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人格
个人觉得这个世界上这样的人还是很多的,所以把文章分享给大家。
第一,希望大家能多一点包容和理解这样的群体;
第二,告诉这样的人,你不是一个人,你的头上永远有阳光。
你觉得这种性格怎么样?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评论。-ω-`)
以下是知乎的回答:
(内容很长)
我避免它。有过非常痛苦的经历。但是最近才知道,自己的行为在别人看来会是如此的奇怪和不可理解。
在外人看来,可能的关系过程是:
刚开始阶段,这个人很好,很乐于交流,很追,两人很合得来。于是另一个人大胆的开始投入感情。
第二阶段,这个人逐渐开始刻意回避疏远,有时候越走越近,对方觉得很陌生,忽冷忽热,反思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好。我开始着急找TA,可是越找越被推开。
在第三阶段结束时,这个人消失了。对方对任何搜索都没有回应,他觉得被欺骗了,被侮辱了。遇到渣了。
但实际上,在回避型中似乎是这样的:
第一阶段回避型通常是没有交心朋友的人。他不喜欢打扰别人,也不喜欢被打扰。没有人可以交流。所以,遇到一个不错的人,你会希望有知心朋友,交心朋友的态度,互相了解,互相接近。回避型的人不认为他们亲近是因为喜欢。起初,他们只是想有一个朋友。两人独处的时候,谁也不能很兴奋地说什么,和TA分享生活中的各种趣事。
第二阶段,因为从小自我压抑的习惯,不敢直接告诉别人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有障碍。只能报喜不报忧,习惯了“讨好”别人。即使你不开心,不情愿,不舒服,受伤,想拒绝,也不直接说出来。表面上,她体贴、包容、细心、体谅他人,但她把一切都藏在心里。时间长了,你可能会抑郁,不被理解。比如我需要很多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做自己的事。本来有自己的安排,但是收到了见面吃饭的邀请,所以虽然有点不情愿,还是搁置了去赴约的计划。对方开玩笑不小心得罪了回避型的,有点不高兴,但没有指出来。表面上是笑着笑着,然后就想找个地方自己消化一下情绪。第二天,健忘症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比如大学宿舍,同学A说我喜欢听XX的歌,同学B说我也喜欢。然后同学A一想,太好了,我们一起听,然后开始在外面放。听了半个小时,我还挺开心的,但是听了两个小时,同学B就有些舍不得了。听了三个小时,感觉有点纠结和难受,因为虽然很喜欢,但是半个小时只能接受XX首歌,但是不敢直接告诉同学A我能不能关掉音乐,因为同学A还在很努力的听。于是学生B决定每天等到关灯断电后再回宿舍。这个学生B是典型的回避型人格。但是,a同学会觉得不解:B怎么变得这么冷漠了?难道不是因为B说她喜欢听XX吗?
