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整大学议论文的心态

“从未离家这么远过。火车摇摇晃晃走了50个小时,感觉就要走到天边了。”家住齐齐哈尔的刘同学被西北师范大学地质公园录取。她坐火车经过九个省,才来到兰州。“每天早上醒来,不是家乡的土地,听不到纯正亲切的东北话。我非常想念家乡的父母和朋友……”我说着,眼圈红了,两行眼泪流了出来。我见到她的时候,她刚刚吃过午饭,背着书包从食堂匆匆忙忙地往宿舍赶。

像刘同学这样来自远方的大一新生非常关心自己的家乡。大一新生告别家乡,进入高校,有一个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记者了解到,兰州各高校也非常重视新生从高中到大学的心理调适和过渡。

有一些新生不能适应新的环境。

兰州某高校新生辅导员告诉记者:去年报名的时候,有一个武汉的新生,考上了新闻系。没有父母,我无法独立生活。在学生的坚持下,学院批准他的父母陪他一个学期。学期结束时,当他们的父母要离开时,学生们哭了。最后这个学生只上了一个学期,新学期再去学校报到。

这样的案例很多。据了解,高校新生中有一两个无法适应新环境,生活和心理无法有意识地调整。

大多数新生都能适应新的环境。

来自云南甘肃政法学院的大一新生何告诉记者,兰州天气比较干燥,但是吃的又便宜又好吃。军训、社团等校园活动,让她觉得自己前进了一步。谈及心理调适,她说:在飞机上非常想念家乡,有一种害怕没有家人保护会很脆弱的感觉。来到学校后,看到很多同龄的同学都很坚强,很独立,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现在每天都会给家里打电话,说说每天都做了些什么。生命科学学院大一新生杨来自湖南。“两天两夜的火车真的有点不习惯。我以前从未去过这么远的地方。兰州温差挺大的,饮食也还不错。我是和老乡一起来的,父母没来送行,但我能应付。”他有点自豪地说。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来自省外很远的孩子,生活上有点不适应,但心态都很积极,体现在独立乐观上。家住榆中三角城的李同学告诉记者,他家在三角城农村。来到这里,我觉得吃住都很舒服。校园很美,老师同学都很亲切。感觉一下子自由了,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每天都很兴奋。据了解,大部分学校的省内各地县学生都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因为从家里到学校回家更方便,心理调整和收敛都比省外的学生快。

学校心理咨询积极开展。

和张是来自甘肃舟曲的大一新生。刘晶描述了他入校以来感受到的来自社会和学校的温暖:报到那天,他来到食堂三楼报到。老师接过手续问,你是哪里人?刘晶回答:是舟曲。老师马上提高声音问道:“你是刘晶吗?为什么前几天手机打不通?我们安排给舟曲学生提供提前报名和全程陪护的老师找了你好几天了!”刘晶心中有一股暖流。因为开学想到换个城市,手机号又不充了。没想到学校这么关心自己。张告诉记者,开学后,学校组织了11名来自灾区的新生为我们提供专门的心理辅导。为我们减免学费,开通绿色通道。我们现在都很乐观,和同学相处的很好。现在,我们最大的想法就是好好学习,更加努力工作,过上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

心理专家建议,大一新生要学会敞开心扉。

就职于省心理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的左丽萍老师,对学院新生进行了一对一的班级心理辅导。学院副书记陈说:我参加了四场比赛。虽然有一两个同学不是很愿意参加活动,但是同学们普遍都很热情,说话积极,也很大方的敞开心扉与辅导员交流。

学校负责学生心理辅导的左丹老师说:90后的孩子大多很懂事,想法更加多元化,接触外界事物和新鲜想法的能力也很强。左丹老师建议,作为一名大一新生,除了生活和学习,我们还应该更加注意人际关系的适应。与高中不同,进入大学,人生需要重新定位。孩子们过去的目标是考上大学。进入大学后,他们不能一下子失去目标。学校的责任是帮助新生重新找到目标。作为新生,我们也要努力打开心扉,学会信任和包容他人,找到新的努力方向。多参加团体活动,参加职业规划培训等。以上是一些帮助你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