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的恋爱观

在学海中拼搏了十二个春秋的同学们,终于光荣地步入了大学的神圣殿堂,成为了天之骄子。然而随之而来的孤独感往往让他们不知所措;于是,这个象牙塔里就有了很多浪漫的故事,都是大学生的爱情故事。

据国内某权威调查机构统计,在校期间有87%和9%的大学生谈过恋爱,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分别为94%和6%。这是什么概念!

那么大学生如何看待爱情呢?你对新时期的新事物有什么看法?带着这些问题,让我和你一起听听大学生的声音。

一、恋爱类型和成功指数,是什么原因导致恋爱风遍布大学校园?也就是说,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是什么?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式谈恋爱:

志同道合型,也可称为理想型或事业型,是基于相同的理想、信念和事业。为了维持爱情的发展,不让对方失望,双方往往对自己要求更高,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据调查,这种类型的恋爱约占17%,但成功率很高,往往毕业后还能牵手走出校园。

爱情是意气相投的,也可以叫感性。这种类型的恋爱主要是基于相同的兴趣爱好。一般都是一心一意,互相尊重,互相爱护,能共患难。经常看到他们在校园里两人一组一起散步,讨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种恋爱大概占19%,成功率比较高,达到86%。尝试进入大学校园的年轻大学生,因为身体的成熟,逐渐有了接近异性、追求爱情的欲望。此外,社会舆论,尤其是大众媒体对男女情事、婚姻、爱情的夸大,引发了他们强烈的性体验,驱使他们产生一种“异性交往”的神秘感觉。此外,大学自由、轻松的客观条件使他们有了理解和尝试爱情的需要和行为。实验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爱情观,容易被对方拒绝,产生“单恋”或悲观情绪,影响学业。即使偶尔引起对方的注意,也往往以失败告终,因为缺乏情感交流,没有共同的爱好和生活目标。这种爱情占比较高,有37%以上,但最后在一起的人不多,往往只有20% ~ 30%左右。

补偿性,由于大学学习枯燥,班级和学校缺乏文化活动,一些大学生感到精神空虚、孤独、忧郁,于是寻求爱情来弥补。这类大学生,因为形影不离,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容易被同学议论和不满。因为他恋爱的基础只是精神空虚的补偿,毕业后恋爱关系很容易破裂。这个比例很小,只占15%左右,成功率也很低。

虚荣型,有些大学生,尤其是男大学生,认为谈恋爱,有朋友,或者被异性追求都是有能力有能力的,反之亦然。在这种心理压力下,有些人从虚荣心出发,急于在同学中寻找所谓的“知己”。虚荣心强的爱情,因为只追求一时的情感满足和快乐,缺乏明确的爱情基础和目标,容易崩溃和误入歧途。这一类型的大学生在学习上更不愿意上进,自制力差,学习成绩差。可以说这种心理恋爱成功率最低,因为他们只是为了某个目的,所以很难成功!

综上所述,这五种恋爱占大学生恋爱的95%以上,但其成功率往往不到35%,可见大学生恋爱的失败就像泡沫一样容易破裂!

二、大学生的困惑——成人话题

我们来看看以下两条信息:

相关信息1:“大学期间的性接触”接吻:男生39.5%,女生45.5%;男生25.6%,女生28.9%;10.9%男生,8.4%女生——摘自著名性学家潘绥铭教授主持的全国大学生异性交往调查。

相关数据二:我国青少年性健康调查结果堪忧。中国社工协会、经纶家庭科学中心等单位通过对京沪穗三地大学生和中学生的调查了解到,如今的青少年远比他们的父辈“前卫”。其中,只有28.8%的人认同“爱情专一,一生只能有一个真爱对象”,只有20%的人认为现代婚姻应该是“白头偕老”,超过30%的人认同与已经有恋人的人谈恋爱。在这方面,女生似乎比男生更开放。超过45%的人对婚前性关系持肯定态度,其中34%的人认为“这样可以巩固爱情”。来自北京的另一项调查可以更好地证实年轻人的大胆:在接受婚前检查的3034名年轻人中,46%的男青年和45%的女青年承认有过婚前性行为,这让中国的性病和艾滋病预防专家感到担忧。

许多调查表明,中国青少年的性成熟倾向于早于五六十年代。性成熟的前倾带来性心理的提前出现。认知心理学认为,关于性的信息大大增加,人们的性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凡此种种,频繁刺激青少年的大脑和生殖腺,提早推动性生理的萌芽,必然促进性心理的发展。然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延缓了青少年社会心理的成熟。在社会心理不成熟的情况下,他们对生理发育缺乏科学的认识,性心理因生理发育而萌发,很容易陷入盲目。

