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和杂志的编辑格式
-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为统治者服务,就有一个选谁的问题,用什么标准,怎么选人的问题。中国的封建时代延续了两千多年。历代统治阶级是如何通过选拔考试和招生来招募人才的?从选拔制度来看,汉代以后,隋代以前,实行“选”制;杨迪大业二年(公元606年)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3年),实行科举制度。近现代开始实行入学考试制度(大家普遍比较熟悉)。这项工作可以在学校开展,如太学、郭子以及各类学校招生、考试;也可以通过选拔考试进行,即“选举”和考试。大学生基本都是根据成绩和地位来选拔的,不需要入学考试。但是学校有定期的考试制度。这种考试只是为了确定职级和职位。考试内容完全是儒家经典。
所谓“选”,就是根据身份和家世,选出“德”、“孝”、“九品”;二是将儒家经典作为选举考试的唯一内容。“选”盛行于汉代至魏晋南北朝。
以下重点介绍科举的兴起、废除及影响。
一、科举的兴起与废除。
科举也叫科举。即很多科目是国家设置的,通过定期的统一考试选拔人才、分配官职。这一制度从杨迪大业二年设立进士开始,一直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次考试。隋朝采用选官的办法,取代了钟政的九品(即钟政的九品,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有上中下三等,层层上报,直至吏部尚书。始于魏晋南北朝)和地方官的选举。所以读书、考试、做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这使得氏族地主在这个方向上获得了参与政权的机会;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可以重新获得从宗族中挑选候选人的权力,以巩固其统治权力。所以“科举”是一种新的政治措施,中央集权有力,所以为后来的朝代所用。但由于考试内容侧重儒家思想,从一开始就先天不足。随着封建制度的日益腐败,儒学的官方范围和标准越来越窄,道路越来越窄,越来越僵化,直至被废除。
隋末的农民起义对宗室地主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但有些宗室地主在夺取政权时却在唐朝身居要职。地主阶级内部的这一新变化不仅为科举制度奠定了广泛的基础,而且在贞观、雍正年间有了更大的发展。唐代制度以士为主体,多沿袭隋朝制度。但参加科举考试的范围扩大了,来源有三:一是学校的学生,每年由中央政府和地方州县学校选拔学习成绩合格的学生,送往礼部考试;二是农村贡品。一般读过儒家经典的知识分子都可以考。从郡到洲,再到尚书省,一步步过关;第三种是科举,由皇帝直接招考,大多是根据当时统治者自己的喜好和政治需要专门设计的。据说唐文宗前后过了几十科。武则天还亲自参加了考试,开创了科考进宫的先河。此外,还允许学武术的人参加科举考试。这种考试由兵部主持,叫武举。虽然科举考试科目很多(如秀才、明静、进士等。)到了唐朝,最重要的就是进士了。录取比例差别很大,一般100个人里选一两个人。当时,有人把中国学者比作升天。有句话叫“五十士为少”,五十岁当秀才还年轻。白居易,29岁,秀才,十七子中最年轻。
及中进士后,“皆旨授官,归于尚书。文官属于吏部,武官属于兵部,这叫全选...选人有四样:身、言、书、判。”(《通志·选志》)“全能选”就是衡量选的意义。其标准是指:仪表堂堂,修辞正确,文笔优美,文理过硬。经官方部门考核合格后,我就为官方做。皇亲国戚、英雄贵族后代可以直接考官;五级以上的孩子不用考。
宋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和内容沿袭了唐五代的传统,内容只有孔孟。但建国后为了防止地方势力的壮大,加强中央集权,需要在各级国家权力中增加大量官员,所以大力提倡科举,并在形式上进行调整和改革。首先,放宽考试录取范围,扩大录取名额;其次,降低考试等级,取消吏部考试。一旦录取后立即授予官职,前毛烈可获得更高的官职。第三,建立了科举制度。宋代的考试内容非常重视经典和墨义,几乎所有科目都考。王安石变法时,还实行“经义”来选拔学者,颁布了“三经新义”。后“经义”演变为八股文。
元朝以国家政治为标志。元代科举终止78年。是在燕友(1315)第二年开始考博士的。以朱的四书(宋代朱所解《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始于元代,明清时期成为唯一的法律内容。
明代“科目由盖太祖、刘基定,沿袭旧唐宋,但略改考士之法,取四分书,以及易、蜀、诗、春秋、礼记五经。”(明史·选二)以八股文选士始于成化年间。
清代科举基本沿袭明朝旧制度,但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明清科举的弊端更多。为了巩固统治政权,清朝统治者对知识分子实行软硬兼施。硬,大兴文字狱,实行血腥镇压;软,控制人的思想,而科举制度是达到这个目的的重要手段。
二、八股的起源、形成及危害。
