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一篇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20年前,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成功召开,转移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也是在20年前,邓小平同志发出了加快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指示,中国的电化教育重新起步,由此拉开了教育现代化的序幕。21世纪就在眼前,我们就在这两个值得纪念的20年里。展望未来,我们对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开创中国教育技术的新局面充满信心。

首先,邓小平的教育理论为教育技术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改革开放为教育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1.发展教育技术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制定措施,加快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手段,是更快、更经济地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给予充分重视。”他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20年来,这些指示一直指引着中国教育技术向前发展。

如果落后了,就要下定决心迎头赶上,切忌空谈。

2.教育技术的发展是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结果

在小平同志的倡导下,党和政府积极支持教育技术的发展,几任政府领导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推进了这项工作。

由于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一直强调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具体实际,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七五”、“八五”期间,提出了《中学和中小学电化教育装备标准》,指导和推动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仍以电教媒体技术的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形式为主;基于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远程教育形式已经在一些学校得到应用,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优化了教育过程,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率,减轻了学生负担,促进了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革。我国高校已经从电教技术发展到多媒体和网络,进入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阶段。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和地区提出了“建设现代教育强省,启动或建设现代教育工程”的思想。据1995年末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贵州省)统计,“八五”期间全国教育技术总投入为115亿元,其中财政预算内投入占80%,预算外投入占20%,年均投入23亿元。由于国家和地方对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视,近20年来我国现代教育所使用的设备设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教育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2.视听电子教材建设不断满足需求。

视听电子教材建设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保障,多年来一直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过去我国教材建设单一,文字教材基本“一统天下”。随着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教材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幻灯、投影、录音、录像、视盘、计算机软件等视听电子教材已成为我国教材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中小学视听电子教材建设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投影和幻灯放映(80年代初)到录音录像(80年代末90年代初),现在主要是多媒体组合教学形式。由于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以投影、幻灯、录音、广播、电视、录像和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多媒体教学不仅是现在,而且是未来学校教育的主要媒体形式。中小学使用的视听电子教材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划和组织编写。中央电化教育馆和地方各级电化教育馆为中小学编制了大量的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等视听电子教材。随着教育软件市场的发展和逐步规范,出现了一批教育软件公司,生产符合学校需要的视听电子教材。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还开发制作了适合教学需要的视听电子教材,作为教学的补充。截止1995年底,视听电子教材幻灯片和幻灯8.3亿张,视听教材1716000小时,录像教材1708000小时,计算机教学软件28万套,光盘3.9万张。新媒体的互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的作用,有利于获取和保持知识,有利于最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教学信息,受到了更多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更多的教师应用和参与了新型教育教学软件的开发。

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的教材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借用普通高校的文字教材,到支持录制“课堂移动”的视听教材,再到自编适合远程教育的文字和视听电子教材。电大现有录像带65,438+0,679,000盘,录音带65,438+0,987,000盘。中国的卫星电视教育已经开通了三个卫星电视频道:综合教育、电视大学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在北京还通过35频道播出一套综合教育类电视节目,日播放量为5.1小时。一些学校通过收选播扩大了教育资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软件供需矛盾,逐步满足了教育教学需要。

3.现代教育技术和科学研究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各级教育中的广泛发展,科研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引起了各级领导和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人员的重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科学研究,已经从早期的媒介对比研究、学科专题研究,转变为整体性、综合性的实验研究。各级电化教育图书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一支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队伍,开展一批对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课题。如: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研究、中小学电化电子教材建设研究、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我国基础教育实施现代教育工程策略研究、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电化教育设备配置标准研究、 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现状及其资源共享实验研究、小学语文“四结合”实验研究、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教学优化实验研究、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应试教育”实验研究-

我国高校教育技术专家学者在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教育技术理论、方法、远程教育、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教学设计、资源享受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我国远程教育的研究,特别是远程教育开放性和教学现代化的研究,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促进了国家广播电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八五”以来,为促进农科教结合、燎原计划的实施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国家教委组织开展了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实验县的研究。我国有一批综合实验县,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宝贵的实验研究经验和成果,丰富和发展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

