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贸组织跨境贸易文件
近期,随着国家加强宏观政策预测,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略有改善。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缓慢复苏,2065,438+02年新房销量同比增长265,438+0.7%,价格上涨明显。9月失业率为7.8%,达到2009年1以来的最低点。欧洲央行推出直接货币交易计划,欧洲稳定机制(ESM)启动新一轮救助希腊谈判,暂时缓解了欧债危机,西班牙、意大利等外围国家债券收益率下跌。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量化宽松政策,通过降低短期债券收益率,降低负债成本,提振市场信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萧条的作用。一些新兴经济体也放松了宏观经济政策,这将受到经济增长的推动。根据9月份公布的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8月份从48.1小幅回升至48.9,表明全球经济衰退有所缓解。
中国经济增长率趋于稳定,继续呈现积极变化。与8月份相比,9月份的增长率,工业生产,零售销售和固定资产投资指数有所回升。第一次是四个月49.8,接近50门槛。消费者信心指数在65,438+000线的跌宕起伏中反弹。9月中旬达到100.8。国务院发布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提供出口退税和金融服务的若干意见。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贸易环境,优化贸易结构,提出了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提高通关效率、减少法定检验检疫目录、规范和减少进出口环节等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逐步实施,将强化前期出台的外贸稳增长政策的效果,进一步增强进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心,缓解我国企业经营困难,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同时也要看到,世界经济复苏仍显不足,外需疲软难以根本改善。美国的经济增长没有明显改善,个人消费增速仍低于危机前。随着欧元区核心国家经济的走弱,重债国不断下降,费率飙升至历史新高,严重限制了消费能力和信心。日本震后重建效果下降,出口形势恶化,经济增长放缓。不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脱钩”,增速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3.3%,低于2011年的3.8%。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其中发达国家增长1.3%,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长5.3%,比去年同期低0.9个百分点,增速将低于2011。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2012年全球贸易增长2.5%,远低于2011年的5%。再加上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摩擦急剧上升,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异常复杂,实现进出口稳定回升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综合以上因素,预测2012四季度进出口将延续9月份的上升趋势。在主要经济体外贸增速普遍放缓或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有望保持稳定或略有增长。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2013、2013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可能比2012年略好,但外贸稳定反弹的阻力依然存在。
国际上,与该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加剧了债务危机,并略有缓解,以稳定美国经济复苏的趋势,带动了市场信心和预期的发展,全球经济环境的发展有所改善2013。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削弱了经济增长的潜在副作用,刺激经济的措施日益突出。加上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新兴经济体面临的许多困难在增加,世界经济低增长、高风险的势头没有明显改变。
首先,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不足。
美国和欧洲等发达经济体普遍需要持续的财政紧缩政策。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的企业投资新兴产业,宽松货币政策无法根本扭转的有效需求不足。再加上高失业率等限制,经济增长势头依然乏力。一些新兴经济体依赖能源出口,国际收支失衡逐渐暴露,增加了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IMF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3.6%,2013,金融危机前4%,低于10的平均水平;世贸组织预测全球贸易增长4.5%,明显低于10年金融危机前6%的平均水平。
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可能会再次抬头。
债务危机,制度危机,欧洲货币联盟,还有更多欧元区外围国家的竞争危机。欧洲稳定机制和银行联盟的初步设想得到落实,欧元区制度设计的薄弱环节逐步得到加强。然而,外围国家提高竞争力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因为巨大的财政缺口,还因为相对薄弱的工业基础。在此期间,如果经济和政治形势恶化超过预期,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波动。2013欧元区外围国家融资需求依然较高,部分国家面临大选和欧洲金融市场影响,值得密切关注。美国的财政悬崖,涉及金额约占GDP的4%。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把美国经济的复苏拖向衰退。
国际金融和商品市场可能会继续波动。
在不久的将来,美国、日本和欧洲等主要经济体都将采取量化宽松政策。比如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巴西也会降息刺激经济,可能导致一国货币汇率频繁波动,国际资本大规模跨境流动和全球金融稳定受到冲击。美国、俄罗斯等粮食主产国遭遇严重干旱,导致全球小麦、玉米减产,中东地缘政治石油供应脆弱的影响,全球货币政策宽松,投机资本大量涌入,大宗商品市场、农业、能源价格投机利润面临较大上行压力。
这进一步加剧了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
在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一些国家的经济复苏、就业压力缓解、关闭国内市场支持本土产业,阻碍了正常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据WTO监测,201110至2012年5月,***182新增贸易限制措施,影响全球进口限制措施的0.9%,对应对危机和衰退影响深远,刺激国内产业复苏。保守的态度,一些国家新兴产业的跨国投资,试图限制。在选举政治中,它催化了一些国家的经贸政策,甚至“去全球化”的危险趋势。
,逐步落实到位,发挥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的有效政策措施。国内方面,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党和总18进一步激发各方积极性,有利于继续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加快发展。IMF等机构普遍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快于2012年。但是,经济企稳的基础仍然不是稳定增长,一些内需体制机制因素比较突出的行业产能过剩,生产经营仍然面临不少困难。
在国内外风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13年中国外贸发展将面临更大压力,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外需不足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缓解。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趋势下,我国出口企业订单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订单短、订单小、订单长、订单大的局面仍将持续。截至2012年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第四个月低于50。2012前三季度加工贸易进口仅增长1%,说明在出口困难时期有较大反弹。成绩超过1900家重点外贸企业。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企业出口利润指数连续5个月位于100临界点以下。
继续加大贸易摩擦的影响。
中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根据英国“坦克经济政策研究(CEPR)世界贸易预警”项目的监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影响,2008年以来,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有40%是针对中国的。随着中国出口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新兴产业升级,国外限制了中国新兴产业的出口增长。2012前三季度,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贸易救济措施案件55起,同比上升38%,涉案金额243亿美元,同比上升近8倍。太阳能光伏电池在一些海外市场经历的贸易摩擦导致出口严重受挫。
更紧迫的任务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近年来,我国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制造业的成本竞争力。从2008年到2011年,城镇单位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4.5%,年均增长率为15%。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种种迹象表明,一些敏感产业和产品订单正在向周边国家转移。2012年前7个月,我国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欧、日的市场份额分别比上年下降2.1、1.4和2.7个百分点,周边低成本国家被挤占。在外需下降的同时,面对国际竞争和出口企业的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综合优势,迫切需要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快发展。
要知道,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 * *产党十六大,中国商品贸易发展最快的十年,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0%以上。2011年出口全球份额占比10.4%,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占进口总量的9.5%,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二。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外贸可能很难再现前几年的持续高速增长。
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外贸政策应继续以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为主线。一方面,在当前基础上,密切跟踪形势变化,确保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帮助企业克服订单少、成本高、摩擦加大等困难,努力把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全力以赴稳定外贸增长。另一方面,从长远看,该机制将倒逼充分利用偏紧的市场环境,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大力开拓新市场,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推进贸易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增强长期发展后劲,从而进一步发展外贸。同时,完善进口政策,推动建立更多进口平台,积极扩大最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短缺国家部分供应紧张商品的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