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通货膨胀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区别?写论文的话,请详细一点。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的原因可能是成本驱动、需求驱动和一些人所说的结构性通货膨胀。但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并不是那种类型,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的特征。由于中国风的特点,原因会有所不同。可以说,如果不了解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源,就不可能找到解决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办法。
先说“休克疗法”之父、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萨克斯玻利维亚的恶性通货膨胀案例。从7月1984到7月1985,玻利维亚的物价上涨了3000%,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当时,总统邀请萨克斯帮助寻找控制这种恶性通货膨胀的方法。萨克斯带领几名助手到国内后,开始计算各种数据。后来他发现国家恶性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完全依赖央行作为赤字融资的财政手段,而预算的关键是石油价格。因为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石油征收的税收,当油价大幅下跌时,会严重恶化整个财政预算。因此,萨克斯建议,阻止恶性通胀的主要措施是一次性大幅提高油价,辅以相应的财政措施。当时,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部门都认为,该政策不仅不能结束该国的恶性通货膨胀,还会使其恶化。然而,玻利维亚总统接受了萨克斯的建议,并于8月29日(1985)开始实施该计划。首先是大幅提高油价。随着油价飙升,预算赤字消失了。预算赤字的突然消失使汇率立即稳定下来。汇率的稳定也意味着该国货币比索的价格突然变得稳定。一周之内,玻利维亚的恶性通货膨胀结束了。
事实上,从这个案例来看,通货膨胀的水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通货膨胀的根源。如果只从教科书中寻找答案,如果只看事件的表面,不从事件本身及其内在联系去理解,是不可能找到解决通货膨胀的方法的。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说,虽然7月份的CPI已经上涨到5.6%,国内CPI增长趋势并没有放缓,但是国家统计部门或者其他一些政府部门并不是说7月份的通胀率是5.6%,而是说6月份5438+0-7月份的CPI是3.5%,他们认为目前的CPI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的结果。如果扣除食品价格上涨的因素,目前的CPI涨幅其实是。
其实不管怎么掩饰,中国通胀过高,压力越来越大是不争的事实。试想一下,目前我国存在严重缺陷的CPI统计体系,不是食品的价格上涨,整个CPI涨幅能体现出来吗?我写过很多次,中国式通胀也是一种货币现象,从两大资产(楼市和股市)价格上涨开始,然后蔓延到食品价格上涨,导致整体通胀。
根据统计数据,广义货币从1999多增加到2007年二季度末的37.7万亿多,增长了3倍多。从1999年末到2007年二季度末,各项贷款从9万多亿增加到25万多亿,增长了近3倍;此外,外汇储备从1999年末的1546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第二季度末的13326亿美元,增长了近9倍。可以说,在过去的七年里,银行贷款和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从而使金融市场充斥着货币。当金融市场货币泛滥时,首先要从房地产市场寻找出路,推高房地产市场价格;当股市开始发展繁荣时,大量资金流向股市,从而吹大了股市泡沫。这时,中国的通货膨胀开始了。
中国式的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过多造成的,但并不是过多的货币会以平均的方式同时流向所有的行业,导致各种商品的价格同时全面上涨,而是过多的货币会首先流入有实力的部门或行业(如房地产),然后这些行业进行投资或消费,推高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水平。导致相关行业价格上涨,收入增加,使得这些相关行业增加投资或消费,进而对这些行业所需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
在这个涨价的链条中,涨价的时间和幅度往往是以接近权力来区分的。一个行业或企业离政府权力越近,其上升时间越早,上升幅度越大。离政府权力越远,上涨时间越晚,上涨幅度越小。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这一轮通货膨胀最早是从房地产市场开始的,国内的房地产价格不仅上涨的早,而且上涨的幅度也很大(政府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与实际的房价上涨速度和速度不一致)。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上涨,必然导致与房地产相关的几十个行业的产品价格、工资和服务价格的上涨。然后就是股市价格的快速上涨(初始因素与房地产有关,但一旦股市价格上涨,其上涨趋势就完全走上了人为操纵的道路)。最后,价格上涨传导到整个经济薄弱环节的农产品和食品价格。因为农业不仅是离通货膨胀最远的动力源,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利益格局中最脆弱的部门。正如奥地利经济学家罗斯巴德所说,一旦这些最脆弱部门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就标志着全面通胀的开始。
