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的常识与良知
体验常识良心1。良心是什么?
关于良心的交流何怀红倪亮康梁:你好!最近看了您发表在《中国学术》第一辑的长文《良知:在自知与* * *知之间》。在这篇文章中,你仔细梳理了欧洲哲学中“良知”概念的结构内涵和历史发展,也对我的良知理论提出了批评。
我认为这是一篇有教育意义的论文。例如,说明“con-”等前缀包括“* * *”和“same”和“self”或“same”,即行为者同时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意义,以苏格拉底为例提出“真理与多数”的问题,都是有启发性的。而且因为这篇文章批评了我的工作,我当然受益更多。它帮助我重新思考我的观点。
因此,我非常感谢你们的批评,我想在这里作出回应,并希望这种互动将引导我们进入一些需要深入讨论的重要问题。我还有一个私人的愿望,就是希望在我们现在的学术界,除了端正学风,明确批评的立场(这确实很有必要),还有更深入的学术批评,以及认真的回应和讨论。
然而,在讨论更引人入胜的问题之前,我想澄清关于你对我的观点的具体批评的两点。第一点是关于如何看待良心理论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
第五节,游写道:“何怀宏先生在《良知说》(12-13页)中比较了中西哲学中的良知概念,得出儒家思想自始至终”的结论;重视内心道德世界的发展;(原文其实是’;内心道德意识’;另外,这一段的子弹都是我加的,还有';‘西方思想家远没有把良知的讨论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这个结论显然有';混淆概念’;的痕迹。
因为,如果我们只是讨论';良心’;这个概念本身,也就是最狭义的良心,就是我所说的';“道德义务意识”;、';道德责任’;那么就很难说它在中国哲学,甚至在儒家心理学中占据中心地位;如果讨论是正确的;良心’;广义的理解,也就是我说的';道德意识’;那么,当然,它在西方哲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我在原文中明确说了‘道德意识’,这里的概念应该说是非常清晰的,不存在‘混淆’的嫌疑。
至于西方思想家是否把这种良知作为“道德意识”的讨论,放在像中国儒家那样重要的位置,特别是放在心性部,他们可以再讨论,即使没有这样重要的位置,也不代表他们重视内在道德世界的发展”,因为完全有可能有另一种发展方式——当然, 兄弟可能不是这个意思,但是这里不完整的引文确实让读者得到了这样一个印象,所以我在写作的时候,在下面一段,我写道:“西方人也有其深刻的终极关怀和激昂的精神追求,但它的基点并不固定在良心这个概念上。
”(《良知说》,上海三联书店,1998版,第13页)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我的判断还是可以成立的,因为即使是在你的文章中对良知论述较多的西方思想家,如黑格尔、康德、海德格尔,他们的哲学中也很难说有“良知”这个概念(甚至可以缩小到。尊重良知的西方思想家有巴特勒和卢梭,但他们并不在西方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列(如巴特勒)。或者良心的讨论还没有系统化(比如卢梭),在他们的良心之上也有上帝或者神。
因此,这一地位无法与良知说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相提并论。因此,良心论可能不足以判断近代以来整个西方道德哲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个澄清涉及到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一个普世伦理中的地位。第七节,你写道:“何怀宏先生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其为门’;底线伦理';最后一道防线(《良心论》,后第416页),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把伦理的最后基础建立在第二性上’;“人造美德”;的基础上,因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非是按照慈悲第一原则理性推理的结果。
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种普遍主义伦理学找不到更深层次的道德基础。“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有点惊讶,因为我不会这么表达。我确实说过“底线伦理”是“最后一道防线”。
我刚才在那里说:“在中国的词汇里,这个底线可能用最概括的方式来概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良心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版,419页)。
换句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只是“底线伦理”的一般表述,也是属于第二层次的表述,即自我意识或实践的层次,而不是第一层次,即一般原则的层次。它仍然保留着“人”、“自我”或“你”、“我”等称谓,一个总的原则是不允许这种第一。在我看来,中国古代儒家的这种表述的确很伟大,但我与其说把它看作是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在底线上的证明和基础,不如说是对这种原则的极好的经验和总结。
如果这也包含证明,这个证明是不够的。需要在别处找到更深更广的证据。我认为普世伦理的论证可以是多面的、多路径的:当然主要取决于理性,但也不排斥感情、直觉、经验,甚至是经验凝聚的历史传统和文明。
但普世伦理并不是建立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普遍主义伦理。
2.如何看待知识就是力量,良心就是方向?
