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科研成就

《基于协同理论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协同机制研究》,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第一本将协同理论引入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书,第一本倡导用协同理论指导数字校园建设的书。《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王、、陈琳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37.7万字,2008年6月,第1版。《现代教育技术学》,陈琳主编,王主编,第二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65438+2004年9月。《& lt《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解读》,主编,刘董雪、王执笔,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北师大出版社,2010年8月。期刊论文《近十年来我国远程教育学习者辍学问题研究综述》,,王·,《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5期,2014。国内数字化学习资源研究综述,王,中国医学教育技术,第4期,2014。让学习更开放更灵活:新兴的模式与方法——首届开放与灵活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icofe 2014)(654.38+00000字),王·《江苏开放大学学报》第5期,2014。智慧校园智能化设计研究,于长虹,王,马武,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第9期,2014。新兴技术如何变革高等教育——深度解读(1.10000字),王、、著,《中国医学教育技术》,第4期,2014。《中新教育技术发展比较研究》(654.38+00,000字),王·《电化教育研究》(教育技术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第5期,2065.438+04。中国台湾省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及其启示(12000字),王,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第4期,2014。《知识关联理论要义解读——互联网时代知识转型的视角》(1.3万字),刘,《电化教育研究》(教育技术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第2期,2014。《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内容与策略》,作者王长虹·吴韵,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第10期,2013。《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概述及其启示》,魏显龙、王·,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第9期,2013。微学习视角下的微课设计与教学应用研究,王,发表于《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13,第10期。教学视频支持下的网络时代个性化学习研究,,,王,载于《中国远程教育》,13,2013。“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型发展研究——基于系统思维的分析与思考视角(65438+50万字),王·《远程教育学报》(CSSCI),2065年第2期,438+03。班班通数字教育云资源库建设研究(12000字)杨发表于《远程教育学报》(CSSCI)第6期,2012。协同学视角下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战略协作与团队协作(2万字),王·《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第7期,2012。《实现数字校园协同效应的八大机制》(18000字),王发表于CSSCI,第3期,2012。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现状与未来,王,,陈琳,中国医学教育技术,1,2012。数字校园协同的生成与推进策略(15000字),王,发表于CSSCI,第1期,2012。新手到专家的科研必备技能——学会学习隐性知识,王,发表于《科技导报》(核心期刊),第28期,2011。协同学视角下的数字校园建设——数字校园系统的协同进化与协同发展(1.10,000字),王·,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教育技术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1,第650期《协同提升数字校园价值——基于数字校园建设案例的分析(1毕业论文指导平台与普通网络模式的区别,梁德申,王,詹斌,,发表于《现代计算机》,2065438年8月+01(核心版,第371期)。《中国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综述》(2万字),王·,发表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扩展源),第4期,2011。(人大抄教育学“教育技术”栏目索引(2011)基层远程教育机构网络教学支持模式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广东省韶关市三所远程教育机构为例(10000字),梁德申、陈胜兵、王。从自然辩证法看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王著《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第3期。《基于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学科网络建设研究》,陈、、徐华平,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教育技术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第12期,2010。论信息化学习模式与数字化资源形式(1.10,000字),,王,,陈赓,发表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CSSCI扩展源),第6期,2010。课堂话语分析初探,,王,,赵兴龙,载于《现代教育技术》,第9期,2010。国外中小学数字化校园:进展与启示,王·,发表于《中国远程教育》(核心期刊)第5期,2010,转载于《教育信息参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第11号,普陀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中小学数字化校园优化发展的思考,王,发表于《中国远程教育》(核心期刊)第4期,2010,转载于《普陀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第3期,2010。教育技术工作者角色的历史变迁——兼论新时期的历史使命,王,载《中国教育科学》2009年第5期。《基于实践的聋校教育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陈、惠英、徐华平、王,载于《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权威期刊、中国电化教育学会权威期刊、CSSCI核心期刊)2009年第3期。王·《教育信息化发展亟待转型》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权威期刊、RCCS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9年第2期,转载于《教育信息参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2009年第5期。《中国教育技术改革与发展三十年》(12000字),王、、陈琳主编,载于《电化教育研究》(教育技术权威期刊,中国教育学会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9年第2期,教学资料复印本-2009年7月全文复印。多视角透视教育信息化(23600字),陈琳,王,载于《开放教育研究》(核心期刊,RCCSE权威期刊,CSSCI),2008年第3期,P37-46。《关于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思考》,王、、陈琳,载于CSSCI 2008年第8期。国外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王,载《中国教育科学引文索引》2008年第4期。中国数字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策略,王·,载《中国教育信息化》(CSSCI扩展源),第1期,2008。港台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其启示,王,载《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第12期。在思辨中进化的教育技术(10000字),王,载于《电化教育研究》(教育技术权威期刊,中国教育学会权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7年第11期。功能语境论与教学设计,王,载《教育技术研究》2007年第5期。《论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王、王泰昌,载《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年3月第120期。美国教育技术概念演变的分析与思考,王,载于《教育技术指南》2006年第6期(018)。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王2003年发表在《电化教育研究》副刊上,被全国基础教育论文集收录,并获得入选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教学论文荣誉证书。来华留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及其培养策略。王,开放与弹性教育国际研讨会,香港,2006年1月6-7日。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技能层次模型分析。孙洁,崔康,王云五。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中的通信,2011,卷216,516-521。2011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信息学与教育国际会议(CSEE2011),8月21-22日,中国武汉。(EI,ISTP)模拟在教育中的应用探索。陈琳王云五。2011中国系统仿真技术会议。申请(CCSS TA' 2011),8月4日至7日,中国黄山。(ISTP) (113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年会)立足学科建设,打造教育技术学家的数字化学术家园——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网络建设的回顾与展望,发表于《2010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ETIF2010),韩希斌、徐付印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40638.686666666666 发表于第八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2009)论文集《信息时代的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陈琳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分析,王,,第四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论坛(2008),2008年6月5-4-38+10月。《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王·,载于《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一卷),《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ETIF2006)》,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0。报纸

