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体现深厚学术功底的历史专著和论文?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在练习写作时,首先要做好计划,了解范围内的史料及其相关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预言性的材料,然后引起我们写作的兴趣。比如唐人李延寿,他参与了晋、宋、齐、梁、陈、周、隋的书籍编纂,熟悉了南北朝的史料,进而决定写《南史》。然后收集了秦晖、高三王朝、金人和平战争的史料。自古以来的作家都想出了这两种方法。当然要有理论基础,写论文的时候能运用。并且在写作之前,一定要了解社会是否有必要写这本书,前人的写作有哪些不足,对计划写作的史书会有哪些补充或贡献。否则就是浪费精力和时间,所谓辛苦。
写一本书或者一篇论文或者练习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材料,首先要有一个概念作为写作的出发点。概念的来源,或是来自实际斗争,或是因为读书产生的一些疑惑,想做进一步的研究,或是有经验,纠正前人的错误,或是对比某一事件的各种记录,从而得出真相,或是受师友启发,深入研究。有了概念,才能起草内容。扎实要看它的内容,编的是否合适也有一定的影响。所谓编纂,属于书的形态,比如章节的分布,组织的恰当性。编纂的重要性从《汉书》可见一斑。班固写的《汉书》文笔不如司马迁的《史记》。但《汉书》编纂工整,比《史记》多了太多,是天下之公责。
关于初学者的写作,要注意五项:一、选题;第二,拟定提纲;第三,收集材料;第四,抄笔记;5.写论文。这是历史写作的主要程序。至于史料的考证和史料与历史观的统一,并未提及,仅就写作而言。手续看似简单,但申请起来并不容易,所以下面解释一下。
首先,选择一个话题。写作成绩往往与选题密切相关。题目的范围不能太宽,也不能太窄。材料太多,会很难处理,太少又不够申请。所以在选择课题之前,首先要了解情况,比如材料的可得性,工作的难易程度,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前人做了什么,有什么成就和不足,能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拟一个提纲。决定题目后拟一个大纲,会是一种主观想象,以后可能完全不适用。最好是对范围内的材料相当熟悉,了解前人的工作,再拟定大纲。提纲不能太详细,也不能太粗略,只能作为尝试收集材料的临时计划。我们看了更多的资料,了解了更多的故事,所以对前人的作品会有不同的评价,我们会把重点放在自己的作品上。在有必要修改大纲的时候,可以用它来代替坚持。初学者请老师朋友看一下,给出意见,供参考和修改。
第三,收集材料。材料相当分散。比如江苏省各大城市都有一些馆藏,不能满足于一两个图书馆。资料丰富的图书馆对收集资料最有帮助,但也不应该否定其他图书馆。书籍经常通过目录来核对。目录一般只包括书名、作者、卷、出版单位、年份、版本,书籍内容读者无从知晓。南京图书馆关于太平天国的资料,十分之七以上是没有名气的人的作品。但是,这些人的作品保存了更真实、更重要的材料。详细目录和专题目录往往能帮助读者解决问题,还有手稿、书籍和未公布的文件。如果我们有机会使用它们,我们就不应该失去它们。我们不应该满足于目录知识。
4.抄笔记。阅读史料,其中记载的情节往往不为读者所知,是为了避免阅读后遗忘,或者便于重新核对。笔记是读者用自己的文字、摘要或重要的文字记录在记录中,供读者个人参考,形式和内容。一般来说,用卡片提取素材是合适的,也是有用的。每一条信息都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既不冗长也不断章取义,并且要注明原书的页码。以后可以把标题编出来,这样就可以归纳成类别,方便查找。张穆在现存手稿的序言中称于为一种理论:“在理初半天的足迹之后,书就读完了,而阅读是简略的。什么都是话题,还有几十张巨大的专辑,尺度对比。”
5.写论文。历史学家在收集了各种材料后,选择适当的材料,用论点连接起来,排列在适当的位置,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然后撰写论文或书籍。作品的篇幅会取决于题目的大小和材料的多少,这是形式方面的。其实作品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低级作品,抄袭前人,拼凑而成,价值不高。我们已经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产生了前人未曾提出过的或前人所不知道的新思想或新观点。我们很想纠正前人的错误,以真实有价值的材料为依据,找出历史进程的真相。我们是初学者,但也不必指望短时间就能写出一鸣惊人的书,但如果长期以写实的方式练习写作,一定会有所成就。
我们要说明的是,历史著作不是由许多事实积累而成的。除了事实之外,还有历史观和古迹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内在关系。历史学家为不同的阶级服务,有不同的历史观。我们是工人阶级知识分子,要用马列主义理论来解释史迹,可以贯穿整部作品,成为整篇文章的论点。不管引用多少事实,我们主要侧重于证明论点。另一方面,作者要注意因果关系。在自然界中,一切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人类社会各种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彼此的联系和相互制约。世界上没有单一的东西。不管引用多少事实,我们主要是表达关系。如果能处处注意全文的论点和前后关系,就会成为一部有条理的作品。综上所述,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按相关事实组织,绝不是堆积事实。我们在收集材料的时候,首先要分清哪些事实可以是整体的一部分,哪些不能是整体的一部分。在收集到足够的事实后,我们必须研究如何利用每个部分,使之成为一个连贯的、有组织的整体。
注意事项:历史著作一定要说明材料来源,古人往往不这么做。章学诚在《文史笔记》中说:“人们的思想日益开放,风气在变,随笔的意义不明,而附章的习惯却越来越复杂。在官方书籍中,这只是一个责任问题。在私塾书里,就是招摇,就是抄袭,就是拙劣。”技巧的密度,心灵的真诚与虚妄,开卷可见,但风气可渐返古。“写一本书难免敷衍了事,古今皆然。章学诚有很强的复古思想,但作品要谨慎,也要说明材料来源,但这是一个重要的建议。司马光的《子同治鉴》,李导的《子同治鉴》长文,李信的《为了做一个走上正轨的史家,甘家学派标明了引书的卷数。我们现在应该标明出版的页数、地点和年份。费林对此事进行了讨论,分为两类,介绍如下;
答:笔记。那些列在每页底部的可以分为三项:1。被引用的书籍页数;二、引用史料原文;三。讨论的证据。10 。
乙:时间表。指附在文章或书末的,有三项:1。参考书目;二、关系档案;三。重要评论.
林飞根据现代西方作品的习惯提出了这个建议。马克思写的《中华帝国国际关系史》既有注解又有附录,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这是一本书的例子。论文往往有注释而没有附录,每个类别也可能没有三项。必要的时候甚至有在论文末尾列出的注释,形式多样,但要说明材料来源。