而且从我国现行CPI体系的缺陷来看,针对社会对国家统计局CPI指数的质疑,其官方一直在强调,作为国际惯例,CPI不包括商品房价格。但是,我们应该看到,CPI指数的重要性早已家喻户晓。因为CPI指数不仅影响着每一个消费者的行为,影响着他们决定花多少钱去购买商品和服务,还影响着市场运行成本,影响着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决策,影响着社会财富的分配和转移,影响着政府的决策和央行的货币政策,影响着我们社会每一个公民的生活。如此重要的指标体系,如果它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经济生活,如果它与居民实际消费模式和消费行为的价格变动趋势不一致,而是偏离了它,那么就说明我们的CPI体系存在严重缺陷,而且这个缺陷不是CPI包含或不包含房价的问题。
很简单,我国CPI指数体系的缺陷在于没有及时反映整个居民生活价格的变化,没有真正反映居民消费生活方式的变化。例如,中国的CPI系统在样本选择和权重确定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这里不谈房价是否计入CPI指数。我们仅以住房类别为例。不仅中国住房类的权重太低(约13%,国际惯例是30%以上),而且基数低得离谱。2003年至2006年,城镇居民住房年消费总额仅为699元、733元、808元和904元。看起来这个数字的年增长率并不小(也就是平均年增长率在5%以上),但实际上由于基数低、权重小,居住消费无论怎么增长对整体CPI的影响都是非常有限的。可以说,不考虑住房的分量,就是以这样的住房消费水平,如果你在北京,在京郊租个5平米的农民房都不够(这完全成了幻想数字,不知道怎么想象!)。如果北京市民住在北大附近(更不用说住在国贸附近),住房面积90平米(也就是建设部的平均水平),那么这户的住宅消费肯定在5万以上,和数字相差甚远(住宅类包括房租(已经买了房的人甚至是虚租,就是不租房也要统计房租)、建筑装修材料、房贷利率、物业费、水电气燃料等与住房相关的家庭消费)。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严重缺陷的CPI指数体系,居民的居住消费才能快速增加,居民的房租才能快速上涨(这是房价快速上涨的必然趋势),但是CPI指数并没有上涨到食品价格,不能反映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的趋势,所以只要食品价格上涨,CPI必然上涨(因为食品占CPI的33.6%)。此前有人试图将食品价格上涨排除在CPI涨幅之外,说明中国的通胀率并不高。但是,如果食品价格上涨真的被排除在中国的CPI之外,那么中国的通货膨胀就永远不会发生。
正是因为对通货膨胀的这种认识,政府目前找不到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所以无法对症下药。比如,目前一些政府部门只是从涨价的最后一个环节入手,如何控制食品价格的上涨,甚至从美国进口猪肉来缓解猪肉价格的上涨。但是,正如上面指出的,通货膨胀的表象是物价的普遍上涨,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货币现象。如果政府只是通过控制某种商品的价格来控制通货膨胀,那么结果只能是相反的,根本不可能有效。
从历史上看,价格管制未能控制通货膨胀的案例很多。例如,最新的例子是非洲的津巴布韦,那里的通货膨胀已经达到了70倍。政府下令所有物价下降,人民热情支持,但实际结果不是抑制这种恶性通货膨胀,而是让整个国家的经济更加低迷,通货膨胀率更高。同样,在40年代末,国民党用价格管制来控制通货膨胀,也以彻底失败告终。
目前,中国存在通胀压力,政府也试图控制最薄弱行业的价格,以控制通胀的进一步上升。比如最近商务部和发改委下大力气控制食品价格和猪肉价格的上涨,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控制通货膨胀。可以说,政府控制欺行霸市和价格串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试图通过行政手段控制价格不仅不能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所以面对当前的通货膨胀,首先要抓住它的本质,找到它的根源。也就是说,中国式通胀也是一个货币问题。既然是货币问题,就必须通过央行的货币政策来解决,而不是政府价格管制的行政手段。解决中国式通胀的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收紧货币供应,减少银行信贷,通过央行的价格机制(即利息)抑制大量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和股市。这是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根源。如果不是这样,让大量资金进入两大资产市场,推高其价格,是不可能遏制中国式通胀的。
同时,要全面清理整顿我国存在严重缺陷的CPI统计体系和其他相应的统计指标,使这些统计指标能够真实反映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变化和趋势。可以说,CPI包括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CPI指标是否反映了消费品和服务的变化趋势。不要总拿国际惯例当挡箭牌,而要看中国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只有这样,才能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有效的信息,让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否则,政府采取的政策是最好的,这是永远无法在基础数据中显示出来的,从而导致一些误导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