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歌的形态分析

草原音乐的活化石蒙古族长调民歌

长调是流淌在蒙古族血液里的音乐,是民族认同的象征。你听不懂蒙古语,但你会情不自禁地被蒙古语的长调所感动,因为这是一种推心置腹的直接对话。

蒙古族长调民歌,“长调”在蒙古语中读作“乌尔廷多”,意为长歌。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色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了蒙古族人民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艺术的感受,被称为“草原音乐的活化石”。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存在于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13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就有长调的记载。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山地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和农牧音乐文化时期。

长调可以定义为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作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日中演唱的一种民歌。一般由上下两句歌词组成,由演唱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理解来演奏。大部分素材都是关于草原,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表演者身穿蒙古袍,配以马头琴音乐,讴歌母爱,赞美生命,诉说爱情,以真声演唱为主,是最接近自然的声音。

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与盛大庆典和节日仪式相关的表达方式,在蒙古族社会中享有独特而受人尊敬的地位。《长调》是一首抒情歌曲,由32种旋律组成,带有大量的装饰音。音调高,音域宽,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大,节奏自由悠长。代表曲目有《走马》、《小黄马》、《辽阔草原》、《辽阔富饶的阿拉善》等。

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历史文物,是口头文化遗产、家族遗产、血缘遗产。

师徒传承成为千百年来蒙古族长调的主要传承形式。但进入现代后,放牧的生活方式逐渐被改变,孕育了无数代长调歌手的草原文化环境正在一点点消失,给蒙古族长调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危机,一些曾经繁荣的部落长调基本失传。

2005年,中蒙共同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5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5月,蒙古族长调民歌(乌珠穆沁长调)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