如果书中有表格,会更方便读者。表格的种类很多,作者在表格中加入了很多事实或数字,让读者印象深刻,具体,文字描述性太强。图片包括图像和地图等。文字记载不能详细到文物的形状,但如果有图像,会有帮助。地图是阅读历史不可或缺的工具,应该插入。再比如古文,史记,汉书都是例子。后人把目录放在书的开头,方便读者查阅书的内容。前辈们不知道的是指数。现代西方著作,开头一定要有目录,结尾一定要有索引,目录要详细,索引要详细。前者是指目录中每一项的细目,后者是指索引中每一项下的详细注释,特别方便查阅。最近在中国出版了。
如何写历史论文
历史论文的写作与其他论文有一些相似之处,也有一些具体要求。今天和大家探讨的是历史论文写作的相关问题。
一、历史论文的写作方法和要求
最重要的是确定主题,根据主题列出写作提纲,根据历史论文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有计划地运用掌握的材料。
文章以提纲为框架,但不以提纲为界。应该是一个有完整历史和气势的整体。
要写好历史论文,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力求将理论融入叙事,达到历史观与史料的有机联系和内在统一。既要防止空洞的理论缺乏史实,又要避免没有理论分析就堆砌史料。更重要的是,要尽量避免历史理论和史料两张皮,要从实际出发,引向规律性,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详细依赖客观事实。
(2)历史逻辑和语言逻辑的统一,历史论文的语言要服务和服从历史的真实性。在保证史实的正确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语法和修辞都要重视。历史发展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客观的历史规律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表现在历史论文或著作中。这是历史逻辑;体现这种历史逻辑的实践是通过使用词、句子和文章来完成的。但是,“史实与真相中的真相”是第一位的,“好文章”是第二位的。历史论文要注意语言和散文的质量,但不能因为文字而本末倒置。在内容真实丰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语言和文字的风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
(3)文章要通顺,简洁明了。在历史类文章中,为了“真实、简洁、生动”地表现人和事,也宜采用兼笔或所谓的“半写半写”。其实,用一点点“文言文”的词语和短语是不可能的。
(4)引用语的准确运用,历史论文中“引用语”的出现是必然的,它使论点可靠,有助于提高文章质量,体现作者的学识,以及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但是,也存在引用什么和如何引用的问题。第一,可以引用经典作家的教导和革命领袖的重要讲话。第三,现行的法定历史教科书是可以引用的,因为它是基于最可靠的信息。是用最认可的论点和最规范简洁的文字写出来的。对于一些以历史为题材的非历史作品,如历史小说、××言情小说、××历史故事,可能有文艺价值和教育意义,但我们不能随便引用。
(5)历史论文的层次和组织。一般的历史论文,要注意三点:段落划分、引用形式、注释类型。一篇四五千字以上的长篇历史论文,可以根据历史事件或历史情节的发展,分成几个大段,加上小标题,使全文结构整齐,每个问题的内涵清晰。历史论文的引用要简短、恰当、有分量。它应该恰当地嵌入整篇文章中,但不应该被删节或断章取义。
二、历史论文范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一,要重视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内相对被忽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化史研究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侧重于革命史和政治史,觉得需要拓宽领域,于是人们关注文化领域。但在“文化热”中,出现了贬低政治史的现象。有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肤浅的、表面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能进入历史的深层,这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文化热”中也有类似的说法,贬低政治史研究,甚至主张用社会史代替历史。这些说法是否准确值得推敲。但我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与白寿彝教授的一次对话中,我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讲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然是基础,但受政治制约,文化更受政治制约。文化不能成为历史的中心。虽然话不多,但是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几年前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本文认为,未来的国际冲突不是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儒家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以文化为社会的中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在历史中还是在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都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并不处于中心地位。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就真正的国际社会而言,首先是经济和政治利益。美国向其他国家出售其价值观和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和政治利益。海湾战争的根本因素不是所谓的伊斯兰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文的基础上写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全面、深刻和更详细的回答。