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阳的论文

百家争鸣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百家解读:原指先秦时代的各种思想流派,后指各种政治学术流派。另一种说法:所谓“百家”是指数量众多,主要分为儒、墨、道、法、阴阳、杂记、名家、纵横家、军事家、小说家十大流派。

明:各抒己见。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辩论和相互批判。

出汉书,班固《汉文艺史》:“凡百家,...蜂出而群策,各引一端,拜其善,以谈之,与诸侯合而为一。

百家:原指先秦时期的代表人物和各种思想流派,后作为先秦至汉初各种流派的统称。

百家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廷尉说贾生年幼,对百家之书颇为熟稔。文帝称其为大夫。”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知识分子中出现的不同学派。其实所谓“百家”,主要包括儒、墨、道、法四家,其次是阴阳家、圣人、著名学者、军事家、小说家等等。“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的地主阶级和没落的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一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百家争鸣的背景

百家争鸣的阶级基础: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团体对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百家争鸣的主体:战国时期,官方文教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大量属于知识分子阶层的“士”。由于出身、政见和思想方法的不同,他们隶属于不同的阶级和社会团体,在思想文化领域充当他们的代言人,学者构成了百家争鸣的主体。

百家争鸣的社会基础: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政治上不统一,文化上不可能实行专制。各国君主、贵族、官僚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广纳贤才,培养学者。士子奔走于诸侯国之间,“合则留,不合则走”。他们有相对的自由,较少受到政府的干预,这给了学校发展的机会和表达意见的场所。

百家争鸣起源于春秋末期,兴盛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首先,社会大变革带来了思想大解放。

其次,皇室的衰落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三,频繁的社会接触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最后,讲学的盛行和私学的兴起,使得文化经典广为流传,各种学说广为流传,形成百家争鸣的氛围。

意义:在战国大变革时期,打击奴隶主的贵族特权,建立和保护新兴地主的中央集权,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修订版),刘泽华、葛荃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第27-29页: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变革。

动态周期。“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运动,打破了传统的生活和观念。你怎么看待过去的一切?

?需要人来回答。我们现在应该怎样生活?需要人去创造。历史的车轮转向何方?需要

人们预测。无数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总之,社会史需要重新认识!百家争鸣

是认识历史变迁的表现。

百家争鸣的另一个原因是政治变革和国家间的竞争需要理论指导。那时候,每个

侯都面临着如何解决内政外交两大问题,都面临着生存与死亡的选择。.....这场斗争不仅是

这是一场物质力量和智力的较量。.....于是各国竞相招贤纳士,有的为了求才。

有的重金,百家争鸣正好适应了智力竞争。大部分都有一个相同的目标,就是“操”

主啊。"

百家争鸣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政治空白多,知识分子有用,可以

搭便车这并不是说当时有开明的政治制度,而是有很多诸侯国方便知识分子。

国与国之间绕道。“去秦”不仅形容说客,也适用于思想家。几位著名的思想家

几乎都是环游世界,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各国都在争相招募智库,知识分子的地位也相对较低。

高个子。“礼下士”虽然不是君主的本意,但却是出于不得已,文人的“情敌”往往会惹恼君主。

火,但国君为了谋方略,不得不容忍。.....虽然他们写书是为了“做世界”,

但大多数人都是在用自己的理论试图改造君主,而不是奉承讨好你。

从平面上看,百家争鸣,很民主,但如果分析一下各个学派的思想实质,就会发现,

绝大多数人政治上主张君主专制,思想上都希望被废黜。他说他们意见排外,努力搞自己的事情。

君主专制主义的设计。因此,百家争鸣的实际结果并不能推动政治走向民主和意识形态。

自由只能是推动君主专制完善和加强的强大力量。抓住这一点,

这样才能把握住百家争鸣的政治归宿。

杨友炯《中国政治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37。

第31至32页:

古代政治思想的繁荣是在先秦时期。先秦时期实际上是中国政治思想的发达时期。盖子

春秋战国以来,学术兴盛,百家争鸣,思想理论未能回归政治。周晚期和战国时期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社会和经济组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涉及所有的社会关系。思想家

受此影响,对学术界来说是史无前例的建设。其发展的原因是可用的:先秦时代。

现在是中国社会变革最剧烈的时代,地政、人心、风俗与以前完全不同。

另一方面是一个各民族频繁接触的时代,夏朝原始的民族思想因为最早的政治演变而相对发展。

完成。儒墨思想源于夏民族的实践论。相反,有道教和

阴阳两派源于东夷人的思想,所以各种思想体系相互竞争。另外,

自从周氏衰落以后,剩下的空洞的话语和仪式,一辈子都不足以深入人心,于是就有了滔滔江水,奔流千里。

将军。其次,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兼并收购盛行,各国之间的竞争最为剧烈,比的就是进人才和扩张。

