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艺术教育的差异
论中西艺术教育的差异——从发展历程看中西艺术教育的比较
摘要:从古希腊开始,西方艺术教育就崇尚“自由教育”,追求本色。在中国,人们更注重主体意识和意境。纵观中西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无论是文化差异还是教育理念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比较学习的方法,可以更直观地领略中西艺术教育的魅力。
关键词:开发流程;艺术教育;比较
在《大英百科全书》中,艺术被定义为非功利的视觉艺术或主要与美的创造有关的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中国,我们对艺术的理解也从传统绘画扩展到包括绘画、雕塑、设计、科技等类别。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基础的,随着艺术概念的不断扩展,教师和学生在满足自身发展或社会需求的同时,也需要有计划地提高自己的艺术技能。
一,西方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
在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就有一种理想化的艺术教育方式——“自由教育”,从小培养孩子对美的理解,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这种非功利的教育方式,作为一种美育手段,对孩子自身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在中世纪这个充满宗教神权的时期,传教士宣传宗教的同时,艺术也成为了很好的传教工具。艺术教育的重大转变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具有知识内容的专业艺术学院,如达芬奇学院、弗洛伦卡画院等。这些学院的教育方法不仅继承了古希腊的综合艺术教育方法,还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技能和素养。19世纪,工业革命爆发,不仅促进了工业发展,也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发展。由于工人阶级审美水平有限,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受阻。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培养美育的同时,艺术教育得到了广泛的普及。20世纪的艺术教育不再局限于绘画技巧。此时,更深层次的美术教学理论已经出现,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也在学校中受到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教育的理念更加多元化,在不断改进教育方法的同时,也将艺术教育推向了一个更加稳定的阶段。
二,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古代,由于艺术教育的对象不同,有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一是提高个人素质的贵族。一般是老师或者私塾老师教的。在美术教育过程中,临摹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临摹后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才能有基本功。二是以艺术为生活方式的匠人。这种艺术学习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技巧性很强,大多采用的是家庭内部传承或者师从老师的教育方式。这两种不同的传统艺术教育模式对中国的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洋务运动后,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逐渐登上历史舞台。1902清政府起草的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学校要开设图画等课程,这标志着艺术教育逐渐进入学校。此后,师范学校也开设了绘画和手工课,目的是培训教师。辛亥革命后,上海画院成立,标志着中国美术逐渐走上了专业美术教育的道路。之后,一批教育救国的新青年留学回国。他们把西方艺术和日本艺术带回中国,专业艺术迅速发展。现代美术教育也开始延续古代的传统美术教育,实用技能教育和审美教育齐头并进。现代学校艺术教育在“”时期受到重创,但社会艺术却异常活跃。漫画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也发展的不错。打砸抢之后,学校教育恢复正常,绘画班改名为美术班,打破了原来绘画班的局限性。在教育部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美术教育逐渐成为学生基本素质的一部分。
虽然中西文化存在差异,但艺术教育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当代社会的艺术处于多元化状态,艺术在主流和非主流教育中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从艺术教育发展的整体来看,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认识和分析影响艺术教育发展的因素。
第三,文化差异
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倡中庸之道,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美术教育符合中国的传统思想,注重陶冶情操,通过绘画表达内心的思想世界。大部分作品与篆刻、书法、绘画相呼应,创造了中国画的形式美和意境,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充满了浪漫的思想,更丰富地表达了内心的情感,更生动地表现了高尚的道德。这种根植于中国民族的思想文化对艺术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西方艺术教育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世纪神学思想主张压制思想,抵制异教文化。_ _ _ _兴起后,摧毁了古希腊罗马的建筑、绘画等文物。在这种神学思想的影响下,西方艺术教育的发展控制了画家的思想,进而培养了一批画偶像的工匠。在西方艺术中,油画是一种常见的绘画,它是用颜料在特殊的布和木板上完成的。作品追求浓郁的色彩和现实主义,讲究科学和逻辑,多以人和神为创作范围。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模式。
第四,教育思想因素
不同的文化差异必然导致一些不同的教育理念。在西方,德国美学家席勒首先提出了“美育”的概念。他将古希腊与现代社会相比较,让人感受到古希腊的个性解放,实现了人性的转变。席勒的思想赋予了美育独立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有着悠久艺术教育历史的中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蔡元培结合席勒和中国的美育思想,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审美教育者运用美学的理论和教育来培养情感."1他强调培养情操的重要性。蔡元培等美育思想体系把美育与科学放在同一层次,并在“五四”前提出“有文化进步的国民,不但要实行科学教育,而且要普及艺术教育”。在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人的推动下,形成了实学教育和美育教育两种艺术教育思想。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教育理念,慢慢推开了中国艺术教育灰暗的天空。
动词 (verb的缩写)社会和经济因素
中国的艺术教育注定离不开观众,经济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发展模式的差异。在西方,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逐渐扩大。由于工人审美水平有限,产品销售受阻。普及艺术教育后,不仅增加了产品的销量,也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在信息时代的现代环境下,人们正在慢慢接受这种大众化的艺术普及教育。
此外,艺术教育的发展还会受到国家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比较是一种直接明了的学习方法。在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各自对艺术教育的看法,并明智地分析各自的优缺点。西方艺术教育思想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们不需要照搬西方的教育思想。中国的艺术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逐渐趋向多元化。艺术教育在总结历史发展因素的过程中,吸收国外有益于中国艺术发展的艺术教育理念,不断调整自己,力求继承和创新。
参考资料:
[1]蔡元培美学文选,第17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点击下一页了解详情> & gt& gt论中西艺术教育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