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对联是语文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对联的知识虽然在教科书中没有系统的讲解,甚至没有要求,但是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今天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艺术,更重要的是,对联直指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从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考生的语文素养。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对联不仅能体现汉语的特点,还具有四种检测功能:他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释:一是“对联能检测考生是否能区分虚实字及其应用”;二、“结对可以测试考生是否能分别拉平嗓音”;第三,“结对可以检验阅读的数量和语言的丰富程度”;第四,“结对可以检验思想的连贯性”。(与刘谈语文试卷)。总之,对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应该积极利用和再开发。
首先,对联教学体现了语文的灵魂——人文精神
当代著名学者周先生曾说:“对联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审美观和中国特色的综合产物,是几千年文化历史中先进创造积累的特殊成果。.....对联是一种精华,一种提炼,一种结晶或者一种升华。它具有极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简洁的形式唤起人们最强烈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或者使人深思,熟悉它,得到极大的教益。”
文化背景薄弱是当今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今,传统文化的质和量的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往往被不经意地忽略,对传统文体运用的意识更是淡薄。语文教学的“中国特色”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联作为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国独特而珍贵的文学遗产,是一种浓缩的艺术..它的独特性与中国独特的文字形式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它反映人们的生活,用最精致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表达情感。在品鉴的过程中,人们可以体会到对联的精致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博大精深。
第二,对联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工具性。
对联除了是一种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外,还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教学方法,古人非常重视对联的教学。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学得失》一文中说:“对仗(即对联)自古就有。到了现代诗时期(格律诗和绝句),就成了一种格律,诗中有些两句必须配对。这种语文教学法的形成显然与现代诗歌有关,但它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诗歌的范畴,发展成为一种教学方法。”(2)文学史家周绍先生曾说:“在中国文学中,各种押韵的文学体裁,如骈文、诗词、题跋等,都应以对联为基础。所以过去所有的学者都是以结对为基本功。只有练好这个基本功,他们才能进入各种流派。”(3)
更巧合的是,对联训练的思维模式和过程与现代语言学教学理论不谋而合。“人类从一个单词的句子到两个单词的句子学习说话,语言的基本奥秘已经开始渗透到这个思维过程中。一字句体现词与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代整类事物的概括性,二字句体现造句原则,从而掌握表达语言单位关系的虚词。”(4)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恰好是这一理论的极好例证。他在《从百草园到三潭印月》一文中深情地写道:“我只读书,中午练字,晚上上课。开始几天王先生对我很严格。后来他给我读的书多了,也逐渐补课,从三个字到五个字,最后到七个字。”学者钱先生回忆起自己小学“互课”的经历:“每天放学,语文老师上课,会互课者先归。一年级一个字,如天对地,马对牛等;二级字,如天高地厚,白马对牛;初三三个字;四年级四个字……”可以说对联训练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和表达训练的过程。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
第三,对联教学体现了师生的平等、主体地位和主体关系
对联教学虽然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但不受其悠久历史的影响,体现了现代教育的要求,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课堂师生对联训练使沉闷的课堂充满了活力,既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又能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即师生处于平等的、创造性的地位,教学充满了人文关怀。面对单词和短语带来的挑战,老师和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也就是思维的起点。更多情况下,老师的思维敏捷度和发散度并不一定比学生高,尤其是老师和学生互相提问的时候。对联的回答超越了预设,更多体现了开放性和探究性,进一步体现了师生平等的主体关系。课堂教学更加开放包容,充满激励,师生智慧交流,精神情感交融。这种课堂气氛是不能刻意营造的。它不是教师个人知识权威的体现,也不是学生被动的表现,而是真实地反映了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