因此,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对性有矛盾的心理。一方面,生理的成熟使他们过早地涉足性;另一方面,心理上的不成熟让他们对性产生困惑。面对这种情况,许多高校采取了一些措施对大学生进行性教育。但收效甚微,因为学校采取了谨慎的做法,不敢过分强调性教育。

因此,很多青少年,尤其是恋爱中的少男少女,容易产生困惑,会出现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在性本能和心理的驱使下,出于无知和好奇,过早地有了性经历和性尝试。在青春期性交初期,可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受封建贞节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是不忠不洁之人,从此背负着沉重的后悔包袱,抬不起头,或可断可断。第二,性欲过早启动,导致性欲、性兴奋猛烈增加,陷入追求性快感的状态。这是一些青少年从性经历走向性犯罪的方式。性犯罪很容易形成动态刻板印象,成为顽固的性习惯,很难改变。

人类性心理的成熟取决于性生理的成熟,性生理的成熟并不意味着性心理的成熟。性心理成熟的标志是性行为的发生是以性为基础的,是灵与肉、性与爱的结合。因此,性心理的成熟与社会心理的成熟密切相关。在我们的社会中,人类的性行为不仅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和精神的。和什么样的人发生性关系,在性行为中如何表现,都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感、责任感和性格特征。性心理的成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两性之间不断的调整和适应,尤其是情感的不断升华,才能达到完美的状态。

所以,青少年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应该更加谨慎,大学生也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如何面对这个问题,相信很多大学生都应该考虑一下!!!

中国学者对性心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数量相对较少。性心理是否健康,它对人的性行为的重要性很少被认识到。所以,即使是一些青春期性教育比较好的学校,也仅限于对中学生生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很少涉及性心理问题。然而,性心理教育对于塑造女孩健康的人格是不可或缺的。这方面的教育应该不断创新,逐步发展。

三、新时代的情怀——网恋

我们先来定义一下网恋:所谓网恋,就是通过网聊认识异性朋友,并在进一步的交谈中产生感情,随着网聊的深入逐渐走到一起的过程。当然这个定义没有经过验证,所以现在还不能完全解释网恋,但是既然提出来了,一定程度上是有代表性的,所以毋庸置疑。

当代大学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接受新鲜事物和紧跟潮流的能力强,所以网恋自然成为大学生追求的潮流之一。一项网上调查显示,78%的大学生经常上网,其中56%的人玩过网恋,但成功率很低,几乎接近“绝望”,可见网恋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现在我们来看看网恋者的心态。许多人在大学里过着非常空虚的生活。当他们空虚的时候,必然会找一些刺激的事情去做,而网恋正好迎合了这种心态,成为了很多大学生打发时间的方式之一。可以说,追求刺激是大学生网恋的动机之一。其次,网恋不必像现实生活中那样给人那么大的压力。比如网上那么多男女,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最多,他们会再找一个。很多人在网上纷纷议论。而没见过面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就不用担心承担这样的责任,这也是网恋失败的原因之一。

网恋为什么会失败?通过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网恋过程中(见面前),双方只能通过语音和文字来表达自己,了解对方,手段相对有限。时间久了,我们逐渐对对方形成所谓的“印象”,而这种印象只是一个人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对于除了这个“印象”之外其他无法通过网络表达的部分,我们出于人类完美主义的天性,下意识地给对方打满分。毕竟我们也是人,也要生活在现实中,于是双方见面了。通过网络培养出来的感情一旦带入现实,那么现实与网络交集之外的东西,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无法通过网络表达的部分,必然会出现。这意味着双方就像面对一个陌生人。因为人无完人,我们在网络中给了对方满分,但是见面后发现他(她)不是这样的,离满分还很远,所以双方都很失望,所以分手是必然的。

其次,归根结底,失败在哪里?1,没有意识到网络和现实的距离很远,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往往过于急于求成。经常在聊天室刚聊了几个小时就匆匆见面,感觉很投机;2.双方都太容易放弃了。当我们感到失望的时候,要调整心态,想想对方的好,想想当初是什么吸引了你。这个时候不要轻易放弃。我们可以继续用两种方式联系对方:网络和现实,并努力在现实中理解对方,因为网络和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