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经络是什么?

我会给你提供一些可以回答你问题的论文。

经络是人类远祖神经进化的遗迹。

吕成福

经络理论创立于2000多年前。解放后,我国对经络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经过多方面的工作,可以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既肯定了一些经络现象,又为解释经络的本质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作者致力于经络研究近20年,认为宣称经络存在于神经中枢内部是合理的,经络实际上是人类远祖神经系统(尤其是梯形神经系统)进化的遗迹。

经络和中枢神经系统

根据“幻肢感”现象,我国薛教授等人曾提出经络现象发生在神经中枢内部的观点。在他们用针灸刺激截肢者的心灵感应后,截肢者仍然觉得心灵感应已经到达截肢的肢体。因此,他们认为没有腿,仍然能感觉到腿上的神经活动,也就是说这个过程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他们还发现,在脊髓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大多数受试者的感觉传递向下进入所有感觉功能消失的区域,并继续向下传播到脚趾。在他们看来,在外围感觉已经消失的部位是不可能继续有心灵感应的,这种现象只能在中枢体感区的某个体纹图案中定向延伸,于是就出现了循经心灵感应的现象。

薛等人的“幻肢感觉”实验有力地证明了感觉循经传递现象确实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此时,人们可能会问,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所谓“体纹模式”是如何形成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呢?

动物神经系统的进化和人类神经系统的形成

作者研究了动物神经系统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发现动物神经系统的进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如网状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板状神经系统、管状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人类是由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类远祖的神经系统进化自然要经历这些过程。针感的辐射机制可能与人类远祖对网状神经系统的体验有关,而带状感觉传递可能与板状神经系统的体验有关。最令人兴奋的是,梯形的神经系统结构与古代对经络结构的描述非常相似。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梯形神经系统中的纵向神经索与经脉中的“经脉”是一致的;各经络所连接的横神经,相当于经络中的“络脉”。在各种具有梯形神经系统的动物中,与经络结构最相似的是线虫——蛔虫的神经结构。从这种动物的神经结构上,似乎可以找到一些经络结构的雏形。如蛔虫的背、腹神经与督脉、任脉一致;它的肛门神经环相当于经络中的静脉;其咽神经环与李的初步结论一致,即十二经脉均可与头部相连,并与相关的表里经、同名经、膀胱经相通,形成经络环。从各种具有梯形神经系统的动物在进化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来看,人类的远祖应该也会经历这个神经阶段。

动物学研究证明,在两栖类动物中,胚胎期原肠胚形成后,胚体拉长,背部出现神经物质集中,形成神经板区。人类胚胎发育中神经板的形成与两栖动物相似。所以人类胚胎中神经板的形成应该是一样的。只是在人类中,这里浓缩的所谓“神经物质”是否包含梯形神经系统结构,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作者还发现,动物神经系统进化的中枢部分是在保持原有结构完整的基础上,以逐渐集中和合并的方式进化的。比如动物虾的神经中枢的形成是这样的。虾脑是胚胎时期头部前三对神经节愈合形成的。腹部神经索由两个神经干组成,在胸部尤其是直胸动脉经过的地方可以清晰看到。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一发现似乎使我们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中枢存在的所谓“循经传导的体纹花纹图案”是人类远祖所经历的梯形神经系统结构的遗迹。这与有人认为循经传递的感觉,从现代感觉生理学的分类来看,似乎具有“原始感觉”的性质有关;有些理论认为经络是一个更古老、分化程度更低的传导系统。

经络感传机理的一种解释

作者认为,当针刺作用于体表某一点时,针刺形成的神经冲动会沿着传入神经到达中枢。在中枢体感区,神经冲动一方面形成针刺感觉,另一方面将针刺冲动传递到其对应的传出神经产生针刺效应;另一方面,针刺脉冲沿着原始梯形神经系统的主干的痕迹路线兴奋地传播。由于中枢体感区与体表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且通常中枢体感区接收的刺激大多来自体表,感觉中枢会将沿原梯形神经系统路线的兴奋性扩散误认为是体表动机引起的,从而使受试者感觉体表存在心灵感应。比如在体感区,当针刺冲动沿循迹路线从A点到B点传播时,B点的细胞群就会被兴奋。因为B点接收的刺激通常大部分来自体表,所以B点的细胞群会误以为刺激它的刺激来自其对应的体表。这就是循经感传现象的机理。需要注意的是,当B点细胞群兴奋时,也会向其对应的传出神经传递神经冲动产生效应。这就是“气有效”的原理。

现代生理学研究也证明,在人脑手术中,用适当强度的电流刺激大脑皮层,在刺激中央后回顶部时,可使患者产生仿佛来自下肢的主观感觉,而刺激下部则会产生仿佛来自上肢的主观感觉。这一结论可以说为中枢原梯形神经系统沿主遗迹兴奋性扩散引起的循经感传现象的感觉误判提供了解释依据。

总的来说,通过对经络本质的研究和系统分析,可以认为经络存在于神经中枢,经络实际上是人类远距离神经系统(尤其是梯形神经系统)进化的遗迹。存在于中枢的梯形神经系统结构遗迹是人体感觉循经传导现象的物质基础。

论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体”

吕成福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于四肢”是经络理论的核心内容。总的来说,说明人体功能内外相通。内可以外,外可以内。即脏腑的疾病可以反映在身体的经络和穴位上;针灸相应的经络和穴位,也可以治疗某些内脏疾病。大量的实验和临床实验证明,经络穴位与脏腑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作者对其联系机制作了长期的探讨。

