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学的论文

城市更新是城市规划领域广泛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的一系列发展,从大拆大建到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再到以人为本,不仅解决了交通、土地、人口密度等问题,也对促进就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考虑到城市更新起源于西方,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为了节约资源,少走弯路,中国有必要通过分析比较中西方城市更新的历史,找出差距,探索经验。

关键词:城市更新发展过程经验总结与启示

一、城市更新内容概述

(一)对城市更新概念的理解

目前,城市化、知识化、科技化和国际化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如何在城市化的推动下进行城市更新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城市更新来说,它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还涉及到居民生活、市场经济、相关产业发展以及三方利益。然而,所有的工作都是从全面理解概念开始的。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城市更新的概念,成为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实现更新对市场经济的推动,促进城市发展顺利实施的首要任务。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城市更新的概念,即“城市”和“更新”。城市是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一切活动的平台。它是一个动态的、多样的、持续的、与时俱进的有机体,与人的机能相似,需要不断的新陈代谢来支撑。而这个所谓的城市新陈代谢就是更新。“更新”有获得新生的意思,从整个城市出发,结合政府、市场、企业、居民等的利益。,在防止城市衰落的同时促进城市的发展,有无雨之意。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城市更新中所说的“衰退”是一个相对的存在,指的是城市结构和功能的贬值。他们现在的指标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这种供需差异甚至会导致城市发展的滞后。其中,有形折旧可以替代设备,但无形功能折旧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城市更新的概念:“城市更新是以政府控制和行政系统支持为基础,以一定的经济投入,以科学的管理方法监控更新过程,不断调整不符合发展的因素,综合考虑人文、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城市基础,采取多种手段配合使用更新方法。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

基于以上对城市更新概念的理解,将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有形更新和无形更新。物质更新包括:交通更新、空间规划更新、资本更新等。无形更新包括:城市发展规划调整、城市文化更新、城市定位。

(1)交通更新。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私家车数量的增加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因此,在拓宽交通要道的同时,也要考虑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交通系统更新策略。控制行驶的车辆数量和汽车尾气的排放。节能汽车和低污染能源也应纳入更新范围,与低碳政策相呼应,倡导“零污染”出行。

(2)空间的更新。在空间方面,强调以最适宜的生存环境为目标调整人类活动空间的面积和布局,并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强调空间资源的重要性。比如一个居民区,小型商业网点的数量应该是固定的,选址要考虑到整个社区各个方向居民到商业点的距离平衡。生活环境周边的教育、医疗、娱乐、采购、商业等日常网点是否齐全或者到达这些地点的时间成本是否合理。

(3)资本的更新。一个是物质资产,一个是人力资本。物质资产主张在原有框架基础上升级,以减少整体置换带来的巨大成本;在人力方面,提倡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学习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新设备的操作技能。企业核心资本即“人力”的更替,带动整体走向发展的最前沿。

(4)规划更新。此项主要指发展规划的更新。城市的发展规划是城市以什么姿态和效率展示魅力的导航。因此,一个城市的健康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城市发展规划的指导。社会和市场的快速变化决定了一个发展规划的动态性,需要不断调整发展规划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为城市更新提供可靠和前沿的依据。

(5)文化更新。城市文化更新可以从城市软硬文化的角度提出更新对策。其中,硬文化是指具有可见性和可触性的物质文化和环境文化;软文化属于抽象的隐性文化,如行为文化、观念文化、社会政策等。软文化只有在硬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硬文化的发展也需要软文化的辅助,两者相辅相成。

(6)定位的更新。城市定位可细分为形象定位、自然定位、功能定位等。这就需要充分了解城市的发展趋势和自身的发展需求,在与国家政策同步、改善民生、贡献经济、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应发展趋势的定位。