让我们回到亲密关系,再举一个例子。比如你们的关系还在襁褓中的时候。有一天,你想打电话给逃避型的聊天。一开始TA以为你有急事要解释,就接了。我以为只有三四分钟,TA渐渐明白你是想聊天。但其实TA作业还没写,或者明天的演讲还没准备,或者客户合同还没改等等。,我也不愿意继续聊下去。但是因为不想伤害你的感情,所以不敢直接对你说“我要提前挂电话了。”结果就是TA不知道如何拒绝或者结束对话。她只能装作很开心的样子继续说下去,但同时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挣扎。
最后电话打了三四个小时才结束。TA满足了你交流聊天的需求,但是避免自己独处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牺牲了。同时,如果你还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你需要更多的独处时间。所以下次打电话的时候,TA一定会忍住不接这个电话。如果你不知道TA为什么这个时候不接,而是更频繁的打电话,回避型会觉得你是在逼TA回应你的需求。其实对我们俩来说都是一种误解。
如果这个时候你一直打电话,TA会以为你着急,赶紧接,但是你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训斥“你怎么不接?”(有一件最害怕回避的事——吵架。这个时候,TA其实已经种下了害怕和你说话的种子。因为TA觉得你是一个可以用言语伤害TA的人。)那么回避型的可能为了安慰你,避免更多的语言冲突,不得不微笑着聊上三四个小时。然后接下来的电话就更加抗拒,不愿意接了。。。但你可能最终会认为自己发生了意外。接吧。。。无限误解循环。
所以这就造成了回避型感觉忽冷忽热。好像有时候很暖和,有时候很冷。因为大家只看到了表面的行为,而没有看到回避型心理斗争的全过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回避型的人想维持一段难得的关系,不想直接拒绝,不知道如何拒绝,害怕即使拒绝了,也会失去一个朋友。所以,我们只能压抑着舍不得、不开心、舍不得的情绪,牺牲独处的需要,一次次推迟计划,陪我们吃喝玩乐。当亲密度逐渐增加时,回避型觉得与他人保持过高的亲密度会伴随着不情愿和痛苦。当自己和别人发生矛盾时,都是以牺牲自己为代价优先考虑对方。明明觉得很受伤,很舍不得,很不情愿,表面上却装作“没事”、“没事儿”、“过去的事我都忘了”。
对方往往真的以为回避型的没事,其实回避型的很可悲,为什么不被理解。。。
所以回避型似乎随着亲密度的增加,会变成自我牺牲,自我压抑,内耗,勒索。回避型会认为和你的关系给自己带来了伤害,总是不情愿地接受过度的爱,被要求回应超出自己预期的爱。如果你觉得自己被爱情敲诈了,就应该强迫自己回应对方的需求。让回避型失去自我空间,回避型会因为亲密而感到窒息和不知所措。渐渐的,我想远离伤害,避开你的靠近,回到一个我不熟悉,有距离感,有空间的状态。
回到每天都没发消息没打电话的状态。所以TA会开始以各种借口和理由逃避联系。极端情况下甚至会有逆反心理,说见面很没礼貌。其实是在告诉你,TA已经快要窒息了。能不能留点时间和空间,不要太近,不要太近?
但这个时候,一旦对方表现出悲伤、失落、不开心,回避型又会开始自责。对方要求再次见面后,还是会搁置计划,勉强赴约。这时候别人会觉得回避型莫名其妙,忽冷忽热。很多人说回避型自私,其实并不理解。回避很无私,但是太无私,利他,谄媚,表现型人格+沟通障碍,表面行为和内心诉求的不断撕裂导致崩溃。
比如回避型情绪食量只有半碗,而一般人有三碗。当普通人按照自己的标准做6碗饭当晚餐。回避型为了照顾对方的感受,觉得不吃完会对不起别人的辛苦准备。所以很明显我吃不了这么多,我强迫自己勉强吃完三碗米饭。每个人表面上都很开心,但是吃了那么多回避者,需要很多时间自己消化。像这样偶尔吃三碗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当亲密程度增加后,回避型就不能以普通人的频率一天吃三碗那么多了,还是缺乏自我消化的时间。所以觉得被对方的爱压迫和勒索。渐渐的觉得很痛苦,却不敢直接告诉对方只能吃半碗饭,怕失去唯一的朋友。所以我想避免频繁见面,或者我只想吃完一碗饭就走(我想快点消化)。这时候对方会误以为回避是冷暴力。
