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英国哲学家?

维特根斯坦,弗洛伊德,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

维特根斯坦(1889 ~ 1951)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英国哲学家,数学逻辑学家。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1889年4月26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犹太家庭,1903年被送到林茨的一所中学。1906毕业。高中毕业后,维特根斯坦去了柏林的一所高等技术学校。1908毕业。毕业后,他转到曼彻斯特大学,主修空气动力学。维特根斯坦在191的暑假里拜访了耶拿的弗雷格。后者建议他去剑桥跟着罗素学习。所以,他今年秋天来到剑桥,受到了罗素的高度赞赏。1965438+2003年秋-1965438+2004年春,他写了一些重要的哲学笔记。1965438+2004年8月,维特根斯坦报名参军,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战争期间写了4-7封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维特根斯坦在奥地利农村教了几年小学。1929年回到剑桥,以逻辑哲学为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次年成为三一学院研究员,1939年继承剑桥G.E. Moore教授职位。65438年至0947年,他辞去教授职务,专门从事爱尔兰农村的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是逻辑分析哲学,核心是图式理论,对逻辑实证主义有决定性影响。到了后期,之前的哲学观点基本被抛弃,即图式理论被语言博弈论取代,逻辑分析被语言分析取代,理想语言被日常语言取代。他这一时期的哲学对日常语言哲学和科学哲学中的历史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是《逻辑-哲学和哲学研究》的作者。

1951 4月29日,维特根斯坦逝世。他的遗言是:“告诉他们我过得很好!”" .

弗洛伊德(Sigmund 1856-1939)是犹太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出生于捷克摩拉维亚弗雷堡,1873年在维也纳大学学医,1881年获得博士学位。1882与精神病学家J. Bleuel合作,用催眠治疗和研究癔症。1885和1886期间,先去巴黎学习J.M. Shaker,后去南锡参观催眠疗法。回到维也纳后,我意识到催眠疗法的局限性。1895之后,我改用我独创的精神分析或自由联想的方法,去挖掘病人被遗忘的观念和欲望,尤其是他们的童年。在治疗的过程中,他发现患者经常会反抗,并意识到这是被压抑的欲望的证据,于是创立了以潜意识为基本内容的精神分析理论。最初的概念是防御、反抗、压抑、发泄等等。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也表现出对医生的共情,从而认为人的神经活动大部分是建立在性欲基础上的,而被压抑的欲望大部分是性的,性功能障碍是神经症的根源。1909年,应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著名心理学家s·霍尔的邀请,他和荣格赴美参加该校20周年校庆,会见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w·詹姆斯、E.B蒂奇纳、j·麦克·卡特尔。他做了一个以精神分析为主题的演讲,获得了很大的声誉。回到中国后,他的一些弟子,a .阿德勒,C. G .荣格和o .兰克,反对他的普遍主义,离开他到自己的家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他不断修正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提出了自恋、生死本能、本我、自我、超我三部结构理论等重要理论,使精神分析成为理解全人类动机和人格的方法。他的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了顶峰。1930被授予歌德奖。在1936生日那天,他被授予皇家学会会员的荣誉。他在最后的16年里与口腔癌作斗争,坚持工作。在纳粹的胁迫下,1938被迫离开维也纳前往伦敦。1939于9月23日在伦敦因癌症去世。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精神分析导论》、《精神分析新论》、《弗洛伊德自传》。

苏格拉底的理论是神秘的。他认为,天地万物的存在、发展和毁灭,都是上帝安排的,上帝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对自然的研究,认为这是亵渎神明。他提倡人们懂得做人的道理,过道德的生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和讨论伦理道德问题。

柏拉图认为精神是第一位的,物质是第二位的;他认为现实世界只是理想世界的微弱反映,理想世界是真实的存在,但现实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他完全颠倒了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政治上,柏拉图支持贵族奴隶主的独裁制度,他的理想* * *和国内很多地方类似斯巴达的国家制度。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主要指出一般你离开了个体就不能存在,事物的本质,也就是“形式”,就在事物之内。他提出了四因论,认为具体事物是由四种原因构成的,即物质原因、形式原因、动机原因和目的原因。具体的东西没有无形的物质,也没有无形的物质。物质与形式结合的过程,就是将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这一理论显示了他自发的辩证思想。但他认为“形式”是积极的、能动的因素,提出有一种没有物质的形式作为一切的终极目标和运动的终极原因,是“第一推动力”,从而转向唯心主义。他主张认识的对象是外在的事物,强调感觉在认识中的重要性,思维依赖感觉。这与唯物主义密切相关。但他也认为,理性知识是“高尚”的知识,纯粹思辨的生活是最幸福的生活,是人生的最高理想,理性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黑格尔哲学的出发点是承认在自然和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有一种普遍的精神(他称之为“绝对概念”)。他认为“绝对概念”是一切的源泉;世界上的任何现象,无论自然、社会还是人类的思维,都是由它衍生出来的。这种想法其实是对上帝创造世界的一种更为曲折隐晦的说法。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对绝对概念发展过程的描述。在他看来,绝对概念是客观地、独立地发展着的;它从逻辑阶段开始,经过自然阶段,最后发展到精神阶段,回归自我。因此,他的哲学体系由三部分组成: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

费尔巴哈把批判的唯心主义和批判的宗教联系起来。他指出:普遍唯心主义,特别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是宗教的理论基础;黑格尔关于观念第一性和观念在发展过程中转变为自然的理论,不过是一种理性主义形式的关于上帝创造世界的基督教教义。但是,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是片面的。费尔巴哈同时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他无法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取出“合理内核”。

康德认为因果关系不能被自身证明,也不能被逻辑证明。他深信自己能够理解周围的现实,体验外部事物和现象中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