(三)城市更新的背景

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一词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欧美工业化国家,1958年8月在荷兰海牙召开的首届城市更新研讨会上被权威定义。主要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城市的土地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此时人口爆炸,交通混乱,设备陈旧等现象比比皆是。为了摆脱这种空间紧张的状态,在长途交通发展的推动下,城市居民开始向郊区迁移,也就是郊区化。这种人口分散使得城市中心区失去了经济活力,无法担负起城市领导核心的重任,反而呈现出萧条的趋势。为了恢复城市的活力,吸引人们回归城市,振兴经济文化发展,改善“郊区化”导致的“死城”现象,欧美国家在二战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计划。此时更新的重点是建筑设施和环境的改善以及空间的调整和再利用。然后再辅以伯吉斯的“向下过滤”、福利经济学、博弈论等理论,逐渐趋于完善,为以后的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丰富的经验。

中国的城市更新历史已经超过60年,但与欧美近200年的历史相比,中国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一些时间和经验的沉淀才能走向成熟。我国城市更新开展较晚,更新的重点是危房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居民居住问题的解决。后来由于中央提出的“消费型城市变生产型城市”政策的实施,新兴起的更新工作被搁置。这也是中国城市更新过程中的一个历史断裂期。从1953开始,更新工作再次启动,进入第二阶段。然而,有限的资金、太多的历史遗留问题、不完善的设备等缺陷仍然阻碍着工作的进展,“旧里新外”、“投机倒把”、“盲目拆建”等问题逐渐显现。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在借鉴欧美城市更新经验的同时,避免了环境的破坏和城市中心的衰落,转而取其精华,分阶段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多元化、跨越式发展之路。这样既避免了走弯路,又符合发展趋势。目前,中国的城市更新已逐渐步入正轨,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适时”到“以人为本”、“空间多效利用”、“保护环境”、“强调城市整体性”的更新原则。这一变化将对城市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二,中国城市更新与发展的进程

(一)中国城市更新与发展阶段划分

(1)1949转1952。鸦片战争后,中国现代城市在20世纪初开始兴起和发展。从中期到1952是我国城市更新的第一个发展阶段。1949中国大部分城市建筑历史悠久,设施简陋,居住环境恶劣。这些战后遗留下来的古城迫切需要通过更新来复兴。所以这个阶段重在改善生活环境,倡导为劳动人民服务。但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工作范围受到严格限制,只能进行局部、小范围的逐步危房改造。这一时期,在以旧换新和节约资金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资源,改造效果显著,对改善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建国初期提出的城市改造政策,城市更新的新兴进程受阻甚至停滞,直到1953才转回城市更新。

(2)1953转1978。进入城市更新第二阶段后,工作主要以工业为主。一方面,工业区的发展需要大面积土地的支撑;另一方面,住房问题的解决仍在继续,但目标人群已从居民转向城镇职工,住房压力亟待缓解。为了满足上述需求,大量新建房屋和建筑占用绿地,随意扩张。这种无视城市机制的破坏性更新现象,逐渐造成了城市的不一致和无序。再加上第二阶段“文革”十年动乱,从1958到1978,项目的管理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无组织无约束,新老交替的不规则建筑开始破坏城市格局。这种乱象让居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差,同时落后的保护理念让历史遗迹无人问津,为未来的城市更新埋下了沉重的伏笔。

(3)1979转1990。改革开放到90年代初,属于中国城市更新的第三阶段。此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社会环境为城市更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国的人均住房面积比过去增加了近两倍。例如,这一时期北京新建住宅数量达到4400多万平方米,人均居住水平从4.55平方米提高到6.82平方米,城市建设速度的巨大提升将城市更新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是,计划经济发展的思想残余并没有消除,仍然阻碍着工作的进展。此外,资金和政策完善的问题一直伴随着工作,导致中国的城市更新进入了“力不从心”和“举步维艰”的特殊阶段。虽然新的建筑不断兴建,但一批批多层箱形住宅区千篇一律,破坏了城市的多样性,逐渐瓦解了城市的特色。