所以,回避型在早中期开始回避亲密关系时,对方意识不到发生了什么,只能感到疏远。我只能感觉到TA有心事,总是绞着双手,和自己较劲。但是因为回避表达障碍,不敢说,问了也得不到答案。通常我觉得是TA渣,变心,冷暴力。但实际上,对于回避型来说,过度亲密带来的是压迫、勒索和窒息。总觉得被迫频繁回应,却缺乏独自消化的时间,所以很想把距离推远一点,喘口气,在自己和别人之间取得平衡。回避型的人认为这是维持长期关系的唯一方法。
其实我是后来才知道这个误会有多好笑。每次强颜欢笑,陪对方打电话吃饭,我想的都是:终于有时间了,赶紧把推迟的工作做完。然后我就想旁若无人的专心读书工作。但这时候对方会觉得:本来好好的,怎么突然不回消息不理我了?又是疯狂的新闻轰炸。我心里会想:我已经满足你吃喝玩乐了。为什么要聊天?我没有时间看书。偶尔一两次,不能天天这样下去。。但疯狂轰炸过后,我担心对方出事,可能还是会接,我会多花时间安慰。安慰过后,我会需要更多的时间独处,然后继续无限循环。。。
第三阶段,其实在频繁的接触和了解之后,回避型的内心希望对方能看到自己的牺牲和不舍,希望对方能主动帮自己解决表达障碍的痛苦。比如这个人躲躲闪闪,能理解TA的默契。比如从TA的行为中直接了解TA想要什么,减少频繁的电话留言,减少吃喝玩乐的消费,给对方独处的时间。这个时候,逃避型的人通常会做一些让别人困惑的事情,比如抱怨小事,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事实上,它向你发出了求助的信号。希望你能读懂TA,帮助TA走出难以言说的困境。回避型不想要太多的爱,不想被迫回应,不想要被爱情勒索的感觉。此时的TA已经因为被爱情勒索而感到窒息,几乎濒临崩溃。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一眼看穿的敏感,明白回避的真正含义。他们会觉得关系不够亲密,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不够吃。反而是他们做饭越来越多,10碗,20碗,30碗,给了回避越来越多的情绪压迫。因为不忍心拒绝,所以只能继续强迫自己吃东西,做自己不想要的,不喜欢的事情。结果只会让回避型的心越来越抗拒见面,越来越需要更多的时间独自消化。直到有一天,我忍无可忍,我根本不想接电话,我根本不想再见面。
因为如果对方总是无法理解回避型内耗的痛苦,回避型的内心就会失望抱怨:“我离你那么近,你为什么不理解我,为什么不能站在我的角度,为什么不能像我对你一样对我,为什么不能保持一点距离让我消化,为什么一直烦我,强迫我?我们已经很亲密了。为什么要入侵我的时空?为什么我总是独自做出牺牲?我一次又一次地希望你理解我,最后我变得失望。现在我不指望你帮我解决问题。明明就是平平淡淡,为什么还要给我添麻烦,勒索我回应?这段感情还不如我一个人住。我实在受不了了。别逼我再敲诈我了。我很痛苦。我不敢说我除了离开别无选择。”
这时候矛盾就很大了。逃避型一旦彻底离开,你可能就没有机会知道真相或者解释自己不是被逼的。因为这个时候,无论你怎么想TA,都会被逃避型的人视为勒索,在强迫逃避型的人眼里,你会以你期待的方式去爱。
其实回避型在后期也会自责。为什么吃不下30碗饭,还会继续强迫自己吃。如果一个没有表情障碍的人看到自己超出了饭量,可能只是把碗推开说不吃就走了,不会考虑别人那么多。不像回避型,你不会为了维持一段难得的感情,去讨好别人,去强迫自己,甚至继续强迫自己,直到窒息。所以我才说回避不是自私,而是“过度无私、利他、讨好、绩效型人格”+“沟通障碍”,表面行为和内心诉求的不断撕裂和纠结导致了崩溃。
所以在崩溃的前夜,当这种矛盾超过回避者接受的程度,TA无法继续强迫自己的时候,回避者就会觉得:“即使是一个人也比和对方在一起好,但会给两个人都带来无尽的痛苦和失望。”回避会做出最后的不情愿和自我牺牲,比如真的吃了30碗饭,最后满足你一次,最后一次,然后彻底离开,消失。回避型觉得比起没有未来的两个人继续决裂,彻底离开是更负责任的选择。不是冷血或者人渣,只是思维方式不同而已。
