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发展现状
一,我国社区体育的现状
1.社区体育场馆设施资金不足
目前,我国的体育场馆设施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文化需求。与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其他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相比,我国人均体育场地和器材还很低,社会体育经费与竞技体育差距较大,而社会体育承担着维系亿万人民体育健身休闲的任务。目前,我国大部分体育场馆集中在学校和单位。社会上的体育场馆大多追求奢华,超出了普通人的消费能力。场馆类型多为篮球、足球、排球,无法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2.组织化程度低
2000年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显示,我国60%的群众体育活动是自发组织的,体育协会的组织管理比例仅占6.6%,高于1997年的3.7%,但仍远远不够。同时,我国的体育社团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制度化、监管体系不完善等。这种情况对社团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3.不均衡的发展
有明显的城乡差别,也有沿海与内陆、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大多数体育设施和社区体育指导员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发达城市和地区。目前,我国90%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集中在城镇,而广大农村仅占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求农村和城市协调发展。农村体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加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当前发展农村体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社区体育的机遇与挑战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体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运动休闲成为时尚席勒说:“人是人才能玩,人是人才能玩。”现代社会,“人”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以人为本”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呼唤人性回归,人的多样化需求得到综合考虑。现代人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更需要轻松愉快的心情。人要摆脱机器和外界的奴役,做自己内心的主人。休闲娱乐已经成为一种有意识的追求。现代人纷纷收拾行囊,走出家门,呼吸新鲜空气,放飞快乐心情,享受运动的乐趣。运动休闲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2.改善个人参加体育运动的条件。
进入小康社会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水平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按2000年价格计算达到6543.8+2.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力争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在这种条件下,随着人们体育意识的增强,他们将有更大的能力投资健康。
3.运动休闲更受重视。
2003年5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对国民经济的产业分类进行了调整。修改后的三次产业划分,将体育产业与文化娱乐业结合,形成文化体育娱乐业。说明运动休闲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运动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目前,中国的小康社会仍然是一个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社会。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鉴于此,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比较完整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学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十二大使用“小康社会”概念以来,首次将“全民健身体系”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之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把体育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社区休闲体育能有效地形成全民健身体系,使人们在休闲娱乐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