张果是负责人。男杯的主,知道仅仅依靠贵族是不足以傲视天下的,向处士敬礼,引来了他的客人。自然地

读书的阶层一被打破,被贵族官员垄断的知识一下子就散落在民间,言论和思想的自由,

到极致。政治上,贵族政治的崩溃是当时的大势所趋,周代是真正的贵族。

政治的时代也是。周制度以家为国,宗法制度是其政治基础。皇室和王子之间的关系,

依赖它;执政者与其国内执政者之间的关系也依赖于此,甚至国内所有大大小小的团体都维持着彼此的巩固

众人皆依之,周朝由群众统治,以此为中心。战国被攻陷,社会风气大变,古代政治社会制度

程度从根本上改变。由于政治权力的聚散,学院派思想家影响很大,各派的政治思想也不尽相同。

聚一聚。西周是在王官学的,所以贵族中人是知识阶层。到春秋时期,王官失陷,流散四地。

方。通过孔子讲学,普通人会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贵族不能专攻知识阶层的兴趣,所以他们的思想特别容易发展。

钱穆:《谢富亚中国政治思想史大纲》序

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思想界有了一个奇怪的发现,当时就已经开启了学者预治的大门。自秦朝以来,中国就是。

有一个学者政府组织。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

第56页:所以,就孔子的行为理论而言,他最大的成就是建立了以旧闻为基础的学术体系。

此后,平民百姓接受这种奖学金的教育,培养出一个有知识、有美德、有能力的新的统治阶级。然而,之所以会这样,

虽然是由自身的敏感程度决定的,但也受到时代的影响。尊重非成熟,虽有智慧,谁能得之?

理解并接受。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死于哀公十六年,正好是春秋末期,脱离封建世界。

专制世界过渡时期的开始。礼之礼已废而未消,阶级犹坏。孔子深受旧社会之苦。

启蒙陶器在旧制度中找到了新的意义,即它想用它找到的东西作为改善和复兴旧秩序的工具。但是在那个时候

贵族们既然不一定会用文字,就把自己的技能传播给平民百姓,让学过的人成为官员和官吏,获得应用的机会。

。当时肯定有平民子弟想从市场中自拔,未能如愿。他们受孔子教导,自愿这样做。

去那里。所以孔子治学的主要内容是政治和政治。其处事之道是教,其目的是政。

第57页:论平班之功,孔子不亚于吴,首享其成者尚、韩、苏。

、张的“异端”和“异端”。

王大华《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集》,帕米尔书店,第一版1969,再版1982。

第37页:孔子教六艺,原本是学者从政经商的能力:知书数可为葬,知礼乐。

可以是小图,也可以是军人。所以他的弟子大多有政治手腕。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学派?

一个派别的创始人或主要人物

儒家孔丘

道士李二

墨家翟墨

法家李悝

著名的惠施

军事家孙膑

阴阳邹佳宴

军事家苏秦

杂项吕不韦

农家徐航

小说家屈原

除了这些,都不是很有名,所以人们称之为“九流”,三教九流由此而来。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百家争鸣,弱肉强食,百家争鸣,如道家、儒家、军事家、墨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等。、以及《左传》、《春秋》等详细记录当时历史的书籍相继诞生。这种“百家争鸣”的壮观景象,比欧洲文艺复兴早了近2000年。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百家争鸣。其内容包括:1,打破了“学而优则仕”的局面,使学术下到民间,形成了百家争鸣;2.从鲁的儒墨之争到儒墨杨的局面。3.魏的西河研究:由儒到法的转变:4.以陈、宋为中心的老庄学派,属楚文化,是道家的右翼;5.戚迹《夏学宫》中的黄老研究是道家的左翼;夏姬的兼容并蓄把百家争鸣推向了高潮,包括田七法家、阴阳家、军事家和著名学者。在争鸣中,各派也相互影响。6.陆《春秋》杂学研究体现了百家争鸣的趋势。秦帝国的建立标志着百家争鸣的结束。

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制解体和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开端。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阶级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春秋中后期,随着奴隶制的破坏,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出现,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逐渐形成。到了战国时期,这两个阶级构成了封建社会中对立的两个阶级。但是奴隶主阶级依然存在,大量的官奴和私奴依然存在。城镇中有相当数量的个体手工业者和商人。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过去的“官学”变成了私学,更多的人有了知识,有了见识。他们属于各个阶级和阶层,以“学者”的身份出现。他们对天文、地理、数学等各种学术问题争论不休,对政治制度也各有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和“百家争鸣”。