这时候你可能觉得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突然联系不上了。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其实是因为你不知道他内心挣扎的全过程,逃避型已经到了无法继续逼自己的地步,只想最后一次逼自己离开,不欠对方的摆脱。当一个不懂得拒绝的人说不的时候,既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其实在崩溃前夕的这个阶段,我自己也会感到无助。一方面,我想拒绝对我来说过于亲密的要求,甚至是强迫,频繁的吃饭,见面,花钱,接电话,回信息等等。,但我不想让对方在拒绝后感到难过,进而失去这辈子唯一的知心人;另一方面,想和别人一样享受亲密关系带来的快乐,却无法从吃喝玩乐中感受到快乐。我只想两个人过着平淡简单默契的生活。平时都是各忙各的,互不打扰,不强求对方占用自己的时间,有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有空的时候就在图书馆安安静静的看一下午书,没有太多的语言。吃喝玩乐,观光旅游对我来说并不快乐。一开始只是想满足对方的要求,又不忍心拒绝,就勉强答应,假装喜欢。但是当这些需求越来越多的时候,就变成了爱情对我的勒索,让我喘不过气来。
其实我想说很多次,说明我觉得关系太亲密了,对方的情感需求太高了,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围。能不能给我一点空间,我还有别的事要做,等等。但最后还是不敢说什么,因为怕看到对方输,怕伤害对方,怕尴尬,怕吵架。所以只好继续勉强,在关系对我来说极度窒息,完全没有自己的空间的时候。我会觉得没有别的解决办法,不得不离开。
其实作为一个回避型的人,我更了解别人对亲密关系的看法。我逐渐意识到,回避型和别人理解的亲密是不一样的,差别很大,比半碗饭和三碗饭的差别还大。
也有人认为,爱、爱的表达、仪式感、亲密、争执、和解都是亲密关系的一部分。
而回避型认为表达爱和亲密是没有意义和肤浅的。亲密关系足以让一个人在“危机”时刻伸出援手。借钱,找工作,生病,帮忙,* * *享受资源,利用社会关系等。,回避型觉得这是亲密关系,类似于亲人之间的相互责任,回避型也希望对方对自己也能这样。争吵绝对不是亲密。一旦有了纠纷回避型,就想远离,想着还不如一个人待着。回避的本质是避免亲密关系带来的争执和勒索。
回避型为什么不喜欢「玩」?因为回避型通常有很高的“超我”,对自己要求严格,经常批评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他们会在心里给自己定很高的标准,觉得自己每件事都做得不够好,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人总觉得自律,不吃不玩,不懂得享受,不懂得生活,苦行僧,离群索居。因为小时候父母的教育很严格。不允许我看漫画书,只允许我看名著。我做了对学习有帮助的事,不允许做没有帮助的事。当娱乐被允许时,它不是为了娱乐和放松,而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渐渐的,他们会觉得比起目标的达成,比如考试前几名,获奖等等。个人的娱乐喜好和感受并不重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习惯于压抑情绪和否定情绪)。
所以他们自己并没有从吃喝玩乐中获得快感。他们觉得自己是一台为了完成任务而存在的机器。只有完成了任务,你才会感到快乐,比如考试第一,论文发表时快乐,赚钱时快乐,有成绩时快乐。所以回避型觉得节日,纪念日,花钱出去玩,放松,没有收获,没有成就,没有快乐。反之,则是“无为之罪”。所以,当他们陪另一个人参加这些活动的时候,其实回避型的人会有罪恶感,会抱怨,会浪费时间,会觉得舍不得。。。他们只能从其他更“理性”和“政治正确”的途径获得幸福,比如工作、创业、赚钱等等。回避型其实很想和另一个人做这些事,就像组成团队一起“做任务”,一起获得成就感,以为关系会更长久,而不是一起花钱吃喝玩乐。但对另一些人来说,生活不仅仅是完成任务,还要浪漫。当然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生活,所以两个人相处起来会很困难。
