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紫砂壶里的“水扁壶”和“虚扁壶”有什么区别?
顺便抄一段
“从马背到书桌”——紫砂扁壶造型探源
□李奇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虚扁壶的造型,扁而圆的造型给人一种豁达畅快的感觉。它个性鲜明,造型优美,耐人寻味。正是因为它独特的造型,让我产生了探究其造型来源的想法,所以这篇随笔略显勾人。
说起紫砂中的扁壶,最早见于明代史大彬制作的“虚平”,后来又有名家制作。这种装置最大的特点就是“扁平”。按照紫砂壶的造型无非是仿生象形、仿古青铜器、几何抽象等方法,我们还是先看青铜器的扁壶进行对比。
扁壶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约公元前770-700年)。陇县出土了一件高20厘米,宽20厘米的铜扁壶,作为酒器使用。战国时期的铜扁壶已经很漂亮了(见史密斯博物馆的战国扁壶)。这说明扁壶的造型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文化中就已出现。春秋时期的扁壶是什么样的?介绍里说是“扁长方形高圈足。”前面有流,插入器中间是龙形,后面是龙形。腹饰大鸟纹,圈足饰波浪纹,中饰如云纹。这种装置具有独特的形状和新颖流畅的图案。改变西周的形制和装饰风格。“特别是最后一句‘改变西周的造型和纹饰风格’最为关键,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在类似的朝代,器物的造型会突然发生变化?
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任崇岳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原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与同化》中有一段话:中原是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时期蛮夷、戎、夷、狄等边疆少数民族也趁机迁入,它们在夏季与中原共同生活。到了战国时期,一些少数民族因为融入华夏而消失。从时间上看,经过夏商周几百年的民族融合,不仅语言、种族的变化,器具的使用也必然会相互借鉴、演变。战国时期赵浩棋武陵的胡服骑射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即使是两个对手,也可以通过取长补短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总而言之,无论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民族文化的交流都是不可阻挡的。说到少数民族及其与汉族的文化交流,关于扁壶是怎么来的似乎有点牵强,但请注意,从大的方面来说,有服饰、语言、小的方面。那是他们的乐器——水(酒)袋。下面这段话,摘自《图尔库特部落史》,详细记录了蒙古族同胞制作水囊的方法:
“蒙古突厥人手持酒皮,酒皮是用牦牛皮或骆驼皮制成的。制作时,先将皮子上的毛剃光,压上精美的花纹,放入坑中熏上十天左右,制成久不腐不臭,有特殊香味的皮子。用香肠线把皮子缝上,然后用动物骨胶把针眼涂抹在外面,紧紧的。大的酒袋可以装50-60 kg,小的可以装1 kg。它具有无异味、不洒酒、不怕挤、不怕打、不怕撞的优点,便于驼背和马背上携带。一个酒袋可以用七八十年,传三代。每个爷爷奶奶都要给未来的孙辈做2-3年的酒袋作为基因纪念品,不要送给别人。有些客人如果不了解客人的习俗,会被解释拒绝。土耳其酒囊从未被制造和出售。"
“袋”的意思是口袋,装满水后是扁圆形的。扁扁的外形不占空间,可以方便的挎在腰上或者骆驼驮在牲畜上。由动物皮制成,取材容易。有资料显示,在1957年安唐墓出土的三色骆驼俑上,两个酒器是扁的,左边的小扁壶与北齐的釉陶扁壶一模一样。从这两点来看,扁平的外形非常适合游牧民族在马背上使用。按照他们的习惯,方便不是中原汉族人定居的首要目标。在日常生活使用的容器中,容量大、使用方便、取材方便是首先要考虑的目标。装饰和祭祀是次要的,也是从实用器皿发展而来的。汉人制作容器的材料主要是陶器和金属。用青铜器或陶器制作扁壶会有以下后果:一是容量小;第二,落点不稳。所以,无论是为了抽象的审美表达,还是为了实用,都没有必要发明这种造型。到目前为止,唯一的结论是借鉴少数民族的实用容器“胶囊”。
由此初步确立了扁壶的形成过程。
春秋以后,宋、元、明、清都有扁壶,但材质逐渐由金属变为陶瓷。到了明代,由于质地相似,紫砂的兴起使得大量陶瓷从业者改采紫砂工艺。同时,他们的转变也将陶瓷造型创作方法融入了新生的紫砂文化。紫砂史上的天才石大彬,创造了玉兰花瓣、印章袋、僧帽等壶形,是借鉴瓷器、日用仿生、象形提炼而成的。下面这张绿松石绿色的鱼捧着有藻类花纹的扁壶的图片,给了我们一个物理演化分阶段的参考。从最早的囊到青铜器,壶口、壶盖、壶颈更接近紫砂壶。那么紫砂的从业者在创作过程中还是考虑实用性的,因为过去的扁壶都是臀壶,不需要频繁的浇水和冲洗,也不需要考虑功夫茶冲泡时高壶身对茶叶和茶汤控制的影响,也不需要更加注重水量和容量的要求。壶身放下来,一是水位不会太高闷到茶叶,实际使用时会放得更稳。壶身放下后的高度刚好是当时一本线装书的高度,放在书桌上泡茶喝时也用,故名“书平”。这位紫砂壶史上的奇才,可能是通过瓷器的扁酒壶,发明了紫砂壶的虚平。
虚平,它随着历史进化。从少数民族的皮具到汉族的青铜器——陶瓷,从马背上的实用器皿到中原文人桌上的雅玩,从水酒到弥漫着清香的茶汤,皮具的粗犷之美通过紫砂转化为含蓄、包容、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