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随笔

生命之初是天生的善或天生的恶,有人说生命之初是天生的善,有人说生命之初和天生的恶已经争论了至少2000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致的结论。事实上,从人类文明产生以来,历代的思想家、哲学家都在为此争论不休。无论人性是善是恶,我们之所以要触及性善与性恶的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对伦理学意义重大。

孟子(孟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从性善的角度系统论述人伦、实行仁政的哲学家,也是中国思想史上人性善恶之争的始作俑者。有句话叫“孟子性善,言必称尧舜。”【1】荀子(荀况)提出了与孟子相对的“性恶论”。凡人“饥则食之,寒则暖之,累则息之,善则利,恶则害之,是人之所生,无所待之人,同于、解之人。”[2]康德说,“神的事业从善开始,人的事业从恶开始。”黑格尔和恩格斯说,恶是“推动历史发现的杠杆”。从善出发,是伦理绝对主义,即伦理主义;从恶出发,就是伦理相对主义,也就是历史主义。东汉荀悦对性是善是恶做了精辟的论述;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卿说人性本恶,孔子说人性本无善恶,杨雄说人性本善本恶,刘向月有相应的性情,而且人性不仅善,也有恶。.....善性,爱与恶,固执,无性,无情。善恶皆浑,愚贤而智贤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说话自然,韩子三品之论与此相似。”[3]

我们了解到,孟子说人生之初性本善,荀子说人生之初性本恶,都是说人性的一半。人的恶与善往往是混杂在一起的。那么荀悦主张“善恶皆浊”,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了。西汉的杨雄也提出“人性也是善恶交织的。修其善者为善人,修其恶者为恶人。”[4]指人性中的善与恶是一体的,混合在一起,难以分离。如果我们培养善,善就会出现,恶就会消失。如果我们往恶的方向去修炼,那么善的因素就不存在了,变成了反派。宋儒、朱澄等。主张摆脱“人欲自私,存天理”。这个儒家学派讨论了心灵的重要性。然而,实践和本性都不是真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一些其他的奇妙理论。可惜的是,由于儒家传统的出现,这些理论并没有受到重视,成为一个鲜为人知的非主流学派。现在看到“性善论”和“性恶论”这两种理论都有缺陷,就要看看在这些非主流流派中,是否有更好的理论。除了性善性恶两种学说外,第三种学说是荀子提出的,他的学生高姿发扬了“性恶不恶”的学说。荀子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因为荀子曾经说过,“人性本恶,性善也是假的。”但也有学者认为,荀子实际上是主张“性本不恶,性本中和。”性是一团泥,被塑造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陈修武《人性批判——荀子》)高姿认为,性没有善恶之分。"自然界没有好坏之分。"好与坏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可以学会的。

最后,我想讨论一下战国时期石硕的人性观。把他放在最后,因为从各方面来看,他的理论应该是对人性最正确的解释,符合历史和社会现实,也正是我们在人性观上寻找的统一中西文化差异的新思维。《世说》的理论是自然界有善恶(以下简称自然界善恶论)。他认为“人性本善本恶,养人之善,养其善;恶性,养了就是恶。如此,各性各有阴阳善恶,养之。”(王充:“论平衡?Nature)人既然有智力,有情感,有语言,有文字,就有善良的能力,有被回报的诱惑,有慈善的诱惑,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当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得到满足,自我实现需要发扬光大的时候,善的本质就会更多的呈现出来,引导人向善的驱动力就是人的本能。但是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动物王国里依然保留着弱肉强食、乱伦、生存竞争的基因。许多动物的本性依然存在并潜伏着。只要生活条件回到险恶的环境,恶的本性就会再现,个体的求生本能就会把人引向恶。所以人性有善有恶。如果我们培养善,善就会增长,如果我们培养恶,恶就会增长。郝懿行说:

《性恶论》文末,从“繁弱,巨粟”到以下,皆说身有美,亦师友必渐淡,然性本恶,师友必削去而善,其意不言而喻。但也可以看出,善恶皆有偏颇。如果是暧昧,善与恶应该共存。所以孔子的语言只有‘相似’,说明善恶是存在的;再说一遍‘天各一方’,就能看出善恶之分。所以也有‘群言惑圣’之说。" [5]

性恶论基本上是对人性最贴切的描述。因为人性论讨论的是存在的问题,只要能简单证明善恶的存在,问题就解决了。简单来说,人性天生就有善恶的因素和观念。当一个人初来乍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会因为自己善良的能力而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阳光和爱,他会用善良来回报这个世界。这就是以后变得邪恶的人回忆起开始时所说的“太简单”。到了30岁,因为直接参与了生存竞争,经历了现实的残酷,他的善良不仅没有得到善良的回报,反而被人利用。这个时候人性就分裂了,有些人可以一直坚持自己的信仰,继续向善。这时,人类的本能占了上风;还有的弃善成恶,参与丛林混战,此时个体本能占主导地位。前者造就了一代伟人,后者把已经进化的人类变成了凡人。你看那些贪官或者绑匪,一辈子欺软怕硬,作恶多端,即将受到法律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