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进步教育思想
1,“教育就是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是儿童现在的生活过程,而不是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他说:“生命就是发展,不断发展壮大就是生命。”所以,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教育是为孩子提供保证他们成长或完整人生的条件。
因为生命就是成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本能成长的过程,所以杜威强调“成长是生命的特性,所以教育就是成长。”在他看来,教育不是强迫孩子吸收外界的东西,而是让人类先天的能力成长。
因此,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自身之外没有目的,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的过程。事实上,他反对把外界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成长的指示性目标。
2.“学校就是社会”
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一个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社会,一个初级社会。”在学校里,要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成一种胚胎状态,要把重新呈现的社会生活呈现出来。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而言,杜威提出,第一,学校本身必须是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意义;第二,校内学习要和校外学习相衔接,两者之间要自由互动。
然而,“学校即社会”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的简单再现。杜威还认为,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环境,应该具有三个重要的功能,即“简化和整理各种倾向发展的因素;净化和理想化现存的社会习俗;创造一个比青少年独处时更广阔、更平衡的环境。"
3.教育是经验的转化和重组。
杜威认为:第一,经验是一种理性和非理性的因素,包括行为、认知、情感和意志。第二,体验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生物体不仅受环境塑造,还会对环境做出一些改变。第三,体验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仅有机体被环境塑造,而且有机体也主动地改造环境。第四,经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的发展过程,所以教育是个人经历的不断成长。
4.学校就是社会
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意在使学校生活成为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一个符合儿童发展雏形的社会。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必须改革学校课程,即从分科课程向活动课程转变。“学校即社会”是“教育即生活”命题的进一步延伸,引入代表社会生活的活动课程是学校与社会生活相衔接的基本保障。
5.无目的教育理论
杜威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认为教育没有目的。杜威要的是过程中的目的,是“成长”。教育的过程本身之外没有目的,但它本身就是目的。他认为,在一个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里,教育只是外力强加给受教育者的目的。在民主社会,教育的目的应该在于教育的过程。所以杜威主张把成长作为教育的目的,其主要意图是反对外界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压制,要求教育尊重儿童的意愿和要求,让儿童从教育本身,从成长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教学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边做边学”
杜威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做中学”的基本原则。因为人最初的知识和最坚定维护的知识都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做”的过程。在他看来,如果孩子没有“做”的机会,必然会阻碍他们的自然发展。孩子天生就有做事和工作的欲望,对活动有很强的兴趣,要特别注意。杜威认为“做中学”就是“从活动中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把在学校里获得的知识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起来。因为孩子可以从真正有教育意义、有趣的活动中学习,这将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在杜威看来,这可能标志着一个有利于孩子一生的转折点。但是,孩子“做”或参与的工作活动与职业教育是不同的。杜威指出,贯彻“做中学”的原则,会使学校对其成员施加的影响更加生动、持久、富有文化意义。
2.五步探究教学法
杜威提出“做中学”是因为他反对以教师、课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它是通过主动作业,在体验的情境中进行思维的方法,从而达到体验与思维、思维与教学、课程与作业、教材与教法的统一。杜威根据科学的实验探究方法和反思性思维方式,提出了五步探究教学法。即一种是困境;二是确定难度;三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第四是推断这些假设;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杜威指出,这五个步骤的顺序是不固定的。从“思维的五个步骤”出发,杜威认为教学过程也相应地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教师给孩子提供一个与当前社会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二是让孩子准备好处理情境中出现的问题;第三,便于孩子思考和假设解决问题;第四,孩子自己整理和安排解决问题的假设;第五,孩子们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这个教学过程在教育史上一般称为“教学五步曲”。在杜威看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儿童可以学习如何创造知识来满足需要。然而,他也承认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心理学教材
教材心理化是指将各学科的教材或知识还原为抽象出来之前的原始经验,即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即直接经验,然后把直接经验组织起来,从而形成可以提供给熟练的、成熟的人的教材形式。杜威一直反对把成人和专家以完整的逻辑体系形式编写的教科书作为教育的起点,认为儿童的个人直接经验必须是起点,极力强调直接经验的组织、抽象和概括。杜威虽然不是“儿童中心”思想的倡导者,但他认同“儿童中心”思想。最典型的一段话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将要引起的政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化,这是一场革命,这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移到太阳是同一种革命。在这里,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是围绕着他们组织的。”杜威从批判传统的学校教育出发,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这样一切主要是为了儿童而不是老师。因为以儿童为中心与儿童的本能和需求是和谐的,儿童是学校生活的起点、中心和目的。杜威强调,“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以儿童为出发点。杜威在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的同时,并不赞同教师采取“放任自流”的政策。他认为,如果老师对孩子采取放任的态度,实际上就是放弃了自己的引导责任。在杜威看来,要么从外部强加给孩子,要么让孩子完全随波逐流,都是根本错误的。因为教育过程是孩子和老师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他们真正相互配合的过程,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孩子和老师的接触更紧密,让孩子更多的被老师引导。杜威说,“教师作为集体的成员,有着更成熟和丰富的经验,更清楚地看到任何建议设计中进一步发展的所有可能性。他们不仅有权利也有责任提出活动的政策。“在他看来,教师不仅要给孩子提供适当的成长机会和条件,还要观察孩子的成长,给予真正的指导。杜威还强调教师的社会功能。那就是:“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培养一个人,而是从事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意识到自己职业的尊严。
(四)柯曲波的设计教学法
杜威的学生柯·曲波致力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大众化解读,创造性地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柯·曲波的主要兴趣是研究学习理论。他在杜威做中学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设计教学法废除了班级授课制,打破了学科体系。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过程如下:(1)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从现实生活环境中提出学习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2)制定实现目标的工作计划;(3)在自然状态下,应用特定材料,通过实践活动完成这项工作;(4)检查结果。设计教学法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学习意识,力求使教学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加强教学与儿童现实生活的联系。设计教学法的核心是有目的的活动。注意摒弃固定的课程体系和现有教材,取消不同科目的教学,根据学生有目的的活动设计学习单元。
第三,进步教育运动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心所有孩子的能力或长处。
2.老师的作用是鼓励,而不是监督。
3.学校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应该是通过解决问题来进行的,而不是被动的,更不应该是通过记忆和推断来进行的。
4.互助、热情、人性化的课堂氛围。
5.更多的活动空间。
6.课程应适应每个孩子的成熟水平,并根据孩子的兴趣、创造力、自我表现和个性发展进行个性化设置。
7.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教材,让他们去探索,去操作,去使用。
8.建立促进合作和分享经验的组织模式。
9.反对教育是人生准备的观念,主张教育是实际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
10,反对强制和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