(4)1991年至今。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意识到土地面积利用紧张,因此提倡“集约化”,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缓解用地压力。到目前为止,居民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正在逐步提高。再加上各种住房制度的完善,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高品质的“花园式住宅小区”进入国民视野,成为当时中国各大城市的普遍景象。然后在北京菊儿胡同的成功案例中,中国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开始重视文化保护。市场化的突破也拓宽了融资渠道,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带来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但是仅仅几十年的经验不足以支撑城市更新的庞大工程。阅历浅必然会产生各种问题。但纵观中国城市更新发展60年的历史,虽然困难重重,但呈现出曲线前进的趋势,前景依然看好。

(二)中国城市更新经验总结

(1)经验总结。首先是文化保护问题。文化保护中的问题来自于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失衡所引发的冲突,而追求利益而忽视历史文化或为了保存文化而放弃城市进步是影响城市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内容。一个城市的文化,融合了历代悠久的记忆。同时也是区分不同城市的标志,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此外,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通过文化保护,可以增强人们的民族归属感,提高民族士气,彰显个性,在国际舞台上脱颖而出。针对这一问题,清华大学吴教授分析总结了西方已有的城市更新研究,提出了“有机更新”的理念来解决新旧建筑的冲突以及建筑如何与周边环境融合的问题,并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北京菊儿胡同的改造。吴教授在对菊儿胡同的改造中,保留了原有的四合院模式,并借鉴了“审慎更新”的理念。尽量保留了原有的绿化带,建筑高度严格限制在三层以下。比较人性化的是避免新建筑的突兀,色调上以白色和灰色为主,保留历史的痕迹。吴教授对的改造,不仅将传统建筑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且实现了历史的延续。

其次,人本管理。人本管理来源于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强调个人与城市的融合。通过对基层需求的响应和满足,突出公众的重要性。开放的思想和公众的参与已经不再新鲜。在讨论城市更新中的公众参与问题时,钱鑫还画了一个“开放式城市更新中的公众参与体系”的示意图,直观地说明了公众在更新过程中的作用。龙腾飞(2008)、周安源(2009)、(2012)等人也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阐述了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的模式构建,并结合实证对具体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此外,人性化管理中对人性的关注还体现在房屋拆迁过程中的补偿上。城市更新需要占用土地,这一区域的居民将被临时或永久疏散。那么,如何安抚离开长期居住地的居民,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抚慰,财政补贴的多少,开发商与居民的利益关系,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问题处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居民的配合程度和工程的进度速度。

最后是多学科的跨越。虽然国外在城市更新方面的经验更多,但中国有很强的后劲,也是通过60年的历史,赶上国外过去100年积累的经验,进入了多领域、宽视角的研究领域。旅游、人文、美学、社会学都是涉及的领域。其中,李艳玲(2001)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二战后美国城市更新的特点、成就、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做了详细的总结,提出城市更新要与社会挂钩,以适应向社会经济的转型;苏健(2013)以长沙市北正街为例,应用景观美学理论研究城市更新问题,通过满足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视觉的审美需求,实现老街景观文化的传播。蔡(2008)和凌春阳(2013)紧跟第三产业发展趋势,将旅游与城市更新相结合,保护历史,开发旅游资源,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多学科的介入拓宽了我们的研究视野,有助于制定更全面的规划,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城市更新不仅仅归于城市规划,更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2)有缺陷。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更新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历史遗留下来的历史建筑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也阻碍了更新工作。再加上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和科学技术对城市更新的推动,generate在60年的积累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不考虑实际盲目建设:

一是资金匮乏,项目停滞。资金是项目实施的血液,是运营的基础。中国在发展的道路上确实取得了各种胜利,但是一旦和发达国家对比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惜,赶潮流、以量取胜的想法蒙蔽了一些开发商,只开发到一半就停的项目给城市带来了压力。

二是肤浅,利益熏心。追求眼前利益,破坏历史建筑和城市原有风貌。利益与文化冲突时抛弃城市特色。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为代价,忽视中国城市的复杂性,规划以偏概全,历史更新分割。城市化说到底就是一千个没有内涵的城市的翻版。这不仅是一个城市的不幸,也是历史文化毁灭的悲哀。

