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一篇关于鲁迅的论文?1000字。

中国上个世纪最焦虑的灵魂,一边成长,一边不断解剖自我个体的存在。这是我们深刻见证的必修课,也必将延续下去,成为我们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永恒。有人说:鲁迅是一个无法形容的存在,走进他的内心是相当困难的。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常常让后人在走近时陷入表达的尴尬。但对我们来说,从学者或批评家的角度去品味和体验,真的是陷入了另一种无地自容的尴尬。我只能写下那些在成长中逐渐风化却又自信坚强的感受,安慰老公的伟大,见证一些…

田园牧歌中的现实主义者

《从百草园到三潭印月》是我最早读到的王先生的作品。它幽默风趣,充满乐趣。菜畦、石京兰、皂荚、桑葚、马蜂、天子和人形何首乌的故事,还有大妈妈讲的红蛇和美女蛇的故事,都激起了我童年最遥远最深沉的遐想。那时的田园生活就是这样。文章自然,就像花园里的植被,枝叶繁茂,各种奇花异草,随意采摘。这种孩子观察事物的眼光,使之形成一种张力,令人目不暇接。《故乡》里的闰土,是一个经常盼望着突然到来的远方旅行者,带着故乡的趣事,捉鸟,捡壳,守西瓜田,一曲《金色圆月》照亮的美好世界。还有“社戏”,一群天真的孩子划着船去看戏。“两岸豆麦的清香,河底的水草”,黑压压的山峦,依稀可见的山庄,婴儿的喇叭声,煮豆归来的喜悦,都成了我们记忆中的美丽风景。

鲁迅以其独特精湛的笔触为多年后的中国儿童勾勒了一幅美好的童年画卷,但他却以自己的孤独去践行和认知所谓的故乡情怀。隐藏在这种乡愁中的对现实的反思,是更深层次的历史使命感和人生解析,是我在很久以后阅读王先生作品的体会,进而颠覆了被置于一个时期和时代的思想。

《从百草园到三潭印月》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少有的童话文字之一,也是儿童教育中的经典读物。百草园里的花草鸟兽,三潭映月中摇头晃脑的人头,都以幽默的笔调调节着令人眩晕的紧张感,以文末“这东西早就没了”的感觉收尾,给人一种记忆的阶段性和模糊感,带着无法挽回的悲伤继续前行。在回顾与现实中,突出了人生的悲凉,这是鲁迅思想中“中间性”的体现。他是一个“感受整个世界,但同时又理解天堂的极乐和地狱的巨大苦恼”的广义诗人。他不承认历史发展和社会形态,他拒绝永恒,否认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凝固”和“不朽”,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感和孤立的姿态。这种“中间”的说法在百草园和三潭印月的记忆和现实之间制造了巨大的鸿沟,把人置于一个境地。

《呐喊》的小说之一《故乡》将虚构的作者与现实结合在一起,让人不得不怀疑作者与小说中人物的统一性,而且富有强烈的抒情性,使得这首《归乡诗》塑造了一个童话般的抒情世界。在所谓的“离开-返回-再离开”的建构模式中,田园的情感在“爷爷”的声音中彻底破灭,“我”的离开和闰土的离开是相互见证和背离的。鲁迅是真正深入了解农民内心的作家。文本中隐含的这种对农民个体生命意识的描写,是在沉默中渗透的,是在冷静中对现实的毁灭性认识。当人们被乡村的美丽深深打动时,他们不得不正视现实。《故乡》与古典文学构建的童话世界相比,更具现代感,它描述的是在完美无瑕的童话世界中被毁灭的悲哀。他对现实世界与童年经历的分裂与对立的描述,对童年纯真美好的童话世界在现实世界中的崩塌与退化的描述,以及对‘金色满月’所照亮的想象世界的抒情追求,其实是为了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导到更深更痛的现实。农村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世界。就像《祝福》和《社戏》中的“我”一样,鲁迅是以一个陌生人的视角去发现和观察“陌生”的“故乡”。是对现实的一种永恒的救赎,照顾到了现实的反面想象,以田园风格坐落在这个陌生却孤独的地方,极其高超。这种写实不同于直接素描,是童话般的想象世界加深了现实的深度。幻想和现实一片混乱。从“离家出走”到“梦见乡愁”,“我现在的故事”总是在“心理归家”和“现实归家”的张力下展开,必然是幻想与现实相分离,分离之痛与“金色满月”相映成趣的过程。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社会剧并不是原文的全部,但这种删节可能是在引导和规定更多人对原著小说的理解。它在我们记忆中展现的只是一幅精致的江南小城的山水地图,风景秀丽,豆麦飘香,民风淳朴,还有一大群天真的孩子,足以让人产生一些幻想。但是,和上面联系起来看两遍京剧,完全不是印象。在剧场里,“恐慌灾难”是从板凳上“联想到私刑的工具”。带着这些小说前半部分留下的陌生而沉重的印象,我们要重读已经读过的文章,要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新的眼光。再回忆一下鲁迅在赵庄的戏,那么无聊,它的意义不在戏本身,而在反映他的内心世界。通过“看戏”过程中的这些不同寻常的感受,人体会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膨胀和占据,会让人感到个体生命乃至生命的威胁。真的是跟后面的悠闲没法比。但这种共现产生了无法超越和剥离的罪恶感和现实体验。此时,以孩子视角描写的鹿珍田园生活已经消失,心中只留下无尽的伤痕和莫名的遗憾。鲁迅也是从陌生化的角度来构建整部小说,前面删节的部分在现实中是陌生的,无法融入真实的体验。而后者总是以一种羞涩的姿态回报不同当地人同样的热情,也未能沉入“故乡”,于是鲁迅思想中的“中间者”形象跃然纸上。这种回望和展示无法完成的间接性,是“我”和作者在作品中的重新组合,从而在更深层次上体现现实主义。