解决办法
我个人一直建议,找一个符合三观的回避型(两个人不要爱情,只想共同承担生命安全的责任)是回避型,或者你不是回避型但是遇到回避型,等TA得分了就离开。给分也是TA犹豫纠结了很久的结果,不好说。
因为回避型经历过“三四个小时的带电”“每天10碗饭”等等。回避型的心已经知道你的需求不一样:你的情感需求高,如果要求你过简单朴素的生活,对你不公平。然而,回避型的情感需求非常低。如果继续让回避型的勉强过着每天电话短信轰炸的生活,对TA来说就太敲诈了。有一天,我不忍心走开。
回避并没有故意伤害谁的意思,否则也不会因为考虑到对方的感受而强颜欢笑。
以上案例只是针对回避“从不直接表示需要独处”的情况,但如果回避已经明确告诉你累了,想给对方留空间,需要时间专心读书学习,但你还在疯狂联系TA逼TA回应敲诈和堵人,那么回避会强烈反抗你真的不奇怪。因为TA已经认为你要做出过激的行为和人身伤害,本能的恐惧让TA保护自己,排斥你的一切。
TA一定在相处中尝试过,能不能平衡两个人的需求,让两个人同时得到满足?但是最后往往两个人都不满意,但是两个人都在做出牺牲,大家都很难受。回避知道自己无法继续。与其越来越痛苦,不如现在就收手。所以当逃避型得分的时候,你离开,逃避型会感谢你。
如果你真的不想放弃,有三种方法可以尝试。
第一种解决方法是:稍微放松一点,让回避者有安全感,消除表达的障碍。
其实只要你放松,不要频繁打扰,不要一时寻找回避,TA会因为孤独而主动来找你的。不信你随便翻翻其他匿名评论,有多少人说自己没有朋友。(但TA不一定是因为喜欢你才来找你,也可能只是因为TA的生活中缺少一个说心里话的人。请表明你的身份。)
不要频繁地、咄咄逼人地去找TA。一旦觉得自己给TA带来了压力和爱情勒索,就会想要回避,远离。
如果还想继续关系,保持互动,可以尽量避开表达的障碍,安全地表达自己。首先,另一个人要明确,即使回避者完全表达了自己,即使他说了拒绝你的话,也不会伤害感情和关系,让回避者在表达中获得安全感。逐渐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不是仅仅强行回避面对面的沟通来说清楚,回避的人会认为是吵架。挑起矛盾破坏关系的是你,这正是他们想要远离的。
比如,你可以用另一种方式主动告诉回避型:如果只能吃半碗饭,就说出来;如果你有别的打算,也不用勉强自己陪我;如果你需要一个人,提前告诉我就行,不用强迫我。我没有敲诈你答应每一个要求,也没有强迫你见面,只是想知道你的真实想法。如果不想当面说,也可以发短信说,就算说不,也不会失落,生气,责怪,吵架,不开心,而是为了更好的相处。省下吃饭的钱可以做别的事情,对两个人都有利等等。
不要用短信狂轰滥炸电话,强迫回避型的人当面说清楚,只会让回避型的人越演越烈,压抑自己,强颜欢笑,直到回避型的人完全拒绝和你见面,直接因为害怕见到你而消失。最终,两人都受了伤。我不知道为什么。
另一种方法是降低对亲密关系的需求。间歇满足回避型和另一个人。
比如尽量不要每天要求联系和见面。也许你是好意,只是想表达你的爱。但是因为逃避型的不懂得拒绝,时间长了,肯定会找别的方式来推关系。这时候你可以尽量满足平时避免独处的需求,但是偶尔有一个大的活动要满足另一个人的需求。
比如糖,指的是亲密互动。
普通人可能要每天吃糖,一天5粒,一周7天,一天35粒。没有它,就是冷暴力。
但是,回避标准是:周末两天各吃一个就行了,1 * * * 2颗甜食就够了。如果牙疼太厉害,我想拒绝。但是通常我都是因为不敢直接说出来才勉强吃了35片,但是渐渐的我开始牙疼了,渐渐的有了牺牲感。有一天,当我的牙疼超过了我的承受范围,我一定会离开。所以,避免异地恋,既满足了基本的关系维系,又不会因为过于亲密而带来痛苦。)
