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增长理论的现代发展

随着理论的发展,许多经济学家已经意识到内生增长理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进行实证分析。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这种实证研究实际上是沿着两条技术路线进行的:一是进行国家间的研究,寻找内生增长的证据。另一种是用一个国家的长期数据来研究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因素;或者讨论某个具体因素的效果,比如对外开放、税收、平等、金融进步、教育支出、创新等。,关于经济增长。

从内生增长理论的进展来看,目前仍处于活跃发展期。虽然没有划时代的创新,但在现代方法与经典理论的结合上取得了不少成果,如R & :D(R & development)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量模型的建立,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的再探索等。此外,在实证分析中,虽然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但在估计方法、变量调整、数据调整、定性因素量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从未来发展来看,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将向两个方向进行:一是沿着非线性动态模型的路线进行,用更复杂的数学模型更精确地模拟现实经济世界;二是计量检验的研究。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学家对内生增长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新的进展。

这些进步主要体现在对原有内生增长模型的细化上。例如,自罗默(1986)提出外部性以来,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的内生来源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例如,罗默(1990)将技术进步视为中间产品的扩张,并假设这种扩张来自个体的优化决策。Young(1991)提出了一个有限的干中学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干中学是有限的,因此成长可能受到发明的约束。Young(1993)鉴于中间产品的替代性和互补性,提出了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数量同时扩张的内生增长模型。oritigeira(2000)将休闲引入人力资本驱动的内生增长模型。由于休闲的引入,效用函数不再单调,导致多重均衡的存在和增长路径的不稳定。Basu和Weil(1999)提出了一个增长模型,将技术与特定的K/L比率联系起来。在这个模型中,增长由两个方面驱动,一方面是通过做中学(具有特定的K/L比),另一方面是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技术进步需要改变K/L比)。Jones(1995,1999)、Dinopoulos等人(1999)、Young(1998)、Segerstrom(1998)讨论了经济增长模型中的规模效应。他们认为Romer/Aghion和Howitt/Lucas建立的增长模型都包含了规模效应,但这种规模效应没有实证支持,但如果从上述模型中去除规模效应,模型的长期性质将发生根本改变,增长也可能从内生变为外生。因此,他们致力于建立一种没有规模效应的增长模式。Chol-Won Li(2000)通过建立一个由两个部门组成的研发部门(即提高新产品质量的研发部门和增加中间产品种类的研发模型)对内生增长进行了新的思考。在他的模型中,内生增长(即没有人口增长的增长)需要苛刻的条件,半内生增长是更合理的解释。在最近的一些文献中,如《经济理论杂志》(2001)关于内生增长模型与非线性关系的专刊,经济学家已经开始讨论内生增长过程中的混沌路径或分叉点,将经济增长的研究引入非线性方向;此外,一些经济学家讨论了增长中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当增长路径中存在多个均衡点时(如库祖米诺(2001))。

新熊彼特主义的复兴

内生增长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是新熊彼特的复兴。自从Aghion和Howitt在1992年提出了创造性破坏在增长过程中的作用之后,在他们1998年出版的《内生增长理论》一书中,他们用了大量的篇幅对熊彼特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技术进步的创造性破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Aghion和Howitt在他们的模型中引入了新技术使原始技术过时的概念,从而使技术进步成为创造性的破坏过程。新熊彼特的另一个特征与技术进步的微观机制有关。在90年代增长理论的文献中,很多模型[12]发展了市场结构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如Aghon和Howitt (1998))。但就我所见,在市场结构中建立一个技术进步的内生模型[13]还是值得经济学家努力的。

以杨小凯为代表的分工推动经济增长的思想,由于角落解的引入和分工与增长的建模,逐渐得到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可。基于分工的研究在经济增长研究中尚未占据主流地位。分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4]最早是由斯密系统提出并强调的,后被A.Young(1928)发扬光大,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重新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经济学家沿着两条线研究分工的概念及其与增长的关系:第一条线是基于生产迂回程度的深化,从制造商最优决策的角度研究,如A.Young,Romer(1987),Grossman (191,198)。第二种观点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分工是经济中代理人最优选择的结果,反映在个人专业化水平上。贝克(1992),杨小凯(1991,1992,1993)等人对这一思想进行了研究。沿着第一条思路分析,主要问题在于忽略了分工的产生和演变。虽然罗默(1987)以中间产品的种类作为生产的迂回度,并假设中间产品不完全可替代和互补(实际上罗默使用的模型中的生产函数是一个D-S型生产函数),但求解出了一个生产迂回度的一般均衡解。而生产迂回度增加导致的交易成本增加在分析过程中没有讨论,其模型对现实意义不大。杨小凯的贡献在于他认识到了罗默模型忽略交易成本的缺陷,将分工与交易成本联系起来,用交易成本解释了分工的演变。但从他发表的论文和专著(如杨小凯(1998,2000,2001))来看,杨小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进化论的概念。在杨看来,分工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决定分工进化的是交易费用。但交易成本的定义和计量本身存在的问题限制了杨模型的应用,更为致命的是,在杨看来,主体的理性是有问题的,即在给定的交易成本下具有无限的理性推理能力,但对预测交易成本的演变却一无所知[15]。

