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择其善而改其不善之师。
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说法,得到了后世知识分子的高度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很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既要以好为师,也要以坏为师,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他的话有利于指导我们与人交往,培养修养,增长见识。
孔子提出,我们应该多听、多看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努力学习,反对凭空创造东西,什么都不知道的做法。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学生的要求。
来源: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及再弟子所作《论语》。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体的形式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和功利价值观。《论语》涵盖了政治、教育、文学、哲学、处世之道。
早在春秋末期,孔子设坛讲学时,其主要内容就已初步创建;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和再弟子将他的言论代代相传,逐渐记录下这些口头语录的言行,故称《论》;《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故称“语”。
扩展数据:
个人资料: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11年4月),姓孔,名秋,春秋末期(今山东曲阜)人,祖籍李益(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塾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相传孔子曾向老子求礼,弟子三千人,其中圣贤七十二人。他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了《诗》、《书》、《礼》、《乐》、《易经》、《春秋》六经。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和他们的再弟子把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语录、思想记录下来,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视为“天之圣人”、“天之木铎”。他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子的圣人、至圣、至圣之师、大成至圣之师、王之师、世代之师。他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影响深远,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仪式”一度成为与中国祖先崇拜同级别的“大祭祀”。
百度百科-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