虽然他在书中仍试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他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第一次文明间的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会被依赖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阿联酋政府控制吗?战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争夺在海湾地区的影响力。战后,波斯湾成了美国的内湖。”【1】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世界最大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后波斯湾成了美国的内湖”,这些都是精髓。伊斯兰文化相同的国家可以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政治利益相互争斗,也可以支持和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战争。这恰恰说明海湾战争的根本因素不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战争,而是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冲突。
贬低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原因是,有些研究者认为中国近代史上写的政治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甚至有人指责它“以阶级斗争为纲”。恩格斯在为1888《生产者党宣言》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一切历史(自原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正是“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理念”[2]。列宁也说过:“阶级关系——这是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就没有马克思主义[3]。如果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指导,就离不开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理论。至于把阶级斗争等同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那是对不同性质问题的混淆。
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也是因为过去史家侧重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很多,进一步研究的起点更高,前进的难度更大,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但是,这些重大事件并不是没有进一步的研究,许多问题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比如孙中山近年来发现了一批相关材料,并没有很好地用于研究;研究者对他的思想和其他评论有不同的看法。更何况至今还没有一本学术价值和分量都很高的传记。
重大事件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内容,但不等于中国近代政治史,也不是它的全部内容。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非常丰富,不容忽视。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和社会史的研究,拓展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领域,无疑是有意义的。但是,提倡这一点而压制另一点是不合适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军事、外交都需要研究,这是必要的,也是有价值的。
第二,既要注重微观研究,又要注重综合研究。
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趋于细化,注重具体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要做具体的、微观的研究,这是综合研究的基础,但如果太细,就会变成“碎片化”。现代中国有100多年的历史,人和事很多,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一研究所有的细节或小问题。这说明不了什么。详细的研究需要考虑所选的题目是否有研究价值,有研究价值的题目不仅要实用、描述清晰,还要放在大背景下考察,说明问题。
在具体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要注重综合研究。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国近代史做了大量的分类研究和专题研究,有资格做综合研究。
在我的研究工作中,文学、历史、哲学等等分属不同的学科。历史上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各种专史。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人和专门研究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人是不一样的。这种分工过于狭窄、过于专业化,不利于历史学科的发展、人才培养和精品生产。也很难进行全面的研究。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人物都熟悉经典、历史、儒家、文学、佛教等。对它们的研究应该是全面的。比如魏源,在中国近现代史和思想史著作中,主要写他研究世界的思想,尤其侧重于《海国志》及其名言“师夷长技以制夷”。例如,魏源关于研究世界的思想,毫无疑问我们应该着重分析。不过,魏源博览群书。他年轻时研究阳明心学,酷爱读史书。后来跟随父亲到京师,向胡请教汉代儒家法,向请教向姚学蜀ng @ ①,向刘学公羊,晚年修习禅宗。他一生写了很多,除了《海洋地图集》。如张句、大学古书、《雍义》、《说雅》、小学古文经学、汉代古文经学考证、《老子本义》、《孙子注》、春秋法纬、史、舒和《孙子》。不能只谈某些方面,还需要综合研究。这与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有关,应满足“通识”的要求。一门学科也有上下沟通和左右沟通的问题,以改变过于专业化和相互割裂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