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项目课程

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项目课程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途径校本课程项目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校本课程重视知识学习而忽视实践探索,或者虽重视实践但与知识结合不紧密的问题。我们认为,项目课程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式。校本课程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或课题的操作,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平时积累的各种知识和经验。项目式校本课程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逐渐从起步走向深入,各级学校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催生了校本素质教育。各地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校本课程重视知识学习而忽视实践探索,部分学校重视实践但与知识结合不紧密的问题。这两种现象背后的本质是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相信,在基础教育阶段采用校本课程计划,也可以有效推动优质教育的推行。所谓校本课程项目,是指对一个完整的项目或课题进行操作,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平时积累的各种知识和经验。在整个实践过程中,项目(课题)不仅涉及学生平时积累的各种知识和经验,还要求所有参与项目的学生在协作中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一,提出校本课程项目化的思考

(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基于对素质教育的深入思考,我们提出了这一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这种认识引导我们关注生活和社会。我们发现,个体通过与他人合作完成一个又一个不同的项目或任务来实现自我价值,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个人会运用不同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既然大家未来的生活方式基本相同,那么为什么不在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为个人做这样的准备呢?因此,我们提出了实施校本课程项目的建议。

(二)改进现有的校本课程模式

如前所述,经过多年的实践,许多学校积累了丰富的校本研发经验,并根据自身实际形成了自己完善的素质教育体系。然而,现有的校本课程仍存在一些问题。

1,知识,光?练习?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还停留在?学科发展?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因此,相应的‘校本课程’往往采用在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当然,这种校本课程在教学中也会有实践环节,但我们所说的综合实践能力是学生独立运用知识和经验,在合作中完成更复杂项目的能力,是为学生将来解决各种问题打下基础的能力。所以,重知识,轻?练习?我们的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2.实践和知识的结合不够紧密

许多学校已经开始意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并开发了一些校本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生产生活技能。在探索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很多学校都做了非常巧妙的设计。但这种校本课程的设计仍然存在与知识学习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如果将这种校本课程开发与多学科教学相结合,包括物理、化学、语文、数学等。,那么学生对相关技术的掌握会更扎实,理论基础会更扎实,同时也会促进他们对学科学习的兴趣。

3.学生的主体性不够突出。

从教学方式上看,目前大部分校本课程的教学还是遵循学科教学的基本方式,更多的时候?老师教,学生学?,?教师指导,学生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打下基础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设计一些呢?使用?在新课程中,学生对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只能停留在记忆层面,无法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为了突出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性,有必要增加一些项目化的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实践能力。

二,项目课程的开发

项目式课程需要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积极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因此在课程开发的每一步都要做好各种准备。

(一)加深参加者对以项目为本的课程发展的了解

项目校本课程在形式上属于全新校本课程的开发[1],但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离不开已有课程的支持,这是项目校本课程的最大特点。因此,在课程开发之前,所有参与者都需要充分了解基于项目的校本课程的写作特点、实施方法和相互配合。

首先,学校管理者要明白开设项目课程的意义。项目式校本课程的特点是将学生的兴趣、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学科知识的合理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课程实施可以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学校管理者要在了解课程实施流程的基础上,协调参与者职责和流程的衔接。同时,学校要注意课程的连续性,不能因为牵头组织者的工作变动或工作调动而终止。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课程编写者要认识到,课程的开发需要收集很多项目,仅仅依靠几个课程开发者是不够的,要调动全体师生的智慧来形成课程?项目库?。但按项目编写的教材或课程指南需要协调各科教师的参与,最终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的磨合。

总之,所有参与基于项目的校本课程的人都应该认识到合作的意义,重视与他人的交流,这样课程才能顺利进行下去,真正成为知识与实践的桥梁。

(二)注重项目选择的多样化和实用性。

开发项目式校本课程的首要问题是要有丰富的项目和课题进行教材编写。在选择项目之前,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对课程编写的讨论或相应的问卷调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期望、需求和兴趣。同时,由于学生提案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我们也需要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家长的参与。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最终形成课程?项目库?。

