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名人对中国贡献的信息
曹禺是中国优秀党员,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著名戏剧大师,中国戏剧创始人之一,戏剧教育家,第八届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主席。于1996 65438+2月31日病逝,享年86岁。
陈廷敬,前康熙皇帝的日语讲师,成为一个著名的人物。深得康熙宠爱,主持编纂了《康熙字典》、《明史》等名著。故居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流镇皇城村。它是对明清紫禁城的模仿。
●陈立,晚清岭南学术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生著述颇丰,在学术界久负盛名。《舒冬读书》是他晚年的作品。虽然没有完成,但也能代表他的学术见解,反映他的思想矛盾。
陈是岭南大书法家,曾任国民政府秘书长兼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邓肯?伊莎多拉,19世纪第一位舞蹈艺术家,现代艺术舞蹈的先驱,现代女性服装解放的先驱,复兴希腊艺术精神运动的努力者,也是一位极具个性和文学天才的艺术家。自传作者。
●方成,我不知道他是谁。原籍广东钟山县(填表都是这个样子),但出生在北京,说的是北京话。他自称方,但父子都姓孙。不是画家,是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但在中国化学会读论文。他一生从事政治漫画,多次被批评不关心政治。
——漫画家方成自传
●丰子恺(1898——1975),现代散文家、画家。长期致力于艺术教育、艺术和文学创作。散文集有《缘缘堂随笔》《坦诚集》。
冯乃超,1901,10,12,出生于日本。成受之邀,弃国参加革命。1928年,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冯乃超劝说各文艺团体停止与鲁迅的论争。随后,我三次拜访鲁迅。1930年,左联成立,大会通过了他起草的理论纲领。他和夏衍、鲁迅、田汉一起被选为“左联”常委,并任党书记。当时他邀请茅盾加入“左联”。1949年,他邀请老舍回国。冯乃超也是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救星。1928出版诗集《红色邓莎》。冯乃超生前是原北京图书馆的顾问。
——编译自《中国教育报》2006年6月1日,6月16日,陈中原创《精神永垂不朽》。
傅雷(1908——1966),译者,本名暖,号暖,上海南汇人。他翻译了许多法国名著,包括《老高漫》和《欧也妮?葛朗台》、《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多芬传》等。
●埃及?弗洛姆(1900-1980)是当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逃离自由》、《人为自己》、《罪恶社会》、《人心》和马克思的人的概念。舒尔茨在弗洛姆的《如何摆脱你的烦恼——为了对生命的热爱》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我经常拜访弗洛姆)我总觉得我来的时候和离开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当我离开的时候,我的头脑更加清醒,我充满了活力,我不再害怕那些压迫我们、使我们绝望的力量。
弗洛姆有一句话,大多数人还没开始生活就死了,这是一个悲剧。
书法家兼诗人高二适,江苏东台人,本名蜀黍。桑左凯是他的学生。1997随笔2号收录李的《永远的》。
●高列特(1873——1954),法国著名女作家。早年在学校写克劳丁,1903写克劳丁出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写了两部最有影响力的小说《我的爱》和《我的爱情结局》,描写了一个50岁的女人和一个年轻男人偷情的悲剧,刻画了灵魂和肉体的矛盾。晚年,高烈特写出了最成功的小说《姬姬》,后被改编成电影《金粉世家》。
●龚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僚世家。因为他的家庭背景和他的智慧,他在20岁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诗人和学者了。1829年是秀才,却一直是小官,很让人失望。1839,48岁的龚自珍辞职回到南方。后来在丹阳、杭州等地的高校讲学。1841于9月26日在丹阳云阳书院去世。
诗人、《黄河大合唱》作词人张光年曾任《人民文学》主编。
●海明威(1899-1961)在文坛一直以硬汉著称。他从小就喜欢运动。他在18岁时进入新闻界。他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所以满身伤痕。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为不堪老年之痛,他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向来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其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