钱理群在分析鲁迅的思想时指出,鲁迅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有一个最根本的意义,那就是彻底拒绝一切关于绝对、完美、美好的神话和幻想,全面的没有弊端的乌托邦,杜绝一切精神上的逃避,留给人们的选择只有一个——正视现实,正视生活的不完美、缺陷和迅速的腐朽,从这个正视中杀出一条出路来。对于故乡的记忆,无论是真实散文的语言,还是自传体小说的文体,鲁迅追溯故乡,展现的是一个绝对清晰的世界。这种童话般的生活,作为对永恒乌托邦的幻想,在不现实中表现出不可企及的现实悲哀。陌生化视角不是对乡愁的简单描写,而是突出了一个站在“故乡”的外国人形象。这种无家可归、绝望的苍凉,构成了鲁迅及其作品“苍凉感”的另一面。那些牧歌其实是把现实埋在了现实的坟墓里,但牧歌不过是鲁迅爱情经历的回忆,却背道而驰。鲁迅自己也曾说过“爱变成怕爱,最终逃避爱”。这些对爱情的回忆产生了距离感,可以让他摆脱爱情的压力,更加投入到对抗现实中去。

“爱情是奢侈品,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正是在这样一片漂泊的土地上,王先生用最深沉的忧国之魂筑起了一座丰碑,用田园诗歌践行了现实主义。

绝望和希望中的启蒙者

很久以前读过《伤逝》,也读过鲁迅,但我不懂。记忆中,只有子君走过紫藤棚,和涓生聊易卜生,聊泰戈尔的风景。子君瞥见了雪莱半身像的羞涩,为子君的死惋惜。我抄了林的《不要输》:“不要输/这往昔的热情/现在流如流水/轻轻的/在一股清冷的山泉底/夜晚,在松林里/叹着昏暗/你还是要挽回真相/对面山一样的灯/满天的星/只让人看不见/像梦一样挂着/你要回到黑夜/那句话-/你还是要相信/那些留在山谷里的人/有那个回声”,以此祭奠子君和那些奋力飞出的女人《伤逝》是王先生不可多得的温情之作,它包含着对爱情的回忆,对封建社会现实的反抗,以及拓荒者不可回避的历史命运。子君无畏的“我是我自己,他们谁也没有干涉过我的权利”代表了很多受到西方浪漫主义影响的年轻人。在才子佳人梦的幻灭中,只能为封建变节留下一声叹息。其中有鲁迅对个体生命的存在与社会历史群体的关系的论述,感触颇深,尤其是他在绝望与希望中无法忘记的启蒙,以及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交织中挣扎的空白,只留给他一点点再次品味孤独的空隙。