“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中反映各阶层、各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其著作。《汉书·文艺史略》说:“诸子百家”,其百分比称为“百家”。主要的有老子、孔子、墨子、杨朱、徐行、商鞅、沈不海、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惠施、龚伦龙、田骈、沈导、宋硕、殷闻、关尹、邹衍、张仪、秦书、吕不韦、孙武、吴起、孙膑。

战国时期的《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春秋》等书里都记载了百家争鸣。根据古代史家的说法,如西汉初年的司马谈,百家主要指阴阳、儒、墨、法、明、道六家。西汉末年的刘欣和东汉的班固认为主要指儒、道、阴阳、法、明、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有时省略“小说家”,“只有九个”。

传统的百家学对百家的划分,无论从标准还是具体的百家说法来看,都是不恰当的。百家争鸣本质上是中国古代各派因政治思想分歧而展开的学术论战。百家之分,应以政治思想为基础。百家要分道德、礼、法、儒、孝、墨、艺、义、绝对平等、无君论等十大流派。百家争鸣的本质是中国古代封建领主制向大一统中央集权制的过渡。百家争鸣始于春秋末期孔子创办私学,止于汉武帝采纳田粉的“抑黄倡儒”。在探讨百家争鸣时,不要忽略百家争鸣。

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学术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它继承了夏商周之学,开启了秦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两千多年的思想。科学认识百家争鸣,不仅对百家争鸣本身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传统文化的反思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关于百家争鸣的理论观点,无论是在百家争鸣的划分上,还是在百家争鸣的性质、起源和归宿上,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本文不想谈对此的新看法。

百家争鸣科学分科之我见

也就是说,百家争鸣的划分应该以政治思想为基础,那么从政治思想的角度,笔者认为,百家争鸣大致可以分为儒、孝、德、礼、法、墨、术、义、绝对平等、无君论等十个流派。

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第二个代表是孟子,他把孔子的仁正式完善为“仁政”,这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两者的代表文献是《论语》和《孟子》。

孝经:其代表文献是无名氏写的《孝经》。《孝经》的中心思想是“孝”,即“以孝治天下”。过去理论界有人认为《孝经》是一部普遍注重伦理孝道的著作,这是不准确的。

德甲:原本是西周初期的政治思想,但从西周晚期到东周,其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早在东周时期,臧爱波就有著名的德性论⑤为证;战国时期出版的《道德经》和《庄子》是其代表性文献。

李嘉:是萌芽于西周晚期,广泛流行于东周中前期的一种政治思想。东周时期一些著名的政治家,如管仲、子贡、曹刿、子产和晏子,都主张礼治,尤其是子产和晏子,也有著名的礼论(6)。战国后期,荀子是以礼为核心的重要代表。

法家:是春秋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政治思想。它最早萌芽于郑,创始人是邓·。首先是子产(前期为礼乐世家,后期转为法家世家),其次是金范、赵阳等人。战国时期法家的重要代表是沈导,其代表作是《申子》。佚名之后的《经典法学》也是一部法家文献。以往理论界认为《法律学》是道家著作,从哲学角度看并不准确。

墨学: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翟墨,其思想的核心是“义”。以往理论界有人认为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依据并不充分。

艺术家:创始人是沈步海,思想核心是艺术,代表作是《沈紫》。过去理论界认为沈子是法家,这是不正确的。沈子自己宣称自己的学术思想是“术”,秦汉人总说“沈子之术”。

一加:创始人是韩非。韩非的仁义和墨子的仁义有什么区别?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墨子的“义”包含了经济利益。比如《墨子经典》说,“义是有益的。”韩非的“义”是完全排斥利益的。易家代表作品有《韩非子》《公羊春秋》等。(7)

绝对平等:创始人是徐行。《孟子·滕文公论》载:徐行认为君主应与人民绝对平等,“耕者先食,织者先衣”,取消商品经济。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绝对平等观念。

无君论:创始人是伍肆。《墨子·鲁文》载:“我鲁南有个吴忧,我冬天是个,故自比舜。”“以己度人”就是“我为君”,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无政府主义。但用中国的古语来说,应该是“无君论”。

以上十条,严格来说可以归为八条。因为“孝”可以融入儒家,“义”可以融入艺人。“以孝治天下”的思想源于孔子,完善于《孝经》,以孔子为师,其基本思想体系与“仁”非常接近,因此可以认为“孝”是儒家的一个分支。“易”的创始人是韩非。以前理论家认为他是法家,或者是法、术、势的集大成者。其实韩非虽然有法家思想,但也有艺术家思想。他本人认为艺术大于法,所以韩非思想的基本倾向应该是“艺术”,即属于申子之艺术家。而且韩非的“义”,原则上是对“术”的脱胎换骨,所以可以认为“义”是艺术家思想的一个分支。

