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路个人作品
2006年,《中国的大国发展之路──来自经济学的声音》(与王、、张炎、合著),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工资与就业的谈判:中国二元就业制度的理论与效率》,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与赵晨合著),《中国所有制结构调整的理论与实证分析》,陕西经济出版社。
2003年,(与赵晨译),作者安德鲁·肖特,《社会系统经济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舒特,安德鲁:《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剑桥大学出版社,1981。)
2002,《劳动经济学:当代经济制度透视》,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隐性失业理论》(与袁志刚合著),立信会计出版社。
主要论文:
2007年,《对教育产业化的思考——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和政策》(与蒋诗晴合作),《世界经济》第5期,即将出版。
2007年,“人被分成群体”:关于非市场互动和群体效应的文献综述,(与张爽合作)和《经济学》(季刊),即将出版。
2007年,平等与增长齐头并进──基于收入增加的战略分工模式(与赵晨和杨真真合作)和经济学(季刊)即将出版。
2007年,社会资本的作用会被市场削弱还是加强?-中国农村贫困实证研究(与张爽和张远合作),《经济学》(季刊),即将出版。2007,“全球化与地区收入不平等:来自中国内部的经验证据”(万光华、),收入与财富评论,53,1,35-59。
《2007年中国的大国发展之路——论分权改革的得失》,(与王、、张炎、、合编),《经济研究》,第1期,第4-16页(第一章)。
沙、、主编,《2006年中国地方保护主义与市场分割的地区差异》(与、、合作),《中国地区差异的经济分析》,人民出版社,第356-397页。
2006年,“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基于经济文献的分析”(与王、、张艳、、合编),《世界经济》,第10期,第3-20页(第一部分)。
2006,“中国城市化、偏向城市的政策与城乡不平等:1987-2001”(与陈昭合编),《中国经济》,第39卷第3期,42-63页。
2006年,“短期和长期的不平等-增长关系: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与万光华和),比较经济学杂志,第34卷,第4期,654-667页,2006年,中国区域产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经济研究(与和合作),第4期,79-89页。
2006年,“中国的经济开放和产业集聚”(与陈昭和于进合编),载于藤田昌久和库奇奇秋文(合编)。),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看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联合研究计划系列号138,发展中经济体研究所,97-132。
2006,“改革、政策互动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与陈昭、计燕合著),《中国经济学前沿》,1: 48-68。
2006年,中国国内商品市场是趋于分化还是整合?-根据相对价格法进行的分析,(与桂、和合作),《世界经济》,第2期,第20-30页。
2005年,《少患寡患的不平等:中国收入差距、投资、教育与增长的互动》(与万光华、合作),《经济研究》,第12期,4-14。
2005年《反腐败、市场建设与经济增长》(与孙刚、张纪鹏合作),《经济学》(季刊),第4卷(中国经济学年会特刊),第18期,1-22页。
2005年“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鱼还是熊掌?”(与丁伟立合编)《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第47-57页。
2005年,谁在承担经济转型的成本──评: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4期1087-1094。
2005年合作博弈的企业重组及其对制度和增长理论的启示,世界经济论文,(与赵晨合作),第4-5期,147-161。
2005年劳动力市场转型与补偿性工资支付——以浦东新区女职工为例,(与秦北、桂勇合编),《中国劳动经济》,第2期,61-79。
“全球化与地区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与万光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17-26。
2005年,《全球化与地区差距》(与万光华和赵晨合作),比较编号17,181-196。
中国人力资本与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面板数据估计,2004年,《世界经济》(与赵晨、于今合作),第12期,25-31。
2004年,《考虑离婚的动态家庭分割理论及提高分割效率的保险机制》(与赵晨、吴桂英合作),《经济学》(季刊),第三卷(中国经济学年会专辑),167-190。
2004,“人口迁移对区域间消费者行为差异的影响:来自中国广西百色地区的证据”,(与、潘晖合著),《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管理研究期刊》,第三卷,第9期,第7-25页。
2004,“报酬递增、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分割”(与陈昭、计燕合著),《区域发展研究》,36⑴,275-306。
2004年,《城市化的经济政策与城市趋势和城乡收入差距》(与赵晨合作),《经济研究》,第6期,第50-58页。
《增加收入、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分工》(与赵晨、闫吉合作),《经济研究》,第1期,第54-63页。
2004年,“经济转型中的婚姻、家庭和女性就业:对相关事实的经济学理解”(与赵晨和吴桂英合作),《中国社会科学评论》。
2003年,为什么改革没有提高国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4号,833-856页。
2002年,“中国经济转型期间的就业结构调整”,(与范、刘社建和合著),《劳动评论月刊》,8月号。
2001,“上海的就业趋势:中国体制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案例”,《中国透视》,20065438-10月,第13-22页。(法文版《上海就业前景》,中文版,Juillet–ao & amp;ucirct 2001,第14-24页。)
2000年,《双重就业制度,劳动和经济结构调整市场细分》,《中国经济趋势》(法国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公报),第15号,Automne 2000年。
2000年,《就业制度改革》,(与陈昭)经济问题,法国文件;ccedilaise,mercredi 16 ao & amp;ucirct 2000。
2000年,《东欧转型经济体的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世界经济,2000年9月。
2000年,《转型中的经济重建、平衡失业和经济增长》,《经济科学》,2000年3月。
1998,二元体制下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及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与赵晨合作),上海经济研究,1998+02。
1998,就业体制转轨中的渐进式改革措施(与赵晨合作),经济研究,1998+0438+0。
1997,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与方盈合作),经济研究,19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