八股文始于宋代,至明代,全面成型。在清代是最流行的。“只看了四书,不肯学。”(康有为:《请废除八股考试,用模型法考考官之策》)什么是八股?“完全没有内容,只是在形式上玩文字游戏。这类文章的每一段都要坚持固定的格式,甚至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家只是按照题目的意思敷衍一下而已。”(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就八股文的格式而言,硬性规定每篇文章必须有若干段落,如破题、开题、比题、虚比、中比、后比、大结等,每段还规定了一定数量的句子。“题目比较”,又称“开头”,是引入课文的开始。“虚比、中比、背比、大结”这四个部分是形式上的讨论,也称启动股、中间股、背股、扎堆股。"股东也被称为双重名称."四段各有两对偶字,为* * *八股,故一般称为八股。据顾《日知录》(卷十六)成化二十三年会试《乐天护天下》一文,要求先提三句,即中间连四股“乐天”,四股“护天下”,四句恢复,才作大结。再比如,弘治九年,试作《怨君为尊》一文,开头三句,即四股《怨君》,中间两句,重复四股《怨君为尊》,再作大结论。“每四股中,一正一反,一虚一实,一浅一深,两纵,故每篇四股,第二法相同,故称八股。”
八股文考试以《朱朱四书》为中心,历时约四百年。由于题目的限制,为了避免重复,防止申请人抄袭写好的文字(其实当时市面上应该有八股文选集出售——新武器),所以就跑题了,很奇怪。单扇题、双扇题、三扇题、四扇题、上下偏差、上下偏差、甚至单字的所谓「干涩尴尬题」有哪些?“比如《中国席》中加了‘极广’二字,加了‘木本’二字,但标题却用了‘大而草’二字。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能写一本书。无理无情,难学。”(康有为:《请废除八股考法,尝试用谋略论折》)从内容上看,八股考是唯一一个有孔孟之道的,有明显的局限性;从考试形式上看,古怪的题目和死记硬背阻碍了人的思想和智力发展;另外,考试要检查身体,看有没有隐瞒,以考生为敌。不仅派军人监督会场,会场外还派军警看守。为防止考生作弊和携带物品进入会场,入场前应先洗澡并穿上官方专用服装。到了清朝,考场上所有考生的用具都有严格的规定。当时有这样一首诗形容考场的真实:“三分苦功化为鬼,两个功名两个字错。”“闺磨人不自由,英雄自讨苦吃。一场科举,三分幸运,九天万种烦恼。负凳青浊如乞丐,厅呼号直如囚。袜子磨破磨破,到处找。”(摘自《浙江田园诗歌》)可见八股陈腐过时,八股科举制度弊端明显。只能摧残人才,大大降低民族文化学术水平。可以说八股科举毁了一代知识分子。“学过的不是用过的,用过的也不是学过的。”"当代很少有能干的官员."(通志、选志)这说明八股科举无法培养选拔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清初,顾、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对科举进行了猛烈的批判。甚至蒲松龄和吴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都把对科举制度的批判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他们用生动的文学形象全面批判了八股科举。
第三,科举考试的程序和等级。
以清代科举为例,一般包括科举制、乡试、宫试三个等级的考试。
高考将在阜城或周志立举行。考试的对象是通过考试的孩子。高考前有两次预备考试。在参加考试的基础上,选择一些通过的学生。考官被称为“学道”、“学台”,也称为大师。比如《儒林外史》第七章中说:金范中了进士,受命山东学道,即主持书院考试。学道的任职期限为三年,期间必须到直隶府和周分别主持两次考试。高考是从青年学生中获取学者,筛选学者。高考录取名额根据地、州、县学生人数确定,多则20多人,少则七八人。例如,《儒林外史》中的金舟和金范参加了几十场考试,花了几十年时间才被录取。总的来说,“秀才”没有多少学问。只要能写八股,就有录取的希望。秀才的地位比普通人高。高点是他有接近官员的资格。秀才遇到知府未必下跪,甚至可以和知府一较高下。中了秀才之后,生活一般没问题,至少可以教书。
取得省考后,在南京、北京、省会城市举行,三年一次,每个孩子,每年一次,中午一次,每年一次。考试时间为8月9日至17日。每场比赛持续三天,一般有三四场考试,所以有“九天场期”的说法。因为考试时间是在秋天,所以被称为秋微。考场一般称为“室”。参加省考的人必须是秀才。只有通过考试的学者才能被授予举人的称号。主持考试的官员称为考官。录取名额各省不一样,大省100多人,小省50、60人。在明清时期,读书人考上举人是一件大事。因为考上举人后,不仅可以考更高一级,还能考中进士;我可能考不上进士,但我也有做官的资格。范进重聚,他高兴得发疯了;邻居也拍马屁,给地,给钱,给奴隶等等。这说明一个秀才考上举人确实是一个决定性的事件,因为他已经把自己纳入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对于普通人来说,举人简直就是天上的星星。金范升职后,他的岳父胡说:“现在他是大师了,是天上的星星。”
宫考由考试、复试、宫考三部分组成。考试由礼部主持在北京举行,三年一次,即省考第二年(逢丑、丑、未完、尴尬之年)。某年举行的称为某科,如仁武举人,是仁武科举考试者的省名。考试的范围是全国。考试日期为3月9日至17日,共三次考试,每次三天。这份名单将于4月份公布。因春季考试,故又称春魏。录取名额从200到300不等。申请人首先以礼部的名义公布,这就是所谓的贡士。主持宫室的官员称为总统。复试仍由校长主持。考生必须是考上的龚氏。他只会考一次,考八股。复试分为一、二、三个等级,与随后的聘任密切相关。
