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
1.教师自身素质
1.1
思想道德素质。教师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因素。因此,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的精神教育学生。忠于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师德。
1.2
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主要是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掌握和运用教材的能力,主要是善于分析研究教材,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加工教材,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和重点,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材施教的能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缺乏这种能力,必然影响师生之间的心理认同和思想情感融合,教育过程必然缺乏针对性和生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工具。教师的语言是否规范、清晰准确、生动形象、逻辑性强、通顺、语气多变、有体态辅助,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组织管理能力,教师要善于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的教育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检查和总结。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的集体活动,通过集体教育学生,处理好学校的人际关系。自我调节能力是指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严格要求自己,善于接受各方面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1.3
创新品质。创新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职业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日益更新的时代。教育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提高,这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没有进步。教师要保持对信息的渴望和需求,在工作中不拘泥于传统习惯和模式,敢于质疑,敢于突破,善于超越,增强创造力。
2.通过对教师素质的评价,改变教师的观念。
目前,中国正在稳步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场全方位的教育改革,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教师培训的重点”。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美好的教育理念,离不开教师,因为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性教育观的体现,所以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的事业。然而,传统和过时的教育观念使教师的风格和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潜力受到遏制。然而,改变观念并不容易。没有完整的评价体系,教师仍然被传统的教育观念牢牢束缚,使教师的观念更新,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老师”变成了朋友。教师和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体现了“双体”意识。师生注重交流,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协作的过程。只有师生之间的协调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通过对教师素质的评价,教师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教师深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就要不断充实、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知识积累,提高自身素质,把自己当成一个学习者。于是,他们不断努力,一些曾经沾沾自喜的老师也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学校把评价作为考核教师的主要指标,使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刻透彻,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更加稳健。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职责外,还可以大胆投身教育改革,做教育改革实践的倡导者。他们敢于摒弃应试程序,倡导全面发展,更新教学方法,从而开发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整体。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师生之间是纵向的关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在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基础上,不可能有平等的师生交流,不可能平等地讨论科学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力被扼杀,不仅创新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而且健康的人格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对人的创新能力的高要求,教师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教师要形成尊重学生的良好教学作风,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意志等。在教育工作中,决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讽刺和攻击学生的自尊心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表达思想、观点、看法和思考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
面对日益临近的全球化时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负责任的人民教师,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必须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更好地迎接这一挑战。教师思想素质的核心是教师职业道德。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师首先要爱岗敬业,以身作则。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正确、恰当地运用探索、研究、发现教学法,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