当然,课程中项目的设置也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因为校本课程是针对本校学生的,所以在编写教材之前,需要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以便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合适的项目。另外,有些项目对工具和场地要求较高,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酌情考虑备选方案。

(三)结合学科知识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这部分是课程开发的核心部分。项目库?建立后,需要对每个项目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提取出适合学生理解的部分,最后根据项目主要涉及的知识类型?项目库?物品是保密的。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

为了什么?项目库?中学的每个项目都需要详细的知识点分析,这一步要由不同学科的老师通过集中讨论来确定。用什么?去郊游?以项目为例,在本项目中拟定?郊游计划?,写作?郊游笔记?涉及到语文知识的运用,尤其是写作;郊游前的资金筹集和资金分配会涉及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活动具体人员职责的分配,涉及到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组织合作能力的锻炼;如果同学们想制作与郊游有关的视频、相册等,可能还会涉及到计算机相关的知识。这种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各科老师的长处,充分挖掘项目所蕴含的知识和技能。

但是,仅仅列出知识点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同样的在?去郊游?在项目中,大三学生可能侧重于写作、数理统计等方面的训练,大四学生可能需要多方面的能力训练。然后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项目的知识点训练进行细分,从而确定同一项目在学生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同一项目的学习循序渐进,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根据项目实施的步骤,编辑出包括每一步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训练科目在内的每个项目的详细实施方案,成为不同年级使用的校本课程的参考资料。

三,实施基于项目的校本课程

基于项目的校本课程不仅涉及各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涉及这些知识的应用。因此,项目化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采用小组实施和多学科教师参与的形式来实现课程目标。

(A)集体实施

小组实施是基于项目的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形式,即学生在整个项目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因为课程中的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参与者的配合,需要学生通过磨合,组织合作,形成默契。类似?去郊游?以项目为例,因为整个过程,包括策划、资金筹集、分工安排、活动组织和事后总结等。,是很复杂的,需要一个领导者来统筹规划,这就需要团队成员协商并选出组织的领导者,然后由领导者来安排一切事宜。在项目过程中,会有争论、怀疑、无奈和妥协,但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多学科教师的参与

在项目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多学科教师的参与是项目取得更好效果的重要支撑。因为每个项目在开发过程中都会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同时会拟定不同年级的重点知识点,所以迫切需要各个学科的老师在开展项目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当然,由于同一个项目在不同年级侧重的知识点不同,所以在合作的过程中,不同年级的老师会牵头组织项目实施。

在多学科教师的参与下,学生在课程项目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将学科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既加深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又将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此外,学科合作还会促进教师交流,加强学科互动,有助于拓展教师知识面,打破过去?隔行如隔山?学科界限。

(三)师生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互动

基于项目的校本课程需要包括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在内的各方充分互动,以确定适合各个年级的项目,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以实现课程目标。那么项目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是如何互动的呢?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抛出话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在这个阶段,教师主要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逐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对整个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项目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后,教师要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当学生群体在项目实施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跟进,发现并帮助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反思项目实施过程中用到的知识和技能,总结经验。

第四,项目课程对学生素质的提升

基于项目的校本课程从开发到实施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无论是项目的选取,还是项目对应知识点的分析,包括实施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科课程的学习往往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在项目化课程中,学生是整个项目的操作者,他们主导着项目实施的方向和效果。当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尊重时,他们会主动在课本上查找相关知识,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收集更丰富的学科知识,解决项目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一旦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在学科课程的学习中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基于项目的校本课程非常重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单树难成林?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培养金字塔顶端的精英,更是培养能够在不同岗位上充分发挥潜能的人才。因此,项目课程强调以学生团队的形式实施。让每一个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并愿意在一个又一个项目的实施中扮演这样的角色。

从基于项目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效果来看,我们认为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意事项:

①王:校本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第7页。

参考资料:

[1]方,丁祖智,吴,主编:全面素质教育手册[M].中国物资出版社,1997。

[2]叶澜,李嘉诚,杨晓溦。推进素质教育:转变观念才能开创新局面[J]。民教〔2005〕21号。

[3]李志宏主编:体验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4]王·。校本课程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美国温特贝尔大学认知与技术组,王文静,乔等。翻译:透视美国课程与教学案例Jasper系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