第三,整体缺失,效果倒退。整体缺失是指在更新规划设计过程中,对城市置换布局的认识不足。高密度的高层建筑影响了周边低层建筑的采光,绿地的压缩让居民区变成了水泥做的笼子。近年来,各种开放式施工设备进驻各个社区,但人们活动和锻炼的空间仍然紧张,缺乏正规性。

第三,国外城市更新和发展的过程

(一)国外城市更新与发展阶段划分

(1)65438+从09年底到40年代末。在此期间,城市更新一词尚未被科学规范地提出,但与城市更新相关的更新工作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大环节。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生产方式的大规模工业化促进了城市的扩张,这种城市格局的突变造成了城市的随意扩张。旨在解决贫民窟问题的项目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比如豪斯曼的“巴黎重建计划”,就被后人嘲讽为“拆房大师”的“巴黎模式”。而政府对建设控制的缺失也使得城市交通拥堵。相比之下,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思想是超前的,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雏形[19]。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充满对未来憧憬的乌托邦[20][21],但却为人们解读未来城市的内涵指明了方向。他在《明天,走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一书中指出,要适当控制城乡一体化的规模。强调城市布局和规模要符合人与自然的结合,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人居环境。

②五六十年代。科技发展带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这十年城市经济的增长,城市更新的定义也使其更加规范。为了促进城市经济,将具有高利润特征的金融工商业引入城市中心,以点带面的方式向城市四周扩散,全城繁荣。但市中心的聚集却暗中抬高了地价,大量的人流造成了交通拥堵。为了逃离这种高压的生活环境,人们开始向城市周围扩散,城市中心逐渐失去了活力。每到夜晚和周末,一些市中心甚至成了“死城”。然后,西方学者开始意识到要从实际出发,反对“宏大而庞大”的巴洛克计划。j?简·雅各布斯还指出,资本巨大的大规模改造是一种“自然的浪费方式”,应该合理更新,保留城市的多样性,以小而灵活的方式追求精致、连续、渐进的城市改造。

(3)70年代至80年代。进入70年代后,人们对城市更新的热情高涨,纷纷组建自己的社区组织,使得当时的工作呈现出“自下而上”的模式。由于参与的公众都是该地区的原居民,他们重视邻里关系,熟悉城市肌理,对居住环境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年轻人接受过一些教育,所以可以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社区公众的参与使得更新规划更贴近生活,更具实用性。对这种社区文化的保护和认同,已经成为20世纪80年代欧美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式。著名的城市理论家和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特福德(Lewis Mountford)也在其著作《城市发展史》(History of Urban Development)中提出了关注城市长远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社会等诸多方面。

(4)90年代以来。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认可,更多来自相关边缘学科的学者,如环境保护、资源配置、社会经济等,开始融入城市更新的行列。多方面、多角度参与策划工作。此外,民间资金的介入也为项目带来了更多的资金支持,面向大众的方式也吸引了更多的合作伙伴,更新团队聚集了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开始发展壮大。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的平衡。在反思过去城市更新造成的种种不良后果的同时,要开放思想,规范规划范围和建设规模,强调社区的重要性。此时,城市的更新和进步已经升华到了更高的阶段。