1.重构教育信息化产业生态链,王·,发表于《人民政协报》第5645期(2010-05-26),第11。

2.《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王·,发表于《北师大校报》第217期(2009-06-10),第2版。

3.学术经验介绍,王·,发表于XZNU考研第2期(165438+2008年10月22日)。

4.荣誉文学,为国宝作出突出贡献的精神永垂不朽,王,发表于徐州师范大学校报-第401号(2008-10-20)-第3版:第3版。

5.《教育技术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王·,发表于《聊城师范学院报》(2002年更名为《聊城大学报》),第9期,第340期(2001,4月14)。

获奖《中国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世纪变革》,王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第八届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编号JSSKL2014JS003。从大专到博士——梦想总会实现。王参加徐州市教育工会征文《我的青春故事集》获三等奖。教育信息化人才立体化多维度创新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陈琳,蔡,李子云,黄如敏,dorri,王,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教育技术学科网》,王、春荣、徐华平、刘、王健,获第十六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高等教育组教育教学工具软件系统一等奖,2012.6438+02。基层远程教育机构网络教学支持模式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广东省韶关市三类远程教育机构为例第八届全国成人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二等奖梁德申、陈胜兵、王。“教育技术学科与专业发展的创新探索与实践”系列论文,陈,张华平,黄如敏,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10。基于实践的聋校教育数字资源建设思考,周惠英,徐华平,王,陈琳,江苏省高校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0。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王,北京师范大学“谋划教育科学发展”论文二等奖,2009年9月。转型期教育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王·,第八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2009)一等奖,2009年8月。《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王·,江苏省2009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7月。多视角透视教育信息化——价值哲学、社会学、生态学的视角,王,2007年中国教育技术年会论文写作二等奖,2007.511。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思考,王,陈琳,第六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二等奖(ETIF2007),2007.6438+00。“功能情境主义与教学设计”,王·,江苏省高校教育技术研究会技术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学会高校工程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三等奖(东北),2007年8月7日。《移动无线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师范学院专业委员会教育技术论文二等奖,2006.438+05438+0,证书编号:063030。2008年4月获得朱特聘奖学金研究生。(徐州师范大学朱特别奖学金每年由2名学生评定)2001年获聊城大学教育技术系(更名为传媒技术学院)学术研究奖;象棋比赛三等奖;聊城大学网页大赛三等奖,摄影大赛鼓励奖。研究报告

1.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网络与信息中心通过的《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评价标准研究报告》(约9.2万字),2010年3月完成。

2.《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规划研究报告》(* * * 14万字,其中约7万字)被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网络与信息中心采纳,2010年3月完成。

3.《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15)(14000字,主要作者之一)送审稿被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网络与信息中心采纳,于2010年3月完成。

4.《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规划与数字化校园评估研究项目及专家咨询会纪要》(撰写约9万字),2010年3月完成。

5.《免费师范生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实施方案* * *》(* 37000字,其中约20000字)被全国教师教育网联盟采纳,完成时间2010 1。

6.总干事关于建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多语种学习网络空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草案)(约65,438+0,000字,参与撰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采纳,并于2009年4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