经常有人说我的演讲充满了* * *,但是今天听了前面两位嘉宾的演讲,我感觉自己被打死了。
(笑声)尚老师(尚)和徐院长(徐江),他们对文化的热爱。文化的确是一种能激发我们感情的高尚的东西,它不同于知识。
一个有文化的人,你会发现他的生命力很强。他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充满* * *情怀,对世界充满爱和诗意的憧憬。
但今天,从中小学到大学教育,我们传授的更多的是知识、技术和专业,而缺乏文化。我们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野蛮人,他们冷酷无情。
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中国人熟悉它,他们也认同它。
从历史上看,1840以后,中国在西方科技面前不堪一击,所以得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这种落后就意味着科技的落后。
现实中,如果我们今天不能用知识很好地回答一份标准化的试卷,我们可能就不能上一个好大学,好专业,找一份好工作,来更好地满足我们的物质欲望。无论是从历史经验还是现实压力,我们都知道知识太重要了。
但是今天我要告诉你的是,知识虽然真的很重要,但是也有局限性。首先,知识是无限的。
什么是知识?知识是关于这个世界上所有事实的知识。既然世界是无限的,知识也是无限的。可悲的是,生命有限。
庄子曾说:“吾命亦有限,知亦有限;有限制没有限制是很尴尬的。“世界是无限的,而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世界所蕴含的无限的知识,我们的生命就废了。
知识没有系统化的时候,就没有用了,只是碎片。比如某报曾经举办过一次国学知识竞赛,找了一批专家出了一套国学题目。
题目写完了,编辑要我审核。我看了五分钟,我用六个字来判断:无聊,无聊,没用。
比如有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哪个时代,宦官可以结婚?(笑声)这是非常严肃的知识。如果你专门研究宦官,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影响和作用,你就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专家。
但是如果你的主要精力不在这里,这样的知识碎片对你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还有一个问题:胡萝卜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如果能把它变成系统的知识进行分析研究,那就是有意义的。
但如果一个人没有这样的意志和目标,他只知道胡萝卜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这样的知识对他来说不仅没用,还可能有负面影响。因为他知道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答案,所以他觉得暗暗高兴,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人,而且他特别希望别人知道这一点。
所以他每天都在等待别人的提问,以求获得别人的仰慕。为了等到这一天,他可能每次和朋友吃饭都会点胡萝卜。(笑)别人吃的很好,他只是在等一个问题。
这根胡萝卜把他一生都拴死了。德国哲学家尼采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为什么这么聪明》。
他的结论就是一句话:我这么聪明,是因为我从不把精力浪费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有一次我打车,司机在听一个知识竞赛节目。
节目中,主持人放了五段音乐,每段几秒钟,然后问:这五段音乐中,有两段属于同一首歌。谁知道呢?一个年轻人抢着回答说知道,回答正确。那么第二个问题是:你知道有两首歌出自同一张音乐专辑吗?这时候我就紧张了,我怕他知道。
他不知道,说明他还是个正常人。如果他知道了,他的人生可能就毁了。但我没想到他会知道。
(笑声)然后我让司机关掉收音机。司机吓了一跳,问为什么。我说:“这是在侮辱我们的智商,误导我们的人生方向。”
这叫无用的知识。生活中这种没用的知识太多了。比如很多人很在意一个明星喜欢的颜色和星座,结过几次婚,离过几次婚。
当一个人把精力花在这些地方的时候,他可能会获得知识,能够在饭桌上和别人聊天,但是他会变得特别琐碎。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警惕知识》。
