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范“三公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三公”经费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近年来,“三公经费”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社会各界加强和规范“三公经费”管理的呼声日益强烈。其实“三公经费”是行政成本的一部分,合理适度的支出无可厚非。然而,“三公经费”支出不当的隐性腐败愈演愈烈,不仅抬高了行政成本,降低了行政运行效率,而且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成为群众反映强烈、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关于这个话题,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想法。一、当前“三公经费”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公款接待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目前,虽然大多数单位和部门对公务接待费用的管理采取了一些控制措施,如实行固定合同、统一管理等,但实际控制情况仍不理想。一是公款接待随意性大。一些公款接待成为一些人以“公”的名义从工作交流到私人聚会搭建起来的平台。欢迎和派上级部门的人来检查考核,向领导请示汇报工作,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向兄弟单位学习取经,出去招商引资,都是流行的。此外,用公款进行私人宴请、欢送席、会议餐、工作餐等。也时有发生。二是公众接待成本在增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物价的上涨等因素,大多数单位的公款接待水平和费用也在“水涨船高”。普通餐从两三年前的300元到400元,到现在的500元、600元甚至上千元,已经很规范了。大多数单位的接待费用远远超过机关公用经费2%的规定比例。三是部分单位公款接待费用报销管理不够规范。据了解,一些单位以招待费名义报销迎送、娱乐活动、滥发补贴等费用或转给下属和基层单位。同时,也有一些单位审计人员故意使用其他非招待费票据报销方式隐瞒招待费,导致单位招待费反映不准确。2.公交管理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现在的公务用车大多还是采用编制管理、规范控制、按需分配、单位所有的模式。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也进行了一些专项清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少数单位超编超标。一些单位的公车已经成为领导干部享受的一种福利待遇。有些单位想尽办法有条件买车,绞尽脑汁为没条件买车创造条件。超编、超标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二级单位较多的部门,把车辆挂在二级单位名下。二是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由于缺乏详细的规定,缺乏有效的监管,加上燃油价格上涨,公车在采购、维护和运营等方面的成本远高于社会车辆,隐性浪费和挪用更加严重。三是公车私用现象较为普遍。公车的使用往往是服务领导优先于出差,出差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甚至有的单位公车公用,领导及其家属私用,司机私用。3.公检已经成为干部福利的一种趋势。近年来,公检成为一些单位干部的一种福利待遇。虽然国家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公费旅游,并制定了很多相关政策,但是公费旅游问题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呈上升趋势。有的单位甚至通过伪造、涂改原始凭证,找借口报销,以逃避纪检、审计部门的检查,想当然、想当然。公费旅游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三公”经费管理的重要问题。二、三公经费管理混乱的原因分析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多年来一再要求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管理,但仍存在“压缩-增长-压缩-增长”的怪圈。主要原因如下。1.人员结构臃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体制改革和经济改革同步进行。每一次改革都是“精简一批机构,设立一批机构,精简一批人员,招一批临时工”,“庙多,僧多,粥多,要多煮”,导致支出基数进一步庞大,难以减少“三公”经费,也就是政府的“三公”经费。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官员说了算,缺乏民主管理机制。虽然国家制定了预算法、会计法、政府采购法等很多法律文本。但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实施细则没有跟上形势,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年初全国人大通过预算,经常中途改了又加,不认真。部门预算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留下了真空。会计核算口径不规范,存在重复和遗漏信息,难以及时为领导提供准确科学的决策依据。政府采购的实施没有规定,各地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不一,规范不一,给很多人钻了空子。另一方面,财政部门无法守法,受到多方制约,无法依法独立管理。3.有各种各样的支出项目。财政专户管理没有细化到支出“项、目”级预算科目,具体的“三公”支出是一笔“糊涂账”。既不能及时梳理问题,也不能准确统计数据发现问题。在财政预算中,没有具体项目和金额的部门预算。纵容一些单位有钱就花,没钱就换的行为,导致“三公”经济费的使用没有“红绿灯”,没有“高压线”。