这时候可以尝试分配,比如周一到周五满足回避型,周末一个大型活动就全部满足另一个人的糖分消耗,然后留一些独处时间给大家恢复。或许有办法。(也有可能频率是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看大家的回避程度。请自行判断。)
第三种方法:工作、学习或事业合作,给回避者一个“合理化”的理由和你在一起。
因为回避型的人不理解你所期待的轰轰烈烈的浪漫爱情,也不觉得幸福,所以对于回避型的人来说,没有理由因为纯粹的爱和喜欢而和你相处,回避型的人必然会建立一个“合理化”的理由和你相处。回避型的人觉得喜欢不喜欢都无所谓。他们爱不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有一些理由说服自己和你在一起。(简单来说,即使不开心,不情愿,也至少有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这就好比一个农民工明明不想加班,公司却提供20点以后的免费晚餐,22点以后的打车报销。。。)
对于回避型来说,这个原因可能是:TA在陌生的环境里很孤独,而你是唯一一个能说出心里话的回避型人;你学习很好,可以和你一起学习提高考研成绩;能够与您进行业务合作;能够学到自己感兴趣但不懂的知识等。总之,和你相处能给TA带来一些收获,比一个人更“有意义”。
学习和工作生涯是一个永远不能触碰的雷区,因为它是回避型自我价值的基础。平时开玩笑生气,即使无法避免,也能自己消化,消极的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第二天恢复正常。但是,一旦你对回避型的学习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干扰考试、论文答辩、工作会议等等。一旦造成负面影响,回避型觉得你带来的亲密勒索损害了TA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这时候回避型就会开始比较衡量你给TA带来的收益和勒索。当回避者觉得不情愿,但至少有回报的时候,TA会继续说服自己去接消息,接电话,哪怕是作为一个普通朋友应该做的事情。但如果回避型觉得你带来的勒索超过了收益,或者根本没有收益,回避型就没有理由和你相处。这个时候,即使TA不放弃,也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和你相处。因为在回避型中,没有继续的理由。
另一方面,如果你能在学习和事业上给他帮助,比如“考研辅导”、“传授职场经验”、“介绍客户”、“一起做实验发论文”、“一起创业”、“分担一些困难”等等。总之,如果你比TA单独相处要好,那么回避型就有了稳定的“合理化”理由和你相处。这个时候,即使有矛盾冲突,即使逃避型的离开,还是有一定的理由说服自己回头,保持联系。
还是那句话,只针对没有完全拒绝你的回避型。如果TA已经彻底消失了,说明TA根本不相信有你在生活会更好,根本无法信任你。不知道你要求见面的时候是想说话,吵架,谩骂还是用刀。然后不管你怎么联系,电话短信轰炸,挑衅,恐吓,堵人,。试图对TA说什么,只会让TA越来越害怕,越来越坚信分开是正确的选择。如果TA再心慈手软,她只会被逼得更加这样被勒索,甚至会有生命危险。。。这不是迫害妄想。可以在知乎搜索“如何摆脱前任的纠缠”。案例不在少数。被纠缠的人可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惊天动地的爱,但对被纠缠的人来说是恐吓和生命威胁。你很幸运,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你受过教育,有分寸。希望你永远不要陷进去。
感觉合理吗?
我想,这些东西是从理论方面来分析我们的某种性格,所以有时候我们会从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做到最好(?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