主要是我们的生命不可能拥有无限的知识。更可悲的是,枯燥的知识会让生活变得无趣,琐碎的知识会让性格变得猥琐甚至猥琐。
孔子的学生夏紫早就说过:“虽有小道,必有可观者”,但“怕泥是君子之错”。即使你知道胡萝卜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你也可以吹嘘一下,但如果你总是专注于这些信息,你这辈子肯定不会有什么成就。
你用琐碎的知识把人生变成碎片,君子不为。荀子曾经提出过对知识的认定。
他说有些知识很无聊,没用,很无聊。荀子对这样的知识有一个判断,叫做“不知,为君子无害;知之,非小人也。”知道这些知识就不是君子,不知道这些知识就不是小人。
有些知识对你的生活没有任何帮助,为什么要浪费精力和时间呢?但在生活中,也确实有很多人用琐碎的知识,把自己的生活切割成一片片,兢兢业业,意气风发,兴致勃勃。知识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其实知识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3.简述阳明良知的现代意义。
王阳明的良知说既是本体论和本体论,又是主体性和实践性,或者说它已经连接了本体论世界、存在论世界、主体论世界和现象论世界,能够通俗地或显化地展示生命宇宙的真相,唤醒人们的存在主义生命意识,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意义世界的建构中来。
良知本体论与人生境界的统一需要通过具体的人生实践活动来实现。从本体即工作,本体与工作密不可分的角度来看,良知必然指向人的心灵意识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使人类根据良知的活用得到更加合理健康的发展。
因为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因良知的隐匿而导致的种种缺陷和弊端,良知其实是人性最伟大的揭露和改造工程,也是阳明终身学习思想最具总结性的结论。本文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并向国内外本土学者求教。
一、先天良知与后天经验良知良知说良知说是阳明“教三变”的最后一种教法,也是其心学思想发展的顶峰。良知良知说不仅融本体与工夫、未开发与已开发、心与物、内(主)与外(客)、静与动、知与行于一体,使他的形而上心理更加精微、开放,而且简化和实践了圣人的修养,易于唤醒存在主体的自我意识,使人人存在。
就像阳明说的,“我的良心”这个词从隆昌开始就不在我的脑海里了,只是我说不出来。和学者交谈要花很多时间。今天,我很高兴看到这个想法。总之,我洞察了本体。这真的是一种享受,我不想跳舞。
学者们听说过它,他们也节省了很多时间来寻找它。学头脑,到目前为止已经说得很下落了。
良知一词源于孟子:“有能力而不学习的人,擅长于此;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有的孩子都爱他们的亲戚和他们的长辈,他们都尊重他们的兄弟。"
后来的宋儒,如横渠、二程、斋藤优子等,并没有充分发挥他们良好的学识和能力。陆象山虽然提到“良知的尽头是由爱与敬所塑造,圣人也是圣人”,但并没有充分阐述。但阳明直接继承了孟子的心性论,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在GAI最为具体,把人性的“四端”与良知结合起来,说:“心自然会知,父自然会孝,兄自然会弟,子入井里自然会慈悲。这是良心,他不求别的。”
在孟子和阳明看来,良知是德性的内在真理,是终极的善,是超越的道德潜能或道德理性。人心是有道德价值和伦理品质的,可以无忧无虑地学习,但可以随时呈现,随时体验。
终极超越的价值意义上的良知是先天的、先验的,它不需要任何必然性的逻辑推论,也完全不在知性或知识分析的范围之内。良心作为一种先验的本体论存在能否成立,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不妨尝试引用伟大的语言学家诺安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理论作为参考,或许有助于解决此类哲学先验问题。
乔认为,先天思想和心智机制作为先验的内在普遍规律,决定了人的知识获取形式,证明儿童在没有充分语言材料的情况下,也能掌握极其复杂抽象的语法结构,是极其重要的。当然,自然概念和心智机制并不局限于语言领域,道德潜能或道德理性也是与生俱来的,只有通过外部感官体验的触发才能激活,通过主体意识的自觉检验体验也不难“发现”。
