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论文的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类型

归纳起来,这些众多的定义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整个社会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德、斯潘塞、&;Eacute涂尔干等人其中,孔德和斯潘塞在研究整个社会时强调一般的社会现象,涂尔干则强调特殊的社会现象,即“社会事实”这种观点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路线。第二类关注个人及其社会行为。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是m·韦伯等人,形成了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路线。这两种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世的很多观点大多是这两种观点的变形或混合。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中,既有主张第一种观点的,也有赞同第二种观点的。但都是以社会与个人的统一性为指导,都认同马克思的以下观点:个人是社会人,我们要避免把“社会”当作一个抽象的东西来反对个人;相反,社会是人与人交往的产物,是每个人赖以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至于其他不属于这两类的社会学定义,可以看作是第三类,有些影响很大,但并没有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主流。

中国社会学家的观点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具体的社会科学。

我国社会学家对社会学的定义有以下看法。

1,着眼于作为有机整体的社会本身(这里的社会既包括全社会,也包括地方社会,即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某一层次的社会)。其代表观点如下: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治理与混乱、繁荣与衰落的原因,揭示社会治理的方法和规律的科学。这是严复首先提出的。他在《小组学习序言》的序言中解释说:“小组学习呢?利用科学的规律,我们可以观察人民的变化,吸取过去的教训,衡量未来。谣言是什么?派遣专家的目的是研究功能的应用,但要把它显示为治疗的方式。”“一批学者将重点研究明治维新、兴亡、三事(正德、用德、宽厚——作者注)。”严复这样定义社会学,既符合孔德和斯潘塞的社会学观点,又有中国特色。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社会学家中,有人提出社会学是研究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规律的综合具体的社会科学。这个定义可以说是沿着严复的思路发展起来的。

2.社会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样,研究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1949以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李大钊、瞿秋白、李达、许德珩、陈翰笙等人,喜欢俄国的γ。β.普列汉诺夫。布哈林等人坚持这一观点。他们对社会学的定义大同小异:“社会学是一种科学,研究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及其原理和一切社会制度的知识,用科学的方法去考察社会是什么,发明一种规律来支配人类的行动”(李大钊:唯物史观在现代社会学中的价值,1920);“社会学家,社会科学之一,其目的是探索社会进化的原理;研究方法是追溯过去以说明现在,也是从现在预测未来(《李达文集》第1卷,第237页,人民出版社,1980);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结构及其存在、发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分析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要素及其性质和相互作用,探索社会变化的因果关系和规律,从而推断社会进步的方法和预测未来的一种学问”(许德珩:社会科学与社会学,1936)。

3.社会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及其规律性。费孝通主持和指导、中国社会学重建后出版的第一部著作《社会学概论(试讲)》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定义:“社会学是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台湾省省的一些社会学家也持类似观点:“社会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抱着科学的态度来研究人类社会;主要论述社会的结构要素、起源、发展、成熟和变化;讨论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运作程序、社会群体等社会事件。并想在各种社会事件中寻求或建立普遍的公共规律、原理、原则等科学。”4.关注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及其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行为。建国前主张这一观点的人主要以孙本文为代表。他深受芝加哥互动学派的心理和行为理论的影响,认为社会学的各种定义虽然没有错,但“它们或抽象、或宽泛、或模糊、或狭隘,似乎都不能被认为是恰当的定义。比较目前可以认为是一个恰当的定义,即用社会学(社会学原理)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龙管亥对社会学对象的定义也属于这一范畴,认为社会学的主旨是“社会交往或社会关系中的人以及社会制度、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和它们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