胡小石,书法家。
纪伯伦和纪伯伦的作品在1923年被茅盾翻译成五篇散文和散文诗,在1931年,冰心翻译出版了他的散文诗集《先知》。但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他的作品很少被介绍到中国。
纪伯伦的散文诗具有独特的东方魅力和情感色彩,散发着醉人的艺术芳香,是现代东方文学的重要成就,是20世纪顶级文学作品之一。
季羡林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东方语言学家、教育家、散文家和翻译家,被誉为东方文化大师。1911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官庄村。清华大学毕业后于1935年赴哥廷根大学留学,1946年秋回国。此后,他被聘为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教授。在此期间,他担任了多种领导职务,但仍致力于佛教梵文和土火罗、中印文化关系史和印度佛教史的研究。同时,他写了大量的散文,发表了原创的学术著作,翻译了相当数量的外国文学作品。他是一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望的学者。他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语和巴利语。他还能阅读俄文和法文的专业书刊,曾翻译过梵文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季羡林文集》共24卷。
著名诗人吉洪诺夫在1952年作为苏联艺术家代表团团长在中国出席中苏友好同盟签订一周年纪念活动。
●贾平凹,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母亲叫“平娃”,是成功的理想;我写“平凹”,正视崎岖。一字之变,同形之音不同,两代人的心境可见一斑。
1953,21二月出生,母亲怀孕期间没有梦见过怀里有星星,分娩时也没有祥云遮屋。小奶奶从不讲神话,少年不允许受家传艺术的影响,我们这一代怎么可能发达,怎么可能贵在祖上是三代普通人?
原籍陕西冯丹,其实是深谷野洼;五谷皆长而不丰,山高而秀气。离家十年,每季归家;因为没有“衣锦还乡”的欲望,没有“江东见长辈”的羞耻。
先读书,再种地;再读书,再文学;苦于真诚,无法追求事业;不善言辞,很难节约;抓笔抹墨纯属扯淡。如果问出版的那几本书,是不是易腐的东西,怎么能列在这里?
仅此而已。
(贾平凹自传)
姜春芳,70岁高龄,奠定了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基础。
●金(1896——1984),湖南长沙人,哲学家、逻辑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早年留学美国,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后来在英国、德国、法国等国留学,从事研究工作。1925年回国,1926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主要著作有《逻辑学》、《论道》、《论知识》等。
●李大钊,1899 10 10月29日出生于河北乐亭县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在他出生时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也去世了。是他的祖父把他养大的。65438至0907,李大钊中学毕业,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法学院。(当时他把自己的宿舍命名为“楼音剑工作室”)辛亥革命爆发后,他被选为《北洋法政社》杂志《阎志》的主编。当时还被誉为“法政三杰”之一。(他的老师白在辛亥革命时被袁世凯处死)1913、李大钊赴日留学。
李大钊在日本期间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后来因为长期缺课被学校开除了。这是他积极参加革命运动所付出的代价。1965438+2006年5月,李大钊回国。1965438+2006年7月,晨钟在北京成立。1965438+2007年7月,张勋修复和李大钊去了上海。1918 65438+10月,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1924年代表中国* * *产党赴莫斯科参加* * *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0年回国。4月6日上午,1927,李大钊及其妻子、两个女儿以及双方60多名工作人员同时在北京落网。1927年4月28日被绞死。这一天是他38岁生日前的180天。
中共党史上有这样一句话:“陈楠(陈独秀)与北黎(李大钊)相遇建党。”
《美国图书情报百科全书》有一个名为“李大钊”的词条,称李大钊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
1999 10 10月29日,纪念李大钊诞辰110周年电视纪录片《李大钊》在央视播出。