(二)国外城市更新经验总结

欧美的城市更新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本世纪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在失败中寻求生机,逐渐总结出一些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一是历史保护意识与措施的重合。从历史持续时间来看,虽然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远超西方,但从保护意识和措施的重合度来看,我们还没有他们成熟。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被纳入城市相关议题,城市开始意识到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国外很多学者不仅提出保护措施,还善于寻找阻碍历史保护的绊脚石。保护的典型案例是费城社会山(Philadelphia Social Mountain),它占地25个街区,拥有多达500座殖民地和早期美国风格的建筑,极具历史意义。所以改造时在设计上保留了原貌,只做了局部修缮,也保留了原有的历史痕迹。而马克斯(1996)则在研究中把握了资金与历史保护的关系,认为资金的缺乏对历史保护观点的表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贫困人口无力承担历史保护的成本,给城市更新中的历史保护带来了压力。历史文化保护缺乏资金和人力的局限性同样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二是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多种多样,如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倡导的“住宅多样性”,有效避免了城市特色的缺失,为后人发展城市预留了广阔的发展空间。Bryson,Grace K. L. Lee (2008)从环境出发,加入了社会和经济因素。认为在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之前,首先要确定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然后做出科学的判断。除了理论上的建议,布赖森和杰里米(2013)更进一步,拟定了一个相对标准,以74世博会为标准来解释环境问题。内容多次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人类的改造活动应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城市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三是与房地产合作,互惠互利。城市更新离不开资金投入,但资金不足也是一直困扰国内外城市更新的一大难题。政府无法独立承担巨额资金。这时,民间资金的投资就成了筹集资金的另一个主要渠道。在众多企业中,房地产商资金雄厚,成立了自己的智囊团。他们有丰富的土地规划经验和较强的抵御不可预测风险的能力。他们的参与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也促进了城市更新的科学和全面发展。其中,美国的威廉?塞肯多夫就是典型代表。他以开放的心态致力于各大城市的城市更新,通过与设计师贝聿铭的合作完成了费城的重建工程,堪称杰作。在更新过程中,美国联邦政府通过提供社区发展补贴、鼓励地方政府参与项目、减免税收等方式鼓励企业和社区参与。充分发挥房地产企业的作用。

第四,国外城市更新对中国城市更新的启示

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更新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虽然我们从经验中了解到环境、文化、可持续发展和多边合作的重要性,但我们仍然缺乏一个完整和科学的规划框架。因此,我们可以在分析国外城市更新的各种先进理念和成功案例后得到启示,得到一些提高我国城市更新质量的改进措施。

(一)更新方式的多样性

如今城市更新的研究中心已经开始向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三个层面倾斜。在现代建筑已经造成视觉疲劳的情况下,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背景、不同需求、不同能力范围,设置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可以避免出现建筑雷同、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停滞、更新效果不一致、资金浪费的情况。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协调发展的考虑,还可以促进价值观的趋同,各方利益的平衡,避免冲突,城市肌理的保存,邻里文化的多样性和城市特色,为第三产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

(二)政府行动与时俱进

在城市更新中,政府需要根据不同时期制定符合实际意义的法律和政策,以促进更新的发展。因此,从宏观角度来看,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非常重要。其次,政策规范、过程控制、资金协调、方案审批、人力调动都需要政府介入。如何协调政府、开发商、居民的利益也需要政府协调;最后,在开放经济的今天,如何发动群众参与,给公众一些权力,政府的管制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C )"中产阶级化"的选择性继承

“绅士”是英国学者露丝在1964。格拉斯在描述伦敦内城街区的变化时提出的。主要指中产阶级迁入低收入活动区,像城市的新鲜血液一样重振城市经济,依靠民间资金带动市场活力。然而,这种经济复兴是低收入群体力所不及的,最后土著被迫迁出。可见,“中产化”的出现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拉着民间资金贡献市场活力,是减轻政府压力的有力方式。虽然也带来了一些不足,但中国可以通过减税刺激这些私营企业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局部繁荣实现整个地区的发展。

动词 (verb的缩写)讨论和总结

本文从国内外两个角度阐述了城市更新。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国外的城市更新从巴洛克式的拆迁到局部渐进的改造,从绅士化到驱逐低保户再到以人为本的管理、邻里复兴、可持续发展、尊重历史,逐渐走向成熟,同时不忘反思自身的不足。虽然中国的发展有很多优势,但由于历程只有60年,我们目前所犯的一些错误是走上了西方五六十年代的老路。但我们可以从西方的发展历史中看到各种类似计划实施的结果,避免这些可预见的不良后果,从而少走弯路。

纵观全文,本综述从整体上总结了城市更新的内涵、背景、发展历程、经验、缺陷和启示。各板块中国内外的一般性论述比较容易,内容简洁,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初步了解城市更新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