第四,对联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的求知欲很强,尤其是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但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往往与题目设计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密切相关。问题越有挑战性,探索和解决的需求就越强烈。对联是文字的组合,一般短小精悍,常用于日常生活或文字中。这一特点使它们变得有趣和具有挑战性,并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和创造的空间。对联包含了中华民族大量的历史内容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包括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格、美德、心态和习俗,对学生的性刺激乃至灵魂的触动都有很大的影响。
对联运用得当,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奇妙作用,让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比如在教《鸿门宴》的时候,我用了这样一副对联来介绍课文:“两条船平行,划桨的速度没有帆船快;八音合奏,笛声怎么会比笛声更清晰和“我先把这幅对联投射到大屏幕上,然后问学生这幅对联是关于谁的。“同学们回答说是樊哙,我就结合课文解释了这幅对联的丰富内涵。(鲁肃不如樊哙,文不如吴;狄青怎么可能比小荷强?学生们发出一声叹息,深深地被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折服。我趁热打铁简单介绍了一下《鸿门宴》这篇文章的背景。这种导入自然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创造力。
对联是一种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表达的语言形式,就像戴着镣铐跳舞一样。要想表达得恰当、深刻,就要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和创造力。如何从成千上万的单词中选出最合适的单词?你还必须把它们快速地、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有感情的、有秩序的、有趣的句子。通过对联训练,学生从语言最细微的基础开始,学会炼词,选词,写出优美的句子,再到篇章,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对联是学生思维和写作训练的利器。”钱钟书说:“匹配语言,成就家庭。越是能有所作为,越会看到诗人内心的美好。"
同时,对联的创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和语言的训练,是一个充满尝试和知识内化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习得的过程。动态的探究过程更开放,更有创造性。学生在积累和加工知识的同时,能够独立体验情感,在方寸之间找到情感词汇的丰富内涵和背景,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真正的体现和发挥。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用对联来训练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分析了“杨修之死”这篇文章后,我让学生以对联的形式评价杨修。学生们将其概括为:“一个张巧嘴,揭秘:两片薄唇,召唤灾难”。这副对联高度概括了杨修去世的原因,对文章的主题起到了升华的作用。又如,学生把《从白草园到三潭印月》的内容概括为:“白草天堂,自然陶冶;三潭印月,文明教育。”可以说一目了然。这种做法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一层能力训练,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和到位。再比如,我在复习古诗时,设计了“东起碣石看海”,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写出了第二部“西望群星与狼”和“望夜寄愁”,并且都是自学古诗(出自曹操的《看海》、苏轼的《江城子》、李白的《听说王昌龄迁左,龙表尧有此信》)。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对联除了锻炼语言思维外,对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也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是发展学生健康人格、形成健康人格不可或缺的因素。
对联不仅是语言的艺术,也是书写的艺术,与书画等中国传统艺术紧密结合。对联外形工整,节奏和谐,具有绘画美、节奏美、建筑美等特点。特别是许多对联构思精巧,意境深远,能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写对联的习惯,比如我们最熟悉的春联,比如“春回大地,喜气洋洋”、“人民勤劳致富,国泰民安”等等;此外,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都把对联作为自己志向的载体,展示自己的审美、价值观、人生观,乃至饱满的身心和热情,使之成为不朽的佳作。如明代林东党人顾宪成,“风雨读书声可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成了爱国的象征。以及蒲松龄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102秦关终归楚;勤劳之人不负众望,三千大军可吞吴。“通过赞扬项羽和勾践来鼓励自己,表现出他们努力拼搏的态度和桀骜不驯的性格。
在教学中,我经常选择那些内涵深刻、内容丰富、构思巧妙的对联,介绍给学生,并进行评价和欣赏;另外,允许学生自己选对联,写鉴赏文章,然后互相交流,让他们独立创作。学生们在高雅文学创作和欣赏的海洋中收获颇丰,这得益于我个人的教学研究。
本文的写作目的并非刻意提升对联教学的地位。我想,在当前新课标的良好背景下,我能重新拾起传统文化的瑰宝,结合新时代的特点,继承和发扬中国特色的语文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幸福。让我们以此文期待语文教学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