4.建立了学科专业体系,组建了团队。

在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我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技术专业体系,形成了一支专业技术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队伍。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已在我国大部分师范院校开设。一些非师范院校也开设了教育技术专业。教育技术学科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综合人才培养能力。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在我国教育技术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充满了生机。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支有理想、有专长的专业人才队伍。这些人才除了从从事教育技术相关专业工作的同志、教师中选拔出来,经过培养任用的,大部分都是教育技术专业的毕业生。1995调查显示,我国共有教育技术机构74849个,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专职人员20万人,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兼职教师数十万人,其中大部分教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在教育技术的发展中,这支具有较强专业技术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技术队伍将继续在实践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5.探索全面提高学生和职工素质的途径。

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先进媒体,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教师和教育技术人员充分利用录像、电影等媒体,选择教育节目给学生播放,让孩子们在生动的画面和感人的情节中接受爱国、爱集体、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一些中小学还建立了卫星电视接收站和校园有线电视网,收集了许多优秀的教育电视节目、教育片、VCD光盘和录像带,供学生定期播放,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为加强思政课建设,各高校编写了大量生动形象的视听教材,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进行了中国化的国民教育。由于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说教方式,多媒体教学深受学生欢迎。一些高校充分利用校园“有线电视台”,每周编发反映本校师生生活的校园新闻和专题节目,让大家了解学校工作,表扬先进,指出存在的问题,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很受师生欢迎。

中国教育电视台和省级教育电视台在播出教学节目的同时,积极提供教育新闻、教育信息和综合性教育节目,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介绍教育战线的工作,宣传优秀教师和著名专家的成就,使社会对教育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中国教育电视台组织的100部爱国主义影片展播受到社会好评。

电化教育的发展为广大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组成部分。许多县电教部门以支农为己任,将当地农民急需的农业技术知识、商品经济知识、医药卫生知识等视频节目送到农村,宣传致富之道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深受农民欢迎,直接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的地方还为农村农民反复播放“稻田养鱼”、“竹子种植”、“烤烟技术”等视频,让农民迅速掌握了致富技术。其他县电化教育部门把扫盲和推广一两项致富技能结合起来,利用电化教育培训农民,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91年,原国家教委表彰天津市静海县等31个全面开展电化教育,在学校电化教育、教育电视接收转播台建设、农村实用技术推广等方面成绩突出的县为全国先进县。

发挥现代教学手段优势,服务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电化教育已经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院校、职业高中、大型厂矿培训中心都不同程度地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电力系统、人民银行系统利用专业培训视频直接为基层岗位培训继续教育提供形象教材,受到社会广泛欢迎。

第三,认真总结20年的基本经验,积极规划21世纪的发展蓝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间,中国教育技术再出发走过了辉煌的历程,为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邓小平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思想,是我国教育技术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

教育技术的重启和快速发展,源于改革开放后国情的现实需要,源于经济振兴、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技术的发展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适应和满足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积极为更多更好的人才服务。

教育技术实践领域涉及面广,必须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依靠中央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各级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才能实现持续稳定发展。教育技术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必要投入;还要坚持改革开放,引入市场机制,获得社会支持;还要发扬艰苦奋斗的职业精神。

教育技术是一门新的科学。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模式和手段为教育服务,为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服务。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注意网络化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同时要注意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不能偏废一件事。只有注意“常规媒体手段”和“先进媒体手段”的恰当结合,才能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教育技术是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教育技术要深入学科、教学、课堂。调动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积极性,要始终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开展工作,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技术学科及事业的发展,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教育技术人员和教师的培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技术队伍,通过他们的观念转变和实际努力,推动和支持教育技术的发展。