●梁实秋(1903,1,6——1987,11,3),北京人,原名梁,祖籍浙江余杭。1915至1923就读于清华,毕业后赴美留学,1924进入哈佛大学,1926回国任教于东南大学。作为新月社的主要成员。65438年至0949年赴台湾省,在台湾省南北几所大学任教,直至65岁退休,专事写作。翻译成400多万字的莎士比亚全部戏剧和三卷诗集,已被写成654.38+0万字的《英国文学史》,654.38+0.2万字的《英国文学选编》被选译,654.38+024卷的《时代名人传记》被翻译成30多部英汉词典和几十种英语教材。著有《雅舍随笔(四集)》、《雅舍随笔》、《雅舍吃货随笔》、《秋室随笔》、《真秋随笔》、《真秋故事》、《怀园梦的回忆》等。
●梁思成(1901—1972)和1901出生于日本东京,当时父亲梁启超因戊戌变法失败而对日本绝望。从小受父亲影响,对中国古典文化有很深的认识。11岁回国,14岁入清华,23岁赴美。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也对西方建筑史有所攻讦。在欧洲旅游时,我对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珍惜和保护古典建筑的做法印象深刻。1928回国后,我一边教书,一边和妻子林、同事、学生参观了中国各地的古建筑。十年来,走遍了15个省,200多个县,对2000多处古建筑和文物进行了勘察、拍照、分析和研究。为北京和日本奈良的文物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
林散之,书法家。
刘半农,我只能说半农的两个好处,一个是半农的道理。他不装,他愿意谈,他不揣测,他不怕骂。一方面,他很天真,对任何人都无害。二是半农杂学。他的专业是语音学,但他的兴趣非常广泛。他喜欢文艺,做诗,写作,拍照,搜书,讲语法,谈音乐。可能有人觉得他杂,我觉得这就是优点。范围广,了解,在生活和学术上有用,但在思想统一的时代,自然有点不合适。
——周作人纪念半农1934 165438+10月30日。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出版,随后《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相继问世。《阿q正传》发表于1921,成功塑造了阿q的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佳作。1923综合小说集《呐喊》奠定了革命现实主义新小说的基础,后来出版了《祝福》等著名小说和《藤野先生》、《范爱农》、《野草》等著名散文。“四个?“一二·一二”惨案后,他愤然辞职,定居上海,专门写作和研究马列主义,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他先后编辑出版物并撰写了纪念刘和珍的优秀散文《为了忘记》和《朋友惊讶》。除此之外,他还翻译了果戈理、法捷耶夫等外国作家的作品。鲁迅是现代文坛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了20卷《鲁迅全集》。
鲁迅作品简介:
1.两本小说集:《呐喊》(1918—1922)、《流浪》(1924—1926)。
《呐喊》收录的作品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暴》、《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猫》、《鸭喜剧》。
《流浪》收录的作品有:《祝福》、《在饭馆里》、《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孤独者》、《伤逝》、《兄弟与离婚》+01。
2.历史小说集:新故事(1922-1935)。
其中有10篇:序、补天、奔月、治水、采薇、铸剑、通关、非攻、起死回生、怀古。
3.散文诗集:《野草》(1927)。
4.散文集:《朝花夕拾》(1928,原名《起死回生》)
5.十六篇散文:
热风,坟墓,天蓬收藏,天蓬收藏续集(1926),
正义收藏(1927)、三闲收藏、二心收藏(1930)、南调北集(1922-1933)、伪闲书和准言情。
6.作品翻译
俄罗斯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和苏联作家法德夫的《毁灭》。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是反对侵略、支持苏联的杰出战士,是本世纪全人类的伟大良知之一。1935年6月23日至21年7月,罗兰对苏联进行了为期27天的访问。根据他的遗嘱,这27天的日记《莫斯科日记》在50年后出版,也就是1985。在他的日记中,罗兰看到了苏联的危机。他在日记中说:“小心震动。有一天,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震动会突然发生!”历史证实了他的预言。1990年,苏联自行解体。
——摘自1,1997号短文。
罗曼?罗兰是法国现代作家和社会活动家。深受托尔斯泰思想的影响。写于20世纪初的小说《约翰?克里斯托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积极参加反帝战争。1920年代出现意识形态危机,甘地的不抵抗被接受。30年代初,他宣布与过去的错误思想决裂,随后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捍卫和平的活动。还有小说《欢乐的灵魂》。
