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的义和儒家的仁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古代儒家的“人”概念——兼论儒墨之争
发布日期:2008年4月-19点击:164。
第二,儒墨之间的公案之争
(1)孟子把杨默比作动物。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群星璀璨。《庄子》和《天下》的意思是各学派各有各的道。司马谈说,各家都要管好自己的事情,“各行其道,各存其耳。”(《史记》《太史公序》)由于各家说法不一,所以互相见难词是常事。其中最严厉的话是孟子用动物比喻杨默。
孟子以自己为圣人,他说‘阳为我,无君子;墨家的兼爱是无父的。没有父亲和国王,它就是一只动物。”(《孟子》《夏》)现代学者在这里谈得很多,因为“兽”字给人的印象是极其屈辱的。王中认为墨子“教天下之人皆子以兼爱,孝以至亲,谓之无父,已枉矣!”[7]为墨子申冤。沈刚波认为墨家的“情同,施为始”的理论和孔子的孝道思想,对大众的兼爱,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孟子反驳墨子的真正原因是墨子把爱和利结合起来了。因此,沈氏也认为‘无父’重罪和‘禽兽’恶名确实量刑过重,应当平反。”[8]梅贻宝甚至说,‘墨子无私,舍己为人。他只应该受到表扬,但怎么能受到批评呢?说墨子兼爱是没有父亲的,没有父亲是动物,不言而喻,墨子是动物!这真的不像讨论学术的口吻,世界上也没有这样的论调。”[9]民国十年梁启超在《墨子学案》一书中说:‘兼爱无父,所以兼爱成了动物。我不知道这种伦理道德从何而来。[10]一年后,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梁修正了孟子“爱无父”的论断,认为这不是滥用。但梁仍然把兼爱作为人类的最高理想,只是‘好而不可得’。【11】上述先贤都肯定墨子的兼爱论是一种崇高的理想,或者认为是‘善而无用’;或者认为兼爱论和儒家的兼爱论没有区别;但孟子以动物比喻墨子,表达了极大的不满。接近墨子的人平反冤屈,多以‘禽兽’为简单的骂人语言,与孟子的大风范相悖。但孟子批评杨默,他没有父亲,没有君子,是“禽兽”。这只是暂时的侮辱吗?“野兽”这个词在这个上下文中有特殊含义吗?好像被忽略了。www.54yjs.cn
(2)古代儒家所理解的人兽之别
《孟子》中有五处提到‘禽兽’,其中一处是引用孟子对杨默的排斥;第二部是《论滕文公》:
人有办法,吃饱穿暖,隐居不教,就接近动物了。圣贤忧,约司徒,教人伦:父子亲,君臣义,夫妻异,老少有序,朋友守信。
第三部是《在离娄之下》:
君子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的用心。君子以仁体贴,以礼体贴。.....既然是仁者,既然是礼者,其越轨也。君子会反其道而行之:我会不忠。既然忠诚,其不服从也是有道理的。君子曰:‘此亦愚也,何以择其与兽?“动物有什么难的,”
第四是“告子上”:
人虽有,难道就没有仁义之心吗?它之所以把良心,也是把斧子对着木头,随时被砍都可以很美。其余昼夜,祥和之气,其好恶与人相似,其画注定。反复,夜间空气不足以生存;如果夜间空气不够,那就离侵犯野兽不远了。人见其兽,以为其不曾有才,是否可惜?第五部是《离娄下》:
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希望老百姓去,君子留。顺明善于平常之事,体察人情,以仁义为行,不以仁义为行。
这五段关于动物的话,透露了相当复杂的消息。至少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区分人兽。孟子明确指出‘无父无君,是禽兽’。同时,孟子认为,如果你只是吃饱穿暖,如果你隐居不教,你就接近了一种动物。‘教’的具体内容是契约所教导的人伦制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年龄有序,朋友守信。’前者其实可以包含在后者之中,父有君之道,即五伦中的父子,君臣。这五种伦理关系及其具体规范(亲情、义理、离别、秩序、忠信)是人的具体内容,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www.54yjs.cn
其次,既然人与兽的区分并不完全基于生物学标准,并由此确立了文化意义,那么生物学上具有人类形态的人是否绝对被称为‘人’是值得商榷的。有的人好到可以做人类,有的人却接近动物。审与判的区别仍然是他们是否有五德,他们的具体呈现是君子与小人(普通人)的区别。孟子说,人与兽的区别是很微妙的,这些东西就是‘庶人去之,君子留之’。同时,君子在受到忤逆的时候,如果他仁厚有礼,进一步反身,能够尽力体现仁厚有礼,那么他遇到的忤逆就是愚者与君子的对立,不懂得仁厚有礼,就像动物一样。
进而,孟子进一步探讨了人性特征(仁、礼、五德,其实三者是一)的普遍基础及其在具体实践中的差异。人虽有,难道就没有仁义之心吗?仁义作为人的特质,是先天充足的,普遍存在于每一个生物人身上。但由于后天修炼时间的差异,‘放良心者,犹重如斧于木,死日伐之’,‘夜气不足,则离违兽不远。'
以上三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的,也关系到中国古代思想史和社会史的一些重要问题。选择超越生物层面的人来评判,也意味着为人的思想和行为设定一套规则或规范,从而建立起人类生命运行的模式。因为选取的标准是具体的、特殊的,与人类生命的运行模式相比,并不具有普适性。我是一名新生。
这种范式一方面与其他可能的范式不兼容,另一方面又以其定义排斥了一部分生物人。如上所述,有些人并不是真正的‘人’,而是接近动物。所以人被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不同类别的人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具体影响着世界秩序的安排。在后面的讨论中可以发现,人类方式的定义和不同观念的产生都与人类现有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详见后面)。观念和社会实践之间,不是一方决定另一方,而是一种辩证的相互渗透的关系。
这三个层次中的第三个层次及其相关问题将在本文的第三部分讨论。在这一部分,我仅从前两个层面,试图阐明孟子痛斥墨子禽兽的深层含义。我们清楚地看到,‘无父’是孟子批判墨子的主要原因,也就是孟子认为墨子缺乏最基本的人性条件:父子关系,所以痛斥他是禽兽。所以我们要问,墨子的思想里没有父子关系吗?这将在下一节继续。另一个问题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是仁、礼或五德,那么“庶人去之,君子留之”的解决方法是什么?老百姓亲近动物是因为没有仁义礼义五德吗?如何定义‘庶民’和‘君子’?这个问题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儒墨之争无关,实际上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君子’这个词本来指的是贵族,所以在古典意义上,‘君子’和‘庶人’只是相对待遇的两个范畴。近年来,学者们认为自孔子以来,“君子”的社会阶级意义已被道德意义所取代。孔子之后,自称“君子”者,多指道德高尚之人。我觉得可以成立,但不完整。孔子赋予“君子”以道德意义,或者说是一个不争的理论。然而,这位“君子”能被称为一个有道德的平民(小人)吗?毫无疑问。B.I.Schwartz将‘君子’解释为“TR 2006-11-25 3:51:10 UE贵族”,即孔子赋予封建社会的贵族以新的道德内容,只有部分有道德的人去践行。或许这样理解更合适。即就孟子前引的语境来看,似乎‘君子’和‘庶人’是相对而言的,单纯以道德标准来判断两端是不妥当的。如果本章中的‘君子’和‘庶人’一定要从社会阶层来理解的话,那么孟子为什么说‘庶人往那里去,君子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