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实习论文

与同行一起探访校友足迹”摘要: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很大,整个就业市场的岗位需求总体形势变得比较紧张,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现在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问题:他们应该回到学校继续深造,还是继续在社会上寻求自己的位置?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也为了帮助我们大学生了解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未来的学校规划,一行13人在温州大学成立了“和我一起探访校友足迹”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团,走进温州乐清,以温州大学毕业生为主体,调查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职业发展,以点线面的方式寻求相关信息。关键词:往届大学生就业状况温州大学温州乐清民营企业“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短暂而艰辛的15天暑期社会实践随着晚会的帷幕缓缓落下而落下帷幕。这几天,我们中的13一直抑郁流泪;但我们相信,正如歌词所说,只要我们一起努力,熬过那些黑暗的日子,阳光就会以最灿烂的姿态迎接我们...大家都知道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牵动着党和国家的心。”2007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最近召开的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晓建在分析2007年就业形势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高校毕业生增加很多,压力很大,整个就业市场岗位需求的总体形势变得比较紧张。官方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人,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为22%。但只有49.865,438+0%的高校毕业生签约且有意向但未签约。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也为了帮助我们大学生了解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未来的学校规划,我们的实践团队决定走进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源头——温州乐清,走进当地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采访往届大学毕业生和企业中的业务主管,从他们那里收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在15天的实践中,我们走访了大量的企业,并以温州民营企业为基础,调查了往届毕业生,主要是温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职业发展情况。而且我们走访的企业基本包括了各个行业(制造、销售、服务等。)和各种规模(郑泰、德力西等大型企业,以及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 * *回收有效问卷约3000份。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获得的调查结果是相当可信的。我们的问卷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目前工作情况的问题,2。关于工作满意度的问题,3。关于自我效能,即工作能力的问题,4。关于自我期望和对企业期望的问题,5。关于就业信息和就业渠道的问题,6。大学期间锻炼对就业的影响,7。企业的用人标准与学校教育的利弊。8.在校时的职业规划对就业有多大程度的影响?根据我们的统计,得到了以下初步结果:1 .工作情况目前大学生在择业方面趋于理性,可以从工作方向的选择、工作岗位的选择等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现在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为自己选择工作,而不是为专业选择工作的良好趋势。到目前为止,我们统计的结果显示,约34%的毕业生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只有38%的毕业生从事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工作。而且从目前的社会发展观察,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选择毕业后找工作,立足社会找到自己的经济来源,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根据我们对3000份调查的统计,只有约38%的毕业生从未换过工作,而约42%的在职大学毕业生换过两份以上的工作。2.工作满意度超过一半的毕业生表示对目前的工作满意,只有约5%的人表示不满意目前的工作。其中,大部分受访者在对目前工作最满意的方面选择了与同事和睦相处,而我们则在对目前工作最不满意的方面提前设计了更高的薪酬,这出乎我们的意料。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大学毕业生对薪资的要求越来越理性,能够对自己做出更加理性的判断,不盲目偏低,也不过度追求高薪。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曾经有一位学长说过:当初我希望我的月薪是1,500,500家用,500自用,500存起来。经过多年的社会探索,对工资没有太大需求,证明自己的价值就行。3.自我效能感是指工作能力、自我期望和对企业的期望。约97%的毕业生表示,他们能够胜任目前的工作,但实践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成为他们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与之相对应的是,超过一半的毕业生表示最希望在企业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而只有21%的人希望升职和出国深造。从上面可以看出,被调查的毕业生更注重自己职业生涯中专业技能的提升,而不是单纯为了一时的利益。由此,我们深深懂得,作为大学生,一定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多参加社会实践,多做与专业相关的兼职,不能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要把专业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以便将来尽快适应社会。但是,在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在大学里要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是为自己创造良好就业条件的重要条件。4.就业信息和就业渠道通过调查,毕业生在毕业时最关心的信息是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分别达到36%和20%,可见高校毕业生希望有一个与用人单位交流的机会。此外,求职技能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这说明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讲座确实很有必要。他们表示,通过专门的就业讲座、就业指导网站和校园招聘会,在当时更容易获得就业信息。但他们也表示,校园招聘会的实际效果并不大(就像招聘单位反映的情况),新兴的网络求职和传统的人才招聘市场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渠道,而效仿国际的通过熟人就业也占一定比例(这可能是我们在温州调查的局限性:温州的一些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可能导致通过熟人就业的比例很高)。5.大学期间活动锻炼对就业的影响显示,约67%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表达能力(突出表现在人际交往和商务谈判中)、实践能力(突出表现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和沟通能力(突出表现在与领导同事沟通和商务谈判中)的锻炼成为未来工作中最赚钱的部分。这说明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意义重大。通过做学生干部,他们可以获得各种能力,积累未来工作所需的经验。6.企业的用人标准与学校教育的利弊。58%的毕业生认为个人的综合素质是企业招聘人员最看重的,另有20%认为是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创新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被认为是学校最欠缺的方面(可以和上面相互印证)。学校的声誉不再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唯文凭论”向“唯文凭论”转变,而“唯人才论”逐渐兴起。相应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创新被认为是与他人竞争同一个职位的优势,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成为优势因素。如今在职场中,个人素质已经成为影响求职的主导因素。只有在学校打好基础,努力提升自己的内涵和修养,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其实命运一直都在自己手里)。7.职业规划对就业的影响通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到,约有一半的毕业生表示会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开始考虑就业,其中约有65,438+00%的人一到大四或毕业就开始考虑。在高校的职业规划选项中,只有约11%的人了解职业规划,知道如何规划,而59%的人不了解职业规划。由此可见,至少在近几届大学毕业生中,大部分人在大学的职业规划意识比较薄弱。而且大部分人都说学校开设的职业发展课程帮助不大。只有9%的毕业生对学校提供的职业发展指导讲座感到满意,但同时也有25%的人表示当时没有这种服务。由此可见,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在高校还没有普及,课程质量普遍不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和相关讲座,提高就业指导质量,应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经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我才知道,大学生最缺的是实践,而高校的实践机会却少之又少,这恰恰说明了内地高校与国外高校的差距。在目前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力度不大的情况下,我们大学生应该多利用大学生活的课余时间,多走进社会多实践,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其他相关知识,为步入社会和我们的职业生涯做更多的准备。

寻求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