●佛罗伦萨·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1820年5月2日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就读于巴黎大学,后赴德国学习护理,并开始在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学习护理,撰写了多部护理专著。1854年至1856年,英法土联军在克里米亚与沙皇俄国作战。由于缺乏护士和医疗条件差,英军伤病员死亡率高达42%。在这种情况下,南丁格尔带领38名护士来到战地医院,通过完善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在短短几个月内将死亡率降至2.2%。
战后,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致力于护理事业,于1863年在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理学校,促进了西欧国家乃至世界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由于她的努力,护理已经成为一门科学。
纪念英国护理的先驱、护理职业的奠基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对护理工作的杰出贡献,国际护士协会将南丁格尔的生日5月19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沈从文,解放后沈从文被迫退出文学阵营,开始研究古代服饰。他不想放弃自己喜欢的文学,一度精神失常。他试图用刀割血管自杀,但没有成功。后来沈从文被政治扭曲了,政治意识在他心目中占了第一位。
——《文学故事》
沈从文和萧乾也有过师生恋分手的故事。
沈从文的妻子张兆和。
中国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辑部主任施哲。当时陈昌浩、张、姜春芳担任副主任。
●苏(1884-1918)日本横滨人,祖籍广东象山县。俗名玄英,字子谷,谥号三郎太。他的父亲苏杰生是横滨的富商。苏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人。他是个和尚,是个俗人。他通晓法语、英语、日语和梵语,还会画画和写诗。他的小说和翻译超越了轶闻。他有着浪漫而传奇的人生经历,人们对他有很多称谓:诗人和尚、爱情和尚、革命和尚、浪漫和尚等等。在20世纪初的中国,苏是一个彗星般的人物,闪耀了一阵子,又悄然逝去。
他一生三次出家(12岁,17岁,20岁),与一批中国革命先驱有着深厚的友谊。1910年加入南社(中国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舒曼的小说有《断雁》、《红字》、《燃烧的剑》、《断钗》等。其中,《断雁的故事》是一部自传体抒情小说,描写了舒曼的流浪生活。
三六在《致舒曼》中写道:
我就是摆脱不了感情,
袈裟胜厚泪。
表现了他学佛谈恋爱的内心痛苦。
●泰戈尔(1861——1941),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在印度的加尔各答。他是印度伟大的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东方诗人圣人”。1913年,泰戈尔以其“敏锐、清新、优美”的诗歌创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亚洲人。
泰戈尔的家庭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他从小就喜欢文学艺术。他8岁开始学习诗歌,14岁发表作品,17岁去英国学习英国文学,为自己的创作做了充分的准备。
65438年至0880年,泰戈尔回国后发表了一系列诗歌、戏剧和小说,创作逐渐成熟,开始以全新的诗歌形式反映现实生活,形成了一种质朴清新的散文诗。
20世纪,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泰戈尔积极参与这一活动,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1910年发表小说《戈拉》,歌颂爱国行为,表现对祖国自由的坚定信念,批判传统落后思想。同年出版了抒情诗集《吉檀迦利》,描写了现实中的喜怒哀乐,歌颂了人生的盛衰,以优美的风格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的关注和对人生理想的探索与追求。诗人的幻想和现实,通过优美的诗篇,和谐地揉合为一,体现了诗人对美善的追求和渴望。1912去英国旅行,诗的英译本得到了英国学者的高度评价。
泰戈尔一生出版了50多本诗集,包括《吉檀迦利》、《新月》、《鸟》和《园丁》。他还写了几篇中长篇小说,数百篇短篇小说,20多个剧本,以及大量文学、哲学和政治方面的作品。泰戈尔不仅是诗人和作家,还是一位有成就的画家和音乐家。他留下了65,438+0,500多幅画,写了很多歌,其中《人民的意志》在65,438+0,950年被真正认定为印度国歌。
