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反驳读书无用论

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民族。以前有句话叫“万物皆下品,读书高”。据说连美国的教师节也是专门定在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生日。由此可见,这是众所周知的。现在天下太平,所以很多人认为读书无用。这的确是国家的大事,不容忽视。

大家都觉得读书没用,摆到台面上的理由是大学生就业难。现在大学学费那么高,农民的收入总是要几十年的。教育变成了简单的市场过程,没有多少人因为“兴趣”或者“自由全面发展”等奢侈的理由而有能力学习。对于教育机构来说,它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他们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这个“效用”就是毕业后工作好,收入高。如果找不到工作,就相当于买了一台不能制冷的冰箱,效用为零,不能退换也不能保修。那当然是“没用”。

现在我想问:我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8%,远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24%的平均水平,更不用说美国的35%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就业难?

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一切都要用全球的眼光来看待。在我看来,关键是因为盲目开放和一系列产业政策失误,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一直被锁定在低端加工产业地位。它需要的只是一些中专学历的蓝领工人(有些大学生顿悟:“书读多了没用,初中就够了”),根本没有那么多白领岗位提供给大学生。

排斥大学生的机制是这样运作的:为了尽快提高精英阶层的消费水平,中国的消费品行业往往采取直接从国外引进生产线的方式,结果中国自己的装备行业(即生产线的设计制造技术和成套设备技术)因为失去了市场而整体陷入困境,大量的国有企业破产倒闭,大量的白领岗位也因此流失。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外国商品的涌入甚至压垮了大量的私营民族工业。虽然外资也会带来一些就业机会,但统计数据显示,外资在中国每提供一个就业机会,就会同时“淘汰”三四个就业岗位。所以毫不夸张的说,“全球化”是中国低端产业分工的决定性原因,间接导致了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

奇怪的是,许多大学生对导致他们陷入困境的“全球化”进程持热烈拥抱的态度。除了一些主流经济学家的刻意误导,很多人可能认为这有利于让自己的消费水平迅速与发达国家接轨。但大学生陷入的一个最致命的误区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必须先成为“生产者”,也就是说,必须先就业,然后才能成为“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当能容纳自己就业的行业被挤垮,大学生成为靠低保生活的多余人,好莱坞电影中展现的有房有车的中产阶级生活可能会越来越像一场梦。

明白了这些道理,就明白了为什么读书“无用”;我们也可以理解,大学生找工作难是因为“观念改变不了”,为什么推卸责任是可耻的说法;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教育部门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在专业设置和扩招上做文章,基本上是没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