《伤逝》写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正如鲁迅在展览中所经历的那样,所有的个体都表达了拓荒者为孤独所选择的不同历史命运。子君之死,涓生之悔,都是冲破封建束缚后自我选择的结果,无法避免。这既来自于五四的偏执启蒙,也有着对自知的绝望和希望的模糊体验。《伤逝》是以涓生笔记的形式把握的,其中对会馆的败亡和吉祥胡同的生活的描写带有回忆的性质,最终未能陷入乌托邦神话的幻想,最终回到现实,再次面对新的痛苦和孤独,咬紧牙关选择了历史。子君和涓生对自我个性的解放包含了鲁迅早期的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他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个人主义与建立在封建“社会”基础上的封建传统思想形成了尖锐的对立。鲁迅在揭露封建思想对个人生命权的漠视及其破坏的同时,也在这里寄托了西方浪漫主义的一些观点。子君和涓生一起读泰戈尔和雪莱的诗,一起走,一起讨论未来,在无所畏惧中摆脱封建牢笼的束缚,实现自我启蒙。之后的一段时间,徘徊在希望边缘的是绝望,来自于对前方未知道路的迷茫。我们等待的是一场真正的危机。经济上的拮据和家人朋友的不理解,都让子君和涓生对这样的生活产生了怀疑,于是一个开始沉迷于和官太太的勾心斗角,一个开始反思自己心中的现实。这一背叛具有历史性的选择意义。个性解放背后的问题是如何与整个社会历史结合和协调,而这种结合和协调又不会失去自我。其中,鲁迅提出的是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对人格启蒙的怀疑,不仅仅是单纯的体验,更是对人的自觉怀疑。人的独立品格和自由意识应该与人协调发展。

当鲁迅关注个体生命体验时,他感到巨大的孤独。这种孤独体现在对过去的悔恨中,不仅仅是因为世人不理解涓生和子君,更是因为他们之间无法沟通,于是个人主义沦落为对“启蒙梦”的深深怀疑和绝望。这种深层的意识和潜在的心理,让温暖的文字带着更深的思考浮出水面。人格精神的解放离不开改变社会制度的斗争。但鲁迅从根本上否定了为了“爱”而牺牲一个人的意志和人格的人道主义,涓生也说过“爱必须依附于美”,这不仅来自于现实生活的经济需要,也应该由双方的自我存在来把握。这个希望似乎瞬间又落空了,悲剧主角自己本来就和。在鲁迅看来,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是不可调和的。在这种绝望与希望的交织中,鲁迅认为两者应该共存与对立,选择可以利用的人,深爱他们,痛恨他们。鲁迅不是“普世爱人”,主张“大家都是兄弟”的人道主义。他也不是一个纯粹浪漫的个人主义者。他既否定人道主义,也否定脱离人道主义的个人主义。正是在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交织中,处于绝望和希望中间的鲁迅,依然孜孜不倦地实现着对自己和社会的启蒙。子君之死和涓生的悔恨,现在看来,也是启蒙者不可避免的历史命运选择,有着不可避免的孤立和矛盾。

作为绝望与希望之间的启蒙者,鲁迅也是咬紧牙关选择了历史。他从不否认或掩饰自己思想的矛盾性和碎片化,将爱与悲表里化,使“爱”与“死”成为永恒的对立,再次将自己投入历史的荒原,独自肩负起启蒙的责任。《头发的故事》中N先生的暴怒,《孤独的人》中魏连枝的痛苦,《餐厅》中吕的遗憾,都表现了先锋对社会历史的偏离和逆转,但这种偏离并没有被完全还原。面对这种孤独,这种处于极度孤立状态的拓荒者,要么在绝望中死去,要么在希望中沉沦。这种深刻的历史使命感,在鲁迅无声的启蒙作品中,是由自我承担的,这种孤独和寂寞,是对绝望和希望的艰难。他曾在序言中提到:“我年轻的时候有很多梦想,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但我并不觉得这是一种遗憾。”所谓的回忆,虽然能让人快乐,但有时也不免让人孤独,以至于精神的丝线依然牵着已经逝去的孤独时光。“历史给拓荒者的礼物,完全由自我承担。

“绝望是虚妄的,就像希望一样”,王先生拒绝完美和圆满,对历史的发展,对社会的变化,对人生的极端状况,都持怀疑态度。同时,他拒绝人格与人性的和解,在更深的痛苦与孤独中实践自我启蒙与社会启蒙,在绝望与希望中实现对真理的探索。“失子则德,留子则空。”。

黑暗灵魂的舞者

这是个简单的故事。起初,它只是一个语言晦涩的奇怪神话。眉尺与楚王与“黑衣人”的头战,还有那些诡异的歌,更是增添了不少诡异的错觉。为父报仇的传说在中国并不少见。在被冠以忠孝之名后,他终于沉溺在历史的洪流中,再也没有音讯。《铸剑》看似为鲁迅先生倾注了巨大心血,但最终却没想到是鲁迅先生探索人类灵魂、反思人性、守护孤独的代表作。其前卫的艺术内涵至今仍使许多作家受益。