宫廷考试是最高一层,设在太和殿,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一次。龚氏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获得进士的称号。殿试分三等,一等三等,称为进士、吉,各有其号。自上而下,状元、状元二、探花状元合称为三丁家。二甲,六七十,称进士出身。前三名据说出自同一进士。一甲、二甲、三甲统称进士。中了进士,是士人功名的终结。
宫考之后,还有一种考试,叫朝考,与名利无关,只授予官职。宫试后几天就要举行。通过这次考试,进士可以获得应有的官职。明清规定:考试公布后,一组三人立即授官职。状元照例授予翰林院编(从六级),二等奖和探花授予翰林院编(正七级)。清代国子监负责编纂国史,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日常生活、古籍文献等。
第四,科举制度对人的影响。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科举制度与读书和做官有直接关系。可以说,读书越多,科举制度越往上爬,做官的希望就越大。请看“久旱逢甘雨,故人遇故人在异乡。新婚之夜,要做第一次。”“天子是英雄,文章教二曹。一切都低人一等,唯有读书高。”“白马紫鞍,万人骑出见。问家是谁,秀才当官。”“学问是人之宝,儒学是桌上之宝。身为宰相,必须用学者。”(选白方刻千家诗眉心)这首历代流行的诗的中心思想是做官,追求名利。于是,科举制度极大地刺激了士人的名利。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提倡科举,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走上仕途,获得繁荣。它不仅具有强大的刺激力量,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强烈的社会意识和强烈的社会心理。这种意识、处境、风气构成了强大的社会力量。这股强大的社会力量正在挤压着士子走上科举之路。不仅学者、知识分子要爬上这个梯子,走上仕途;更可怕的是,各行各业的人也受此影响,而且是大而深。他们都认为这是正道,是学者的必经之路。《红楼梦》里,史湘云,薛宝钗,包括袭人,都劝宝玉走这条正道。事实证明,在封建社会,谁在这条路上走得好,爬得高,谁就有价值,谁就昌盛。宝钗登上了宝二奶奶的宝座!但因为林黛玉没有说这些“他妈的话”,没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所以不为贾府所容。
不仅社会如此,家庭成员甚至妻子也是如此。唐朝德宗贞元初年,有一个名叫杜高的书生,多次落榜。他的妻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当再次垫底后,她派人给杜送去一首诗,说她丈夫确有奇才,但为什么每年都得不到录取呢?觉得惭愧,“要来就晚上来。”说她老公回家的话只能半夜回来,这样就没人能看到他了。我们看到在这种社会氛围下,这位妻子也对丈夫摆出一副势利眼的样子。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部迷你小说《镜中听》,说的是一个家庭的两个儿子是读书人,两个媳妇在家做家务。每年两个儿子都去赶考。报纸报道说长子被录取了。此时,两个媳妇正在厨房做饭。父母一高兴,就去厨房跟大媳妇说,你老公考上了。不要在厨房工作,到外面凉快凉快。二媳妇一个人在厨房干活,丈夫却考不上,她泪流满面。过了一段时间,报纸又报道了,二儿子考上了。二媳妇听说,婆婆还没来得及说话,就把双手活着留了下来,到外面凉快去了。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社会心理和社会风气不仅进了闺房,还伸到了厨房。所以有人这样总结:“十年寒窗,无人问津,一举成名。”这两句话是极好的总结。正是因为他的名气,文人十年寒窗苦读;正是因为它的名气,大家才挤在这条路上,拼命的跑,拼命的学。在八股科举的诱惑下,士人灵魂空虚,道德低下。由于八股的禁锢,知识分子贫穷无能,愚蠢酸涩,成为统治者的奴隶;大泽贪污枉法,欺压百姓,是统治者的帮凶。在这一点上,吴、蒲松龄等人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儒林外史》第一轮,吴借助理想人物王冕说:“用五经四书八股文,不合法。将来文人有此荣誉之路,看不起那篇文章的出处。”在这里,文慕山人指出文人腐败的根源之一来自八股制度,说它不好,并对它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因为走八股可以走向富裕,所以大家都往这条路上挤,代价是灵魂空虚,道德低下。所以文章的学术和道德品行被低估了,他们追求的是做官,或者是逃避现实,退隐人世。这就把路引向了歧途!这第一次既是读书人的一般纲领,也是吴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鲜明态度。他所提倡的是文学作品的源泉,而他所否定和批判的是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