作者推断,人类的远祖可能经历过低等动物阶段的腔肠动物阶段。因为大多数腔肠动物都有两个神经网络,分别位于内胚层和外胚层的基部,神经网络通过中胚层的突起连接。根据人体神经系统中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生理和分布规律。作者推测,现代人的躯体神经系统可能是由腔肠动物的外部神经网络进化而来的;自主神经系统可能起源于腔肠动物的内部神经网络。人类躯体神经系统与自主神经系统连接的物质基础可能与连接在腔肠动物两个神经网络之间的突出结构的遗迹有关。经络“内属脏腑,外属四肢络”的现象,用现代医学解释,可能是内脏的病理刺激,通过内脏传入神经到达中枢。在中枢,病理信息通过突出遗迹的连接路线传递到躯体神经系统,病理信息通过躯体神经在体表经络中表达。

同样,体表的穴位,针刺刺激信息也能通过传入神经到达中枢;在中枢,针灸的刺激信息也可以通过突起的连接途径传递到自主神经,从而起到调节内脏的良性作用。这可能是经络“内属脏腑,外络四肢”的联系机制。

论“气至病”

吕成福

“气至病处”的现象在我国许多经典医书中早有记载,现代医学研究也充分肯定。例如,据报道,一个心脏病患者在不同的经络传输后,往往会集中在心脏上。然而,尽管对其发生的机制一直众说纷纭,但迄今为止,许多学者都没有一个满意的解释。

作者认为针刺感觉沿体表的垂直传导可能与我们远祖所经历的阶梯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板状神经系统和管状神经系统有关。可能是人类的远祖经历了这些神经细胞纵向排列的神经系统阶段;根据其敏感性,中枢神经细胞的排列组合呈现垂直排列现象,构成了一条看不见的路径。

根据实验观察,这种结构只是相对稳定,针刺、病理刺激等多种因素都能对其产生较大影响。在针灸临床中,笔者曾经遇到过一个对经络很敏感的人。针刺它的一个穴位时,首先出现的是上下方向的感觉传导,感觉传导线很粗,有筷子那么粗。但是,如果在传输线两侧的穴位上、下依次针刺几个穴位,由近及远依次移动针来诱发穴位,那么在某个穴位产生的感觉的传递就不会沿着原来的传输线上下传导,而是沿着顺序排列的穴位的连线方向由近及远依次传导。如果在某个穴位横截面的体表连线上做环形针刺感应,可以形成环形感应;但是传输线很细,像一条线。感应穴位越靠近穴位,发生率越高。

据统计,患者组循经感觉传导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组,说明病理刺激也能提高中枢相应区域神经细胞的敏感性,为感觉冲动沿经络向患处传递和扩散奠定了基础。当病变部位对应的中央区神经细胞的灵敏度超过各经络对应的中央区神经细胞的灵敏度时,必然会出现“气达病变”的现象。这是作者对“气至病处”现象的新解释。

经络感传特征的初步分析

吕成福

感应电阻

当从刺激点两个方向进行感觉传导时,在任何一点施加机械压迫、冷冻、冷却,或在感觉传导途径局部注射生理盐水等药物,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感觉传导,甚至消失。笔者认为,许多作用于感觉传递线上的刺激都会形成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到达中枢,引起中枢相应区域的神经细胞兴奋。

因为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着人类祖先的梯形神经系统结构的痕迹路线,当针刺刺激冲动沿着痕迹路线传播时,两者之间会发生神经冲动的汇聚,通过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整合,神经冲动的传递性质会发生变化。结果,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在神经冲动的会聚部位受到抑制。在体表表现为感觉传递受阻的现象。压力止血带在健康人下肢的应用可以阻断感觉的传递;证明压力止血带系在脊髓破裂截瘫患者的下肢,但不能阻断感觉的传递。

感应速度很慢

关于感觉循经传递的速度明显慢于神经传递的问题,笔者的观点是,感觉循经传递的传递过程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部完成的,并不是真正在体表传导。所以不能简单的和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相比较。循经感传是中枢神经细胞间兴奋的扩散现象,与神经纤维的传导有本质区别。所以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研究所朱崇斌等人曾撰文指出,针刺“上火”后,往往不是立即出现感觉传导,而是经过一段时间,刺激强度达到一定阈值后,感觉传导才能出现。可见产生感觉冲动的灵敏度也明显晚于产生神经冲动的灵敏度。

双相传导

当对身体上的任何一点进行刺激时,通常会从该点产生两种相反的感觉传递。对于这一现象,作者认为,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人类祖先梯形神经系统主干的遗迹中,存在向两侧传导冲动的结构基础。即在某一部位,神经细胞两侧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突触小泡。因此,当一个局部神经细胞群兴奋时,就会出现双向传导。

心灵感应有一个停顿。

很多受试者反映感觉传递不是匀速行走,而是有停顿点,即停下来再走,这种停顿点多是穴位所在的地方。据笔者初步分析,穴位滞点现象可能是由于中枢梯形神经系统主遗迹上的细胞排列组合不均匀所致。具体来说,像链状神经系统的神经节一样,神经细胞沿着痕迹路线形成一组细胞。从腧穴的解剖学来看,大部分腧穴都是神经结构物质集中的地方;也有人提出,神经细胞相对集中在体表穴位对应的中枢体感区。

穴位刺激更多的神经纤维活动。所以会引起中枢更多神经细胞的兴奋。所以这些相对独立的神经细胞群中存在多突触联系,所以兴奋性冲动在这些相对独立的神经细胞群中传播自然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这是存在停顿现象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