儿子为父报仇的简单故事,随着“黑衣人”的出现,逐渐进入复杂的漩涡。鲁迅花了很多时间写眉间的优柔寡断,决定了向他复仇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现实世界的这种困境和复仇命运的必然性中,决定了宴席的出现是顺理成章的。他的神秘将人们带入了另一种复仇情境,那就是指向全人类灵魂深处的自我复仇。我们再来看楚王,一个残酷无情的代表,但他为了消除敌意,也摆脱了现实的困境,施展了邪剑,但增加的是新一轮的杀戮和报复。这种荒诞的叙事通过精致的笔触表现出来。《莫邪剑》的诞生,血淋淋的正面复仇,神秘古怪的楚歌,都让人不得不对这个黑衣奇人刮目相看。他的言论和行为都带着对世俗生死、个人身体和冷酷决心的排斥。鲁迅曾关注过他的“理想人性”,“你的就是我的,他就是我的。”他的冷酷和神秘,在作品的荒诞叙事中只能放在观念的范畴,本质上是一种陷入虚无的表现。对人性的关注和探讨一直是鲁迅思想的重点,这也使之成为他最前卫的价值内涵。

人类个体的灵魂自我,必然像铸剑中的眉间统治者和楚王一样,有爱与恨、善与恶、光明与黑暗两个极端。然而,这些极端是无法调和的。复仇的必然性具有古希腊神话的悲剧命运,人物的性格又使其具有莎士比亚戏剧的性格悲剧。双重报复让人更加重视,投入到自己的经历中。灵魂的两极存在于同一个个体中,也存在于同一个生命中。鲁迅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整个人类灵魂的最深处,通过一个荒诞的叙事纬度展现了人类生存的理想世界,极具现代性和开拓性意义。同时,这种对自我的报复和对存在主义观念世界的把握是通过绝对神化来把握的,这加深了鲁迅对自我的虚无主义精神。颜敖道:“忠义,慈悲,那些东西,以前被清洗的,现在变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心里没有你所谓的,我只是想替你报仇。”《铸剑》在这里提出的超目的性现实主义,正如康德所说:“在这个社会中,行善的目的并不纯粹,而纯粹的动机是来自彼岸的承诺。”他认为,有限的个体不可能认识无限的世界,对“复仇”这一崇高追求的认同来自于此岸与彼岸之间一座不可能的桥梁。这样,复仇就打上了虚无主义的旗帜。自我复仇来源于对虚无的理解,虚无主义也来源于对自我灵魂的拷问。这种超凡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和殉道意识,是鲁迅对自我在社会文化形态中的地位的比同时代人更深刻的认识。他所阐述的虚无感和孤独感,不是一个阶级,一个时代,而是从古至今全人类的悲哀。

这种虚无主义不仅在《铸剑》中表现突出,在鲁迅最具代表性的散文诗集《野草》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告别阴影》中的阴影表现出三个本质特征,其中对自身本质的自省和怀疑表现出来自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慌和荒谬。主人公的自我、社会和个人存在之间的逻辑困境是此岸无法通向彼岸的虚无,对“无尽”的复仇也深刻地体现在他的其他作品中。魏在《孤独者》中的复仇是以自我毁灭和扭曲为代价的,《野草》中的复仇和复仇二充满了荒诞,一定会被他的灵魂和灵魂所挣扎。在追求世俗完美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应该来自自我,观念的声讨在现实中是虚无的,但正是凭借这种深刻的复仇和对虚无的剖析,鲁迅创造了那个时代本不该存在的伟大理解。复仇和虚无带给他更多的是绝对的孤独。

“他曾把自己看作是从中世纪到现代文明的过客,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中间人物”,“他试图把自己从异己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使自己不再属于非人的意志王国,而是一个具有自由意识和美好意志的独立主体”。这种历史使命感使王先生创造了非凡的艺术成就,同时又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更加黑暗和孤独的世界,在自我虚无和复仇中寻找光明。

残雪说:艺术是黑暗灵魂的舞蹈。从复仇到虚无,鲁迅先生揭示了整个人类灵魂的存在状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哲理。这种对人性孤独者的守望,犹如黑暗中的舞曲,把艺术留给痛苦中的后人。

那些关于爱与恨,黑暗与光明,艺术与生活的思想,随着我们的经历逐渐成熟和改变。小时候看过《鲁迅先生》,那是一首略带伤感的儿歌,却又有着另一种品质的纯真美好;我很久以前就读过了,先生。当时一首激进而高度爱国的歌,深沉却意味深长。现在,雷丁先生是一部拷问灵魂和现实的剧。它是痛苦而深刻的,就像茫茫大漠中野草的声音,生命的色彩只是隐约可见。我只能写下此刻我的理解和看法,或许短暂,或许肤浅,但正如张先生对历史的承诺,虚无中也有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