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斯特的论文

影响德国经济发展的几个因素

关键词:德国经济发展制度创新理论创新

关键词:德国、经济发展、制度创新、基础理论创新。

摘要:本文分析了德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点,指出德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在于它根据自己的传统和国情,在经济生产制度和基础理论上进行创新,因而能始终保持自己的经济活力。

摘要:本文分析了德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因素,指出德国经济的活力是建立在现代生产体系的创新和基础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的。

现代德国是欧洲最重要的国家,两次给世界带来战争灾难。虽然德国发展模式在政治上的失败非常令人遗憾,但学者们普遍对德国人在经济上一直能够保持非凡的活力持赞赏态度。德国人在基础理论、重工业、化学、精密仪器和军事武器制造方面的成就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德国人为什么能保持几个世纪的经济活力,不管是什么制度?笔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分析了以下影响德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或许能为这个问题的回答提供一些有用的素材。

第一,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

在工业化之前,德国以农业为主,处于分裂状态——维持德国的分裂一直是英法等大国的主要外交政策目标。德国的分裂确实阻碍了德国的经济发展,但这种作用在德国统一后转化为推动工业化的巨大动力。德国社会所有要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力量迅速占领了德国的政治舞台。其资本投资率在1850左右估计只有5%,在1850-1860期间增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9%,70年代为12.5%。

但是,与英国相比,德国并没有因为工业发展而牺牲农业。一旦像美国这样的国家的农产品开始威胁到德国农业的基础——谷物市场,德国政府就用关税等方法来辅助农业。虽然这种保护只是因为物价导致城市居民生活费用上涨才使用的,但它使德国农业受益于快速工业化时代的新农业发展,并稳步发展。从德意志帝国建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谷物和土豆产量几乎翻了一番。产量的增加部分来源于耕地面积的增加,但主要是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的结果。据统计,与1878-79和1901-1910的年均产量相比,小麦平均每公顷产量由1.35吨提高到1.86吨。

尽管农业部门不断吸收新技术以促进农业部门的现代化,但在工业化过程中仍然出现农村人口流失的问题。像其他工业化社会一样,乡村生活逐渐失去了吸引力。一场逃离土地的大逃亡已经开始,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正在上升。这种变化的原因很简单:城市需要劳动力,工资不断上涨,人们自然向往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下表显示了这一人口变化的趋势:

按部门分列的就业人口变化表;

年龄1882 1907 1925 1939 1950 1964。

就业人口百分比

农业和林业42.2 33.9 30.3 25.0 24.6 11.4

工业和手工业

商业、运输和服务业22.2 26.2 27.4 34.2 32.7 40.3

当然,西方学者目前还无法得到非常准确的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德意志帝国建立以来,工业和农业在德国经济生活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交换——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而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小伙伴。

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容克把自己的土地当成自己的财产,不断扩张,但他们不再把土地租给农民,而是雇佣免费劳动力干活,这使得很多新技术得以应用,大大提高了德国的农产品产量。从1820到1875,小麦和黑麦产量翻了一番。与此同时,德国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下表可以看出:

德国经济结构图:1850-1913。

各行业在国内生产中所占份额(马克)

1850/4 1870/4 1910/3 1849/58 1878/9 1910/13

农业45.2 37.9 23.4 54.6 49.1

工业和采矿21.4 31.7 44.6 25.2 29 438+0 37.9

运输0.7 2.1 6.4 1.1 2.03 . 6

服务30.0 25.0 20.5 19.1 19.8 23.6

住房2.9 3.3 5.1

共计960万15.7万45.6万15.6万5438+0万19.4万30.2万。

德国工业中的传统行会势力强大,真正的职业自由直到1869之后才出现。然而,德国传统行会和手工业者的地位并没有被取代,导致了德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另一个特点,即“二元经济”。即使在1870,工匠与工业技术工人的比例仍然是一比一。

因此,德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农村没有像英国圈地运动那样受到冲击,农业人口逐渐离开土地,加入城市就业大军。同时,城市的工业构成也很复杂,不是单一的现代工业经济。这种各种产业的逐渐演变和共存,虽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保持了过渡时期社会的基本稳定,有利于德国人将其传统的优良作风融入到新的产业中去。

第二,铁路建设带动的工业化进程

德国现代工业的基础逐渐形成后,19世纪中叶涌现出一批大公司,它们是德国现代工业的标志。虽然德国大公司的形成速度极快,但其形成过程与英国、比利时无异。起初,他们都是从纺织部门开始的。由于雇佣了大量的劳动力,羊毛业逐渐采用了现代化的模式,但对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型影响不大,主要是因为棉纺织业和丝织业在机械化的过程中取得了最大的成功。手工业虽然落后,但在80年代坚持了下来,被迅速出现的大公司取代。

与英国相比,德国的经济起点截然不同。在英国,农村劳动力的解放是与农业生产力的增长和提高同时发生的,它为工业化所需要的市场购买做了准备。但由于德国农业技术落后,农业生产率没有提高,所以农村人的购买力没有相应提高。这样一来,与英国相比,德国推动工业化的动力来自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那就是铁路建设,也就是工业本身。因为德国关税同盟把德国大部分地区联合成一个统一的销售区,鼓励了国家和私人企业家进行必要的投资,发展这一地区的交通,并把它连接起来,使它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资本丰富的经济区。1841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李斯特写道:“关税同盟和铁路系统是连体双胞胎,同时出生...有着同样的精神和意识,他们互相支持。”“廉价、快速、可靠和定期的客货运输是全方位推动国家财富和文明的最有力杠杆之一。”和这位学者一样,鲁尔区的企业家哈尔科特也认为,铁路是一个国家财富的源泉,是团结精神为了整体利益而克服局部利益的先驱。铁路建设确实是工业化的一个有效的真正引擎。7月7日,1835,德国第一条客运铁路开通。1850年,德国的铁路已经有6000公里了。

德国的工业化大跃进始于1840-50年代铁路网的建设和鲁尔区巨大矿藏的发现。铁路的修建促进了钢铁工业、煤矿工业和机械工业。德国煤矿从1820年的1.3万吨增加到1850年的51万吨,19190万吨,加上褐煤87万吨,几乎占整个欧洲大陆煤炭产量的三分之二。钢产量从1870年的1260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191760万吨。生产组织规模大,现代化,效率高。比如1900,至少有24个鲁尔煤矿年产量超过50万吨。1902年,德国每个钢厂的平均产量是7.5万吨,而英国只有4万吨。

铁路是德国比法国发展更快的一个部门,这种发展在德国统一之前就开始了。所以德国铁路的特点是小中心多,而不是像法国那样有全国统一的规划和基础。

相反,德国的这一特点成为了其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因为其铁路完全是以经济为目标发展起来的,并迅速发展以满足国民的需求。政府规划建设,以及民间投资,加快了德国铁路建设的速度。德国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始于19的20世纪40年代,经历了约30年的高速发展。这条铁路的发展对德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德国的工业革命...似乎是以铁路为主导的不平衡发展。”铁路投资占全国净投资的比例为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