以前百家争鸣,直到秦统一,都是值得商榷的。秦的统一虽然实现了中国古代封建领主制向郡县制的过渡,但这种过渡是失败的,未能使中国古代统一的中央集权制进入稳定状态。秦死后,项羽、刘邦先后恢复分封制。而且秦的“焚书坑儒”也不是解决意识形态问题的有效途径。汉初思想界再次百家争鸣:比如陆贾写新书;贾谊、王臧、赵纨都试图通过“兴礼乐”来进行改革。晁错以“术”削藩;袁谷生以儒家反对“黄老”;董仲舒则以“春秋之义”呼吁“大一统”;文帝“广征博引”,安插了孝敬、孟子、二丫等博士。又一次百花齐放,虽然没有提出新的观点,但也是百家争鸣。汉初百家争鸣的复兴,是中国古代封建领主制向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再次过渡的舆论准备。所以把百家争鸣定在秦统一是不合理的。

七、合流过程中的百家争鸣。

以往讨论百家争鸣时,大多数理论家侧重于百家争鸣,很少谈及百家合流。这种研究方法也是不恰当的。

百家争鸣是百家争鸣的一个组成部分。百家争鸣,虽然原则上每个学派都发表自己的观点,批判别人的观点,但也包括吸收其他学派的一些思想。比如荀子,他以礼为思想核心,但他也重视法律,尊重孔子,以至于有人视其为法家,也有人视其为儒家。也就是说,百家争鸣是有保留地克服的,争鸣中有吸收,吸收是为了更好地争鸣。百家争鸣本身就说明百家争鸣在学术上都是一边倒的。只有相互吸收,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的理论更加完善。比如墨子回答程子的问题“如果你不是儒家,为什么叫孔子?”,他说,“如果你是,你就应该是而不是容易的。今天,鸟类担心高温和干旱,而鱼类则担心高温和干旱。虽然这是玉堂做的,但这并不容易。鸟语鱼语可谓蠢,玉堂犹云何。今天有没有人叫你孔子?”(13)

百家合流是百家争鸣不可或缺的环节。百家争鸣,前中期以争鸣为主,后期以合流为主。例如,在战国末期,齐国的夏姬和秦国的吕不韦门客集团这两个官方学术中心基本上是百家争鸣。夏姬学派的代表作是《管子》,其中包含了德、礼、法的思想,但主要是以“礼治”为基础。门可罗派的代表作是吕的《春秋》,其中包含的学术思想比较杂:德、礼、法、艺、孝、义,以至于有人误以为是圣人。其实这是由于对其主导思想缺乏了解,圣人根本不存在。《吕氏春秋》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德”,其余起辅助作用。

百家争鸣的形式,一个是理论上的,一个是实践上的。理论上,礼、德、艺三派做得比较好。礼,如荀子、管子;德行,如前引《吕春秋》;艺术家,如《春秋》中的公羊和《春秋》中的无数露珠。儒家做得很差,但是儒家把五经、传记纳入其经典,内容也很丰富,基本上包括了礼、德、术、义的思想。实践的合流主要是指当时的统治者出于自身的需要,作为治国思想的主导和辅助,同时作出了几部思想不同的作品。比如汉初的《黄老之治》,儒家经典《名》《道元》《十经》《老子道德经》都是经典;梁武帝时期,任命吴京博士,将《论语》、《孝经》合为七经等。所有这些都是实践中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在百家争鸣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争鸣只是为了讨论问题,合流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百家争鸣的有机融合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秦之所以未能最终解决当时的主要社会问题,终结百家争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以“焚书坑儒”拒绝百家争鸣,以沈、商、汉艺术家的思想治国,导致了它的灭亡。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将百家争鸣与现实相结合。比如武帝:政治思想上虽然突出儒家孝道,但其他六经都起辅助作用;制度上的双轨制既吸收了艺人的郡县制,又没有完全抛弃德、儒、礼、法、孝的分封制。主父偃的“恩宠令”不仅包含了儒家的仁孝思想,还包含了艺术家的“术”与“义”的理论。经济上的重农抑商,既是儒、法、德、礼对农业和商业的重视,也是艺术家对“欺农灭商”的彻底摒弃;思想上,既有儒法道德礼仪的思想自由,又有艺术家某种程度的思想禁锢;在教育方面,既有儒家学派,也有艺术家的“以官为师”,比如通过“弘扬孝道”、“选三老”等为人民树立榜样。这与政治上只以沈、商、汉艺人思想治国,制度上绝对治县,经济上欺农毁商,思想上搞专制,教育上“以官为师”的秦朝完全不同。由此可见,没有百家的有机合流,就不可能解决当时中国的主要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