1924年4、5月间,泰戈尔应梁启超之邀,以学者身份访华。他主要去了上海、北京、武汉、太原等地,期间与徐志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泰戈尔回国后出版了《在中国的演讲》一书,“把这本书献给他的挚友徐志摩和伟大的中国人民”。1929年,泰戈尔再次访华,徐志摩和陆小曼给予了热烈的欢迎和款待。访华期间,泰戈尔给许安起了个印度名字——苏西玛,梁启超给泰戈尔起了个中国名字叫朱震旦。泰戈尔原名含太阳和雷的意思,“朱”是古印度的别称,含雷和太阳的意思,是古印度对中国的别称。
●吴宓(1894——1978),又名玉笙,也是雨中的和尚。吴宓生前经常对人说,他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周期为28年。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28岁(1894-1921):年轻人努力工作,在清华读书,在哈佛读书,回国服务;从29岁到56岁(1922-1949),第二阶段是:编辑《薛恒》杂志,创办国学研究所,筹建清华外语系,任教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武大,这是吴宓一生事业和梦想的巅峰;第三阶段从57岁开始(1950):吴宓一直隐居在北碚缙云山下的西南联大,他估计自己只能活到84岁。1978年,吴宓死于陕西泾阳县,刚好活到84岁。
吴宓曾经写过一副对联总结他的一生:
一旦风暴扩大,
毕竟三宝是佛教高僧。
陈寅恪收集了杜甫的秋叙事和李商隐的马尾诗,写道:
新雨不来,旧雨去,
他的生活是不确定的。
●闻一多,
●小贤,书法家。
余光中,闽南人,1928,江苏南靖人。曾在美国和香港任教多年,现为台湾高雄国立中山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他右手写诗,左手写字,擅长翻译和评论。多年来,他的诗歌风格反复变化,日臻完善,得到了国内外文坛的一致好评。目前已出版诗歌15篇,散文12篇,文学评论12篇,翻译多部。
俞平伯是一位学者、诗人和散文家,在文学创作和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俞平伯在1921年4月受胡适考证《红楼梦》的影响,从与顾颉刚讨论起就与《红楼梦》结下了不解之缘。1923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专著《红楼梦》,这也奠定了他在《红楼梦》中的学术地位。1952年,他对其进行了修改,出版了《红楼梦》。1954年发表《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系列;1958年出版《红楼梦》八十回;1954年10月至4月发表《读红楼梦随笔》三十八篇,后收《读红楼梦随笔》。直到晚年,他还不时发表红学文章。
——石长玉《俞平伯与新红楼梦》发表于2000年2月《文学评论》。
云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是中国早期青年运动的杰出领袖。出生于武昌,1895,就读于中华大学。毕业后,应陈石校长邀请,留校担任附中主任(即校长)。目前,在华中师范大学有一尊云汉白玉雕像。
张艺谋,陕西国棉八厂原工人助理,65438-0978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后成为国际知名导演。
张,名古桐,曾主持过甲寅。
●赵茜,字香颂,四川“五老七贤”之一,著名书法家、诗人。
钟敬文,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者、诗人、散文家、教育家,北师大教授。广东海丰人,1903年3月20日出生。1922毕业于六安师范学校。1927去中山大学教书。1928去浙大教书。1934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深造。1936回国,继续在浙大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从事救国事业,后在香港中山大学和大德学院任教。1949以来,一直在北师大任教。钟先生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名誉会员。历任中国民间作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中国民俗学会主席,中国诗歌学会名誉主席、副主席。
钟先生是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的奠基人和奠基人之一。他在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艺术领域耕耘了80年,把一生都献给了自己喜爱的事业。钟先生于1950年参与成立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1953年开始招收全国第一届民间文学研究生,1955年成立全国第一个民间文学教研室,被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
2002年,钟先生于今年6月65438+10月1日0: 1在北京友谊医院病逝,享年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