“见贤思齐,自然知悲”,既显示了它的内在性和普遍性,也显示了它的先天性和必然性,即不求外的超然的固有特性。与乔姆斯基的学说相比,更能凸显阳明学说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良知可以在与客体相关联的语境中呈现为道德理性和道德情感,以最本真的方式召唤和展示其存在,将特定的历史文化内容融入到各种心灵与物质交融的意向活动中,溢出经验世界和生活世界并为其提供意义,并作为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加以运用,成为其决策的依据。这是一个从先验经验中揭示人性的过程,也是形上世界和形而上世界分不开的根本原因,即从较低层次学习到较高层次完全可以互相渗透。
卡尔雅斯贝尔斯的“极端情境”或“边缘情境”理论最能揭示良知的经验呈现,即人在决一死战中的批判性选择最能呈现善良。一方面,死亡的期限和恐吓会从根本上动摇原有的日常世俗存在,大家视为正常的意义基石有被消解的危险;一方面,过早进入死亡状态或生与死的指称性叠加,也会迫使人们重新审视生命不可或缺的价值,找出人的终极意义。
最终的结果是发现自心所固有的良知的真相。“生”与“死”的双重边缘处境唤醒了存在主义生命的道德觉醒,引发了主体自我的彻底转变。
这是存在的重排和发生,是意义的重新进入和重新开启。本体论基础只能是人性固有的真或先天的善,离不开良知绝对主体存在的呈现或召唤。但是,良知的实际存在只是为道德行为提供了形而上的可能性,需要具体的社会文化实践才能真正将其转化为道德行为。
这就是阳明同时讲良知的原因。就像王阳明说的:为了学习,必须要有缘起,而且要从缘起发力,逐步奋进。
神仙家说,婴儿也善于类比。宝宝在妈妈子宫里的时候,只是精气而已。知识是什么?你不能哭,直到你出生,然后你可以笑,然后你可以承认你的父母和兄弟,然后你可以站起来做,你可以抱着它,消极。死亡是世界的问题。
4.人性和良知是否取决于态度~
良知和人性的良知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积累。在人类的生活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人类行为的表象来了解和感受,进入更深层次的认识,了解人类行为的表象,进而深入了解人类的内在形式,即人类心理和思想的形式。可以是人的经验或知识素养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意识的判断能力。根据人的行为,然后推断人的心态和想法,结合结果,就能发现一个人是否有做人的良知和良心。这不是一般的规律,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猜测能力,也就是说,他所获得的经验和知识以及主观因素的能力决定了他判断的结果,结果的合理准则,以及反映在别人想法中的情况,进而肯定一个人对人的良知和良心的判断是否合理。
人性的良知,必须从人性的层面去思考和判断。对我们来说,人的良知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说有知识的人有良心,不识字的人没良心,也不是说高尚的人有良心,卑微的人没良心。这样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比如,一个富人看到一个乞丐,不仅不给乞丐任何东西,还诅咒乞丐把他赶走。乞丐的同伴,乞讨了一些食物后,把食物分发给没有得到的乞丐。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分发食物的乞丐比赶走乞丐的富人更有良心。因此,人性的良知必须根据人性的本能和本质来思考。从人性的角度,很容易推断一个人是否有做人的良知和良心。
对于我们人类的世界,我们需要美德和善良,这其实是我们良知的一部分。人的德与善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人的人生观中,他会形成不同的规则意识,产生不同的看法,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对生活的想法不同,既定的评判美德与善良的观念也不同。但是,不管我们是谁,我们都是人,我们的人生观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人的良知和良知的本质永远无法脱离祖先,只能围绕人性的一个方面来建立。
作为人,我们可以让自己有良心。人性的良知能在人的一生中被唤醒,是因为人性的欲望和行善的欲望。也可以是因为贪婪,一个人的良知才会消失。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他的良心在生活中已经被他贪婪的心态完全覆盖了。很难看到他表现出良心,更不要说他会去救灾。所以人的良知是很受推崇的,缺乏良知的人往往容易被抛弃。良心在人性的范畴里,代表着人类好的一面,不会被人讨厌,反而会被人称赞。这就是人性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