随着理论的发展,许多经济学家已经意识到内生增长理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进行实证分析。无论是沿着罗默的独立研发部门研究路线的研究,还是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研究路线的研究,都面临着如何进行实证分析的问题。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这种实证研究实际上是沿着两条技术路线进行的。一是进行国家间研究,寻找内生增长的证据;另一种是沿着一个国家的长期数据来研究其经济增长因素;或者讨论一个具体因素的效果,比如对外开放、税收、平等、金融进步、周期长、教育支出、创新等。,关于经济增长。

大多数沿着第一条技术路线进行的研究,本质上都是基于著名的巴罗型回归,即以一国人均收入增长率为因变量,以一国人均收入为自变量,检验国民收入增长率是否收敛。比如Barro(1995,1996)测试了92个国家,美国的州,日本的县的趋同趋势;kremer(1993)对世界各国经济增长过程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人口规模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在经验上支持了内生增长理论。迈克尔·J·博斯金(2001)对战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他认为技术进步应该同时反映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调整上。基于此,他得出结论:技术进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50%以上,而有形资本在25%以上,70年代以后增速的下降应归咎于单纯物质资本调整的技术进步。格林伍德等人(1998,NBER,W6647)计算了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增长,认为美国的增长与技术进步有很强的相关性。同时,他们认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资本改善之间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并获得了一些内生增长的证据。Aghon和Howitt (1998)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找到能够代表国家间差异的数据。比如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的增长率的差异,可能是由两国的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制度造成的[16]。同时,国家之间的GDP差距是否如汇率显示的那么大,也值得讨论。但是,对于GDP,更重要的是,沿着第一条技术路线的研究并没有找到太多支持内生增长理论的经验证据。例如,德隆和萨默斯(1991)研究了美国经济增长的事实,表明设备投资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Mankiw,Romer和Weil (1992)的研究(著名的MRW检验)表明,具有报酬递减和外生技术进步的Solow-Swan模型可以解释经济增长率,他们的工作也表明了条件收敛的存在;Young(1995)利用超越对数聚合的生产函数计算了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Young的研究表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省和韩国的TFP增长率在经济高速增长期间非常低,这不足以解释其超过普通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杨认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来自于大量的资本。琼斯(1995)研究了R&: D在生产率增长中的作用,他发现战后,经合组织国家R & amp;支出的急剧增加对其生产率的提高没有实质性影响。Dinopous和Thompos(1999)考察了经济增长中的规模效应,并得出结论,没有经验事实支持规模效应。这些都表明,内生增长理论与经验事实并不完全一致。正如Temple(1999)指出的,对增长的实证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20世纪50年代索洛增长模型的类型。Sala-I-Martin(2001)也指出,索洛增长模型比AK模型更能解释收敛。

沿着第二条技术路线进行的研究取得了广泛的成果,尽管这些成果之间在个别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面仍然缺乏一致性。阿比吉特。V.Banerjee的《不平等与增长》(NBER工作文件第7793号)、Douglas Holtz-Eakin等的《代际冲突、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NBER工作文件第7762号)、Paul Beaudry和David Green的《人口增长、技术应用与经济产出》(2001)、S.EDWARDS的《开放、生产率与增长》(1997+0997)【利用93个国家的数据 本文研究了开放度与TFP增长关系的稳健性并得出了肯定的结论][197]Engen et al .(1996)的《税收与经济增长》[本文运用历史数据分析方法、国别分析方法和微观分析方法对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税收在短期内几乎是中性的,但长期内累积结果显著]并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但总体而言,正如Ben Fine(2000)所指出的,许多内生增长理论的实证分析仍然类似于旧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分析方法,只是将投入要素解释得更广泛,以包括产生增长的要素,从而可以在微观基础上更深入地描述不完全市场背景下产生的增长[18]。

新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是研究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例如,John Laitner(2000)讨论了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工业化过程中,一个国家的储蓄率内生上升,因此经济增长率也发生变化。约翰·莱特纳的这一观点实际上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两部门(或多部门)增长模型的重要延伸。

从20世纪90年代内生增长理论的进展来看,内生增长理论仍处于活跃发展时期,如对R&的研究;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量模型的建立,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的再探索。此外,在实证分析方面,正如Ben Fine(2000)指出的,增长理论的实证研究面临以下三个问题:变量的独立性(模型的检验假设了数据的独立性,但实际上变量是相互作用的,独立性无法保证);数据基于模型的选择性,忽略了成长过程,注重成长的结果;模型中使用随机变量来匹配数据和变量的随机性,但真实数据是各种随机冲击的结果。但是,在90年代,估计方法的调整(如Barro回归的突破)和变量的调整(如许多国家的长期数据,见Summers-hest on(1988/1991/1995),以及教育数据的调整,例如,见Barro和Lee(。从未来发展来看,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将在两个方向上进行。第一个方向是走非线性动态模型的路线,用更复杂的数学模型更精确地模拟现实经济世界;另一个方向是计量检验的研究,包括引入更多变量,调整变量使之符合实际,量化定性因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