电子媒体教材建设一直是教育技术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统筹规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长期抓好这项工作。软件和硬件建设必须协调发展,政策和资金要向软件倾斜,使软件建设在数量和质量上进一步缓解仍然突出的供需矛盾,逐步满足我国目前的迫切需要。

近2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仍显滞后。在发展过程中,要准确把握世界教育技术发展趋势,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从战略高度进一步谋划教育技术工作发展;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设备和信息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推向21世纪的战略目标,对教育战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把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带入21世纪,我们必须在深刻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战略。

随着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许多新技术将应用于教育领域。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现状来看,数字视听技术、广播卫星通信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都已经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教育技术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视听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卫星广播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个性化互动学习;交互式网络技术在传播教学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仿真教学中的应用。与此同时,当前的教学媒体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主要特征是多媒体信息展示、网络化信息传输和智能化教学过程。从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来看,国外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培训、运营技术三个方面深入发展。这些发展趋势和特点将对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跟上世界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世纪之交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战略应该是:巩固和发展以电教技术为基础的课堂多媒体组合教学;逐步在学校推行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

首先,要发展学校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实现教学的现代化。

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我国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以及随之而来的教学环境的改变。教育技术应重视现代教学环境的建设,重视教育技术在促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中的研究。

在基础教育领域,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基于电教技术的课堂多媒体组合教学,根据不同地区加强分类指导,使不同层次的大多数学校教育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促进“九五”的巩固和提高,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通过实施国家电化教育“九五”计划,到本世纪末,全国城市和县中小学达到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一级电化教育设备标准的学校总数增加8%,有条件的乡镇中学、中心学校和少数民族寄宿制学校达到二级电化教育设备标准;常规技术媒体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现有卫星资源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利用,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和实验,少数学校和发达地区建立了校园网并与社会联网。通过全国中小学1000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工作,推动和加强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总结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发展教育技术的典型经验,引导和促进学校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统筹规划,加强审批,引导教材生产企业发展,使一体化设计的教材初步满足多层次、多规格的教学需求。

在高等教育领域,要根据高校的不同条件,构建不同层次的教学环境,把教育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在教育技术的平台上。到2010年,我国几所大学的教育技术水平将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各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多媒体教室,使之在数量上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建设校园网,实现教学信息、图形资料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检索和调用的现代化,并与“教育科研网”连接,及时获取国内外信息资源。在“面向21世纪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实施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一体化设计。认真落实《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意见》,初步完成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机构的有机合并,使学校的教育技术力量得到综合利用,运用教育技术的学科和教师范围明显扩大。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建设远程教育设施,以自己的优势学科参与远程教育,使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

在现代远程教育领域,面对世纪之交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具规模的形势,我们要把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面向21世纪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逐步实施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

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将进一步带来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它还将进一步突破传统教育时空的限制,拓展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大众化和终身化。同时,将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对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推动优秀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促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成为国家信息产业和整个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促进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将依托高新技术,不断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到2010,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现阶段应充分利用国家和地区已建立的公共和专业信息传输网络,形成卫星视频传输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多元化现代远程教育专业传输网络。发挥有实力的研究型大学优势,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通过各类高校的远程教育,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逐步提高公民的学历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探索经济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多种行业和职业的继续教育,为在职专业人员提供多种深造机会,满足所有学习者多层次、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在少数有条件的地区和中小学开展中小学远程教育试点,扩大教育资源。提高教师水平;建设学习资源中心,开展家庭教育,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条件,推进素质教育。以中心城市为依托,逐步形成以省(直辖市)为主、统筹管理的现代远程教育区域网络。要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问题,推进“九五”和“扫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010左右,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将不断扩大。在更多地区和学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现代远程教育。

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我国的教育技术事业正在开创蓬勃发展的新局面,迎来新世纪的曙光。把握时代脉搏,关注世纪教育技术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实际,大力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为社会、经济、教育的整体改革服务,为我国早日实现成为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执笔人:刘永前、陈庆贵、张敬涛。

版权所有宜城中学-夜舞最佳浏览环境IE5.0 800*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