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建筑有什么不同?
一、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一)庭院式组团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到现存的古建筑,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有一个简明的组织规律,即每一个住宅、宫殿、官署、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座单体建筑、一些回廊、墙壁之类围合而成的院落。一般来说,大部分院落都是串联的,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有序老龄化,内外有别”思想的产物。家庭中的主要人物,或者应该与外界隔绝的人(如贵族家庭的女孩),往往居住在远离外门的院落中,形成一个又一个院落的深层空间组织。宋代欧阳修的《死华莲》中有“庭院有多深”的文字,古人曾以“门深似海”来形容大官僚的居所,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二)空间艺术的轴线
这种庭院式的群体和布局,一般是沿着纵轴和横轴均衡对称设计的。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国“李周”思想影响很大的建筑体系上。在古都规划中,主宫位于中轴线上,宫殿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布局左右对称,如“前朝在市”“左祖在右社”,如北京唐代、明清的规划布局。再比如中国的古代寺庙,这里有很多强基调的轴线空间布局的例子。一般正殿大雄宝殿放在中轴线上的重要位置,副殿在左右。“左亭右藏”、“左钟右鼓”等等。空间递进,院落密集,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是表现封建宗法制度和等级观念的最便捷方式,使住房在老少、男女、主仆之间有明显的差别。
(三)“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
崇尚自然,热爱自然,自古有之。先人早就注意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无论是儒家的“与天地上下”(《孟子》)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万物论》),都是把人与天地万物紧密联系在一起,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 * *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索、亲近、发展自然。在这种审美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在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并没有采取与自然对立的态度,而是用建筑来控制自然环境;反而抱着亲和的态度,从而形成了让建筑与自然和谐的环境态度。如东晋大官僚石崇在洛阳郊区建河阳(金谷园)专商:“造屋侧,却阻长堤,前有柏树数万株,流水绕屋”(《石崇归乡序》);慧远和尚,经营庐山托林寺:“惟担香炉之峰,瀑布之谷,犹存石垒,即植松沟。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寺中莫禅林,林树凝烟,石上青苔。凡盼行者,心明气静”(《慧远和尚传》)。这样的描述在文献记载中屡见不鲜。从那以后,那些建在城外景观区的佛寺、道观、其他行业和山村聚落,都非常重视选址。目的是既要满足各自功能的需要,又要充分发挥建筑群体平面布局的灵活性,以适应当地的景观,并与整体自然环境相协调。它们不亚于“景观建筑”,点缀着地球的景观,使之生动如画。这是中华民族在处理建筑与自然关系上特有的环境意识。虽然不是完全有意识,但是非常明显。传统山水画理论对这种环境意识做出了一些美学和科学的解释。
二、西方古建筑的特点
(一)立体感强,布局单一
与中国古代建筑相比,西方古代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建筑体系,具有相同的建筑风格,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建筑中的“柱”是“立体感和单一布局”的突出表现。这些圆柱形建筑的外部形态直观地表现出一种和谐、完美和崇高的风格。有些柱子的柱头是简单刻板的倒圆锥形,没有柱基,雄伟的柱身从表中升起,透出雄姿的浑厚之美。有的外形修长美丽,柱头有两个婀娜多姿的漩涡,表现出女性体态的细腻柔和之美。列构图原理虽然呈现出单一的布局,但其生命力的崇高美带给人们立体观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B)神圣和宗教性质
西方古建筑的特点是神化和宗教化。这是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文化脱颖而出,深刻影响了西方文明的发展。正是在这种影响下,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西方古建筑中最具宗教和神化气息的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的整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细、高耸、锐利。它直接反映了中世纪新的结构技术和强烈的宗教意识。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式是基督精神内涵最准确的表达。崇高、空灵、虚无缥缈的形象,似乎只指上帝,启示人们摆脱这个悲惨、罪恶的世界,走向“天堂的乐园”。
作为神化和宗教色彩浓厚的哥特式教堂的代表,其内部结构完全暴露,近乎框架式,竖线指挥各部分,使空间极其高耸,象征着对天堂的向往;每当阳光透过布满窗户的彩色玻璃照射进来,整个教堂空间都弥漫着迷茫和错觉,教堂仿佛是一个天堂。这种氛围充分展示了基督教精神,其中法国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也因此生动诠释了西方古建筑的神学性和宗教性。
第三,古建筑体现的东西方文化特征
(一)古建筑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特征
1,务实精神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一些特征及其建筑理念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精神。中国古典建筑体系一直坚持适度的人文建造原则,始终以人体尺度为出发点,不求高度和永恒。无论什么类型的建筑,都很少有像西方教堂这样超过规模的东西。中国的巨大建筑是不断地、有规律地从小规模单位的院落中衍生出来的。无论多么庞大的建筑群,人们搬进去的感受永远是与人和平相处的尺度。这种设计取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唯心主义的主导特征,不同于西方在神学狂热下追求的超尺度。
2、永恒变化的概念
传统中式的房子设计原则,采用的是一般的设计思路,房子就是房子,无论什么用途都希望适合使用。所以,久而久之,人们就形成了一种永久不变的观念。中国建筑不注重外在的直观形象,而是注重人在其中的序列安排。随着道路穿过城门,会有一个庭院,让人一次次豁然开朗。建筑序列就像一幅长卷,可以边走边想,但要到高潮时才能想,这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得特别充分。古典建筑非常注重理解、层次和氛围,但对单座建筑却无动于衷。古人对感觉和理解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建筑本身的关注。有了永久的构件和不变的院落,建筑可以通过无限的衍生演绎出无穷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恒久不变的内涵。
3、中庸之道。
中国的建筑往往把高潮和精华放在最里面的部分和最后的部分,而前面部分是简单的墙,庭院有点深。所有奇妙的事情都在这篇论文里解决了。农耕文化内敛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必然选择这种强调观感和内涵的建筑布局模式。
正因为如此,它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基本精神——中庸,这里的“中庸”就是适应,“平庸”就是持久,中庸就是适用和持久。中国的建筑造就了人们在个性思想上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追求两头并用的温和谦和的君子风格。
(二)古建筑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1,独立自由
西方古代建筑往往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度强调建筑艺术的永恒和崇高。它们通常有严格的几何图形。西方古代建筑在独立的建筑体系上形成了独特的网格。它们的布局单一,似乎不需要多余的建筑来衬托。西方建筑师巧妙地将西方理念融入建筑,形成不同风格。所以,正是因为那些尽力表现人性的建筑,人们才更渴望追求独立和自由。
2.仔细和创造性的思考。
自古以来,西方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不仅注重建筑的结构和精度,通常还会考虑其功能、功效、防水防火、交通是否便利等。随着西方文明的不断发展,西方古建筑的风格也在不断变化。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拜占庭,从哥特式到巴洛克和洛可可式,建筑师总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工作。这些建筑里的人必然不受建筑风格的影响,形成良好的创作氛围,这也是西方文明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原因。
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是特定政治制度所确立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的哲学理论,其中传统儒家的礼治思想是指导古代建筑创作的主要思想,中国古代建筑处处体现着秩序、实用和中庸。在西方,无论是古希腊建筑中的宙斯神庙,还是古罗马建筑中的斗兽场,无论是拜占庭风格的万神殿,还是哥特式风格的圣母院,这些建筑都独立地、直接地、一目了然地矗立在那里,自成一体,没有其他东西的装饰。这是强调个人赞美和物质生活享受的直接表现。古代文化影响了建筑风格,而古建筑又影响了中西文化的发展。文化与建筑交相辉映,* * *书写了一部中西合璧的灿烂文化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