目前,大多数地方部门预算和零基预算不完善、不细化、不具体,使得单位多项经费性质不明确,也使得一些财政资金来源较多的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居高不下。4.监督执行不力。目前一级政府监管,一切工作都在党委领导下进行。同级查不方便,同事查也难。同时,“三公”经费的支出也不够透明,没有公众监督机制,就是有财务公开制度,也是分类公众人物,让人雾里看花。另外,在进行行政监督、财政监督、审计时,只要“三公”支出没有流入私人腰包,核查组一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关。即使发现问题,也以罚款代替监管,缺乏严格的“行政问责”,相关领导很少被问责。因此,一些领导在“三公经费”使用上无视规定,有恃无恐,也导致了“三公经费”的增加。规范“三公经费”管理的对策建议如何规范“三公经费”的使用,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高度重视,下大力气从源头上治理,严格控制。1.加强宣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加强思想教育是解决“三公”管理问题的基本策略。要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从思想上自觉抵制“三公”消费,通过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形成良好的党风,以带政风、促民风。一方面,各级部门要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和廉政教育,帮助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公仆意识,转变为官观念,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优良作风,恪尽职守、严于律己,从思想源头上树立正确的为民服务理念,达到以德养廉的目的。另一方面,对照奢靡、奢侈、享乐的“享乐主义”思想和浪费行为,及时整顿作风,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切实维护公务消费规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做自律的表率。2.完善管理机制,重视腐败源头。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是解决“三公”管理问题的关键环节。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预算制度,积极探索实行“三公经费”支出预算项目化、岗位化,明确统一的支出标准,严格预算公开透明,接受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要探索创新日常监管制度,建立廉政支出风险防控,实行“三公”经费精细化管理制度,对公务支出实行完善的公务卡结算机制,从根本上治理乱支出,避免在形式上压缩腐败空间。为建立“三公经费”支出预警机制,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联合监督,对各单位“财政资金”支出审批、报销、核算实行源头审计控制,积极探索建立本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季度预警提示工作,督促本单位严格执行“三公经费”预算,防止支出超标。要建立反贪污贿赂法,制定类似新加坡的《没收贪污所得法》和《公务员处分条例》,对相关公务接待和报销制度和标准做出明确规定并严格执行,从根本上降低经费成本。要建立“三公经费”公示制度,将“三公经费”公示写入预算法,并实行经费定期拨付,明确支出内容,将领导干部行政费用纳入干部提拔和政绩考核内容。3.推进财务公开,加强监管。推进公开,加强监督,是解决“三公”管理问题的重要举措。随着公民社会的推进,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开“三公经费”信息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公众所期待。一方面,要加强各单位公开行政成本的力度,特别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三公”经费支出,必须详细列出,逐项公开,给干部一个交待,给群众一个了解。另一方面,加强党内外监督,除了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和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外,还要特别注意发挥审计监督的力量,将审计监督与财务“同行评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果公告、绩效审计等紧密结合起来,使“三公经费”不当支出问题无法隐藏。要充分发挥媒体和群众舆论的监督作用,对各单位、各部门“三公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报道,让老百姓广泛参与其中,使各单位的公务行为处于社会的监督之下。4.强化纪律问责,实行标本兼治。实施惩罚和问责是解决“三公”管理问题的必然手段。在严格执行国务院《政务管理条例》的同时,要明确“三公”消费的法律或制度责任,对“三公”经费的浪费数额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定,使“三公”经费有章可循,将公款过度浪费者纳入刑法进行处罚,以严厉的行政处罚遏制公款过度浪费。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三公”消费中有禁不止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将各单位行政成本和“三公”经费公开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廉政考核和责任追究,督促各部门自觉规范和收紧“三公”支出行为。执法机关要严明党的纪律,对违反“三公”经费使用规范的,处理具体事、具体人,标本兼治,整顿党纪,努力做到舆论严厉谴责,政治上坚决清除,经济上加倍处罚,法律上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