3.生物学的整体观

系统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个思想完全适用于生物领域。无论在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甚至包括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体现了整体特征。比如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质体、液泡等细胞器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但只有形成一个整体——一个细胞,才能完成代谢功能。如果它们离开整个细胞,单个细胞器就不能完成其功能。

4.生命活动中对立统一的观点

许多生物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生命活动。光合作用的本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的本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很明显,两者是对立的。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可以说,没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另一方面,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原料和产品运输所需的能量也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就无法进行。因此,呼吸和光合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存,植物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5.生物进化的观点

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生物界也不例外,也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谓生产是生命的起源,所谓发展是生物的进化。生命起源经历了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小分子物质,再到有机高分子物质,再到形成多分子体系,最后到原始生命的变化过程;生物的进化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级到高级的规律。

6.生态观点

生态观的基本内容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环境问题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也在不断变化,永无止境。人类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逐步更新人口观念,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资源,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走一条新的生存发展之路。

第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好坏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为了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生物密切相关的学习方法有观察、记笔记、思考和记忆。

1观察方法

学习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感性认识主要是通过观察获得的,所以观察法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有顺序观察、比较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顺序观测

序贯观察包括两层含义。从观察方式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显微镜观察也是先低倍镜头,再高倍镜头。比如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度区分根尖的四个部位,然后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了解根尖区的细胞特征。一般来说,从观察方向看,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等。比如观察一朵花,首先要从整体上观察花的形态和颜色,然后从外到内依次观察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2)比较观察

比较观察有利于快速把握事物的个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比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首先要求同存异:它们都有双层膜,膜内含有基粒、基质、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后从同中求异:线粒体内膜折叠成脊状,而叶绿体内膜不向内折叠;线粒体有与呼吸有关的酶,酶分布在内膜、颗粒和基质中。但叶绿体中存在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酶分布在基粒层和基质中;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但不存在于线粒体中。

(3)动态观察

对生物的生活习性、生长过程和生殖发育的观察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比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画出等距离的墨线后继续培养的过程中,重点是观察每条墨线之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4)边思考边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又能促进观察的深化,两者密不可分。所以要带着问题去观察,一边思考,一边观察。比如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时,要观察和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表皮细胞的颜色和排列是怎样的?②靠近上表皮的细胞和靠近下表皮的细胞在形状、排列和叶肉中绿色颗粒的数量上有什么区别?③静脉细胞是什么颜色和形状?这些细胞是如何排列的?

2.记笔记的方法

鲁迅先生说:“不管怎样,只要你继续搜集资料,积累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总结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经验,可以说,记笔记是一种成才之道。做笔记有很多种方法。在生物学习中,主要有三种:读书笔记、听课笔记和观察笔记。

(1)读书笔记

要想将所学知识长期储存,随时摘抄,运用自如,就要在读书的时候随时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抄笔记,又分为全抄和摘抄,做这类笔记要注意抄后校对,避免出错,然后注明出处,备查。

(2)卡片注释,卡片内容不限,因人而异,但一般应具有信息类别、编号、来源、作者姓名、文字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张卡片要写一个内容,要及时分类归档或装订成册。

③批语笔记,即页空。白楚在原文上写下了个人的见解和经历。

(4)符号笔记,即在原文之间标注符号,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常见的符号有黑点、圆、直线、曲线、双线、虚线、箭头、方框、三角形、感叹号、问号等。做符号笔记要注意两点:一是符号的含义一定要清晰一致;第二,符号不能太密集,否则很难突出重点。

(5)总结笔记,即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关键内容。

(2)听力笔记

也就是听报告、听课、听课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笔记的速度赶不上说话的速度。因此,要做好“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难点不在书本上的笔记;小问题,可理解的点,书上有的没记住。

(3)观察记录

即生物课内外观察生物形态和生命现象时所做的记录。做这样的笔记,要注意细节、对比、过程变化,把握特点。

3.思维方法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方法是思维能力的关键,所以思维方法在学习方法中占有核心地位。生物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有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系统化与具体化、抽象与概括。

(1)分析综合方法

分析是将一个知识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进行考察的思维方式,综合是将知识的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进行考察的思维方式。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只分析不全面,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果只做综合分析,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先分析后综合,先分析后分析,边分析边综合。

(2)比较和分类的方法

比较是将相关知识进行比较,以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的一种思维方式。比较一般遵循两种方式:一种是找出知识之间的相似之处,即在差异中求同;二是在找出事物相似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从同中求异。

分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知识进行分类的一种思维方式。生物学习中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科学分类方法,即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生物的本质特征;二是实用分类法,即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根据生物的非本质属性来分类。

比较和分类互为前提。一方面,只有比较和了解生物的异同,才能进行分类。另一方面,只有对生物进行分类,才能进行比较。因此,我们应该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系统具体的方法

系统化是将各种相关知识按照一定的顺序或体系进行整理的一种思维方式。系统化不仅仅是知识的分类。而且是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使之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用写提纲、列解答、画图表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

具体化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个别的场合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生物学习中,应用具体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一些生命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二是用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的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提取知识的非本质范畴。对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考方式。抽象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

概括是将相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也有两个层次:一个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称为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称为理性概括。

抽象和概括也是前提,相辅相成。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抽象概括,概括抽象,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正确、深入的掌握。

4.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仓库,思维的伴侣,创造的前提。因此,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合适当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种,生物学习中最常用的只是引用。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把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单词来帮助记忆。比如DNA的分子结构可以简化为“54321”,即五个基本元素和四个基本单元,每个单元有三种基本物质,许多单元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课本内容,巧妙地运用联想来帮助记忆。比如记住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物联系起来,只要记住水、鸡蛋、糖、盐(水是水,鸡蛋是蛋白质,糖是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比较记忆法

在生物学习中,有很多相似的名词容易混淆,难以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以用对比法来记忆。比较法是把相关名词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甚至词语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这种对比鲜明,容易记忆。比如同化与异化,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

(4)轮廓记忆法

生物中有很多重要而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住。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可以提取出来作为知识的提纲,抓住提纲有利于知识的记忆。比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很复杂,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无论代谢出哪种有机物,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就成为记忆知识的大纲。

(5)衍射记忆法

这种方法以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和与之相关的其他知识建立尽可能多的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总结或复习章节知识,也可用于链接分散在各个章节的相关知识。比如以细胞为核心,可以衍射出细胞的概念、发现、理论、类型、组成、结构、功能、分裂。

第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生物学的研究中,我们应该注意把这些事实联系起来。学用结合不仅有利于生物知识的扎实掌握,也有利于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自然和现实

住所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动物园、庭院、路边生活着许多动植物。在学习相关知识的时候,去这些地方逛逛,对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大有裨益。在学习生物和环境的知识时,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联系实际生产

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与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在学习这些原理的时候,要考虑它能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哪些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掌握原理,而且能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比如一个中学生在学习了嫁接原理后,课后坚持练习,很快提高了技能。一个秋天,他和父母嫁接了近万株桃、梨苗,为当地的园林种植业做出了贡献。

联系现实生活

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更为直接和普遍,因此在生物学习中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更为重要。生活其实包括现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生活常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知识,生物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这个主题引起了强烈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