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下册《列夫·托尔斯泰》的文本分析

这篇文章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作者不仅向我们展示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还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全文在结构上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1 ~ 5段)描绘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1段主要讲托尔斯泰胡须和头发的特点。“他天生一张多毛的脸,植被比空地还多,浓密的小胡子让人很难看清他的内心世界。”文章没有背景渲染,比如素描直接进入人像描述。这句话勾勒出了托尔斯泰的脸,突出了他的整体特征——毛茸茸、浓密的胡子。这两个特征描述如下:长胡子遮住脸颊,遮住脸;眉毛约一指宽,直立;灰色的卷发像泡沫一样堆积在我的额头上。分别描述完之后,我以一句话结束:“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到热带森林般浓密的毛发和胡须。”总结之后,又一次凸显了特点:托尔斯泰的胡子“像滚滚白浪。”这段话抓住了托尔斯泰头发浓密、胡须浓密的五官,反复描写,但并没有给人重复的感觉。反而让读者一下子对托翁的五官产生了深刻而不寻常的印象。这是作者浓墨重彩的描写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来自于夸张和比喻:脸上有毛,被喻为“草木多于空地”;黝黑的脸“皱得像树皮”;眉毛约一指宽,“像纠结的树根”;灰色卷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长满毛发和胡须,密如热带森林;胡须像翻滚的白浪。这些句子中不仅有隐喻,还有比喻中的夸张。比喻与夸张的结合,不仅使“画面”生动,而且使人产生美好的遐想。

第二段主要描述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和结构。作者一开始以“人们试图用自己的想象去除遮住脸的头发,疯狂地修剪胡须,并以托尔斯泰年轻时剃掉胡须的画像为参照,希望用魔法变出一张光滑的脸”为开头,仿佛要撩起托翁的胡须,让读者进一步凝视他的面部“造型”。和上一段一样,这一段的作者还是用了很多比喻来形容托翁的五官:整张脸就像一个农村木匠做的粗制滥造的小屋;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像是被人用刀随意劈开的树柴;皮肤粗糙得像树枝搭成的小屋的外墙,等等。一句话,陀翁的脸“给人的总感觉是不平衡的,粗犷的,平庸的,甚至庸俗的”。

在第三段,进一步描写托尔斯泰的五官,重点是他的面部表情。作者写道:“这副工人忧郁的面孔笼罩在忧郁之中,呆滞而抑郁。”“他的脸上一点光泽也没有。”“它不是传播智慧的殿堂,而是禁锢思想的监狱。“作者抓住托翁的五官,精心刻画,表现出托翁的丑恶嘴脸。

第四段,托尔斯泰相貌平平,是俄罗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作者从多种角度写出了托尔斯泰外貌的共性。从穿着方面来说,“他穿这件外套,那件外套,这顶帽子或者那顶帽子,都没有什么不合适的。”从专业角度来说,有可能在台上主持部长会议,也有可能和一群酒鬼鬼混;可能是面包师或者大主教。其实托尔斯泰在现实生活中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作者进一步写道:当他是学生时,他属于同龄人的混合体;当了军官,他和战友没什么区别;住在乡下也类似于乡绅的角色;坐在马车里,马车夫是谁会让人猜错;和农民交谈就像做一个农民。作者从多个角度展现了托尔斯泰平凡的一面,旨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罗斯普通大众,“他与所有俄罗斯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揭示这一点就意味着揭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详见参考资料)。

第五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出现会让参观者失望。作者生动地描述了来访者眼中的托尔斯泰和自己眼中的托尔斯泰之间的巨大反差。同时,作者通过对采访场景的描写,再次让我们对托尔斯泰的身体特征、言行举止、待客之道有了全方位的了解,从而加深了我们对托尔斯泰形象的认识。这一段也是过渡时期,自然过渡到托尔斯泰眼中的描写。

第二部分(第6-9段)描述托尔斯泰不寻常的眼睛。

第6段,写托尔斯泰锐利的目光。在这段话中,作者再次用神奇的夸张和朱利安的绝妙比喻写出了托尔斯泰深刻而准确的洞察力。"在浓密的眉毛下,一双灰色的眼睛闪着黑豹般的目光.""这一看来像一把闪亮的钢刀,稳而准,击中要害."“它像子弹一样穿透伪装的装甲,像钻石刀一样切割一块玻璃。”

第七段,托尔斯泰的眼神里包含着丰富的感情。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得到了充分的表达。“情绪的变化引起了眼神的变化。”“虽然嘴角紧闭,没有什么变化,但那双眼睛里可充满了笑意。”在这段话中,作者不仅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有时还在比喻中夸张,还用了两组排比句来形容托尔斯泰所说的“人脸上最富感情的眼睛,最能表达各种感情”:“愤怒使它冰冷,不快使它冻结,友好使它温柔,激情使它炽烈。”“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她们可以像村妇一样流泪。当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可以发光”,“他们可以变得冷酷而锐利,他们可以像手术刀和x光一样揭开隐藏的秘密”。最后引用高尔基的话作为结束语,简洁有力,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

第八段: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力量。”幸运的是,有了这样一双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光彩。.....托尔斯泰脸上的其他部分——胡子、眉毛和头发——只是用来包装和保护这对闪亮珠宝的贝壳。”在这一点上,我们突然放下了托尔斯泰的庸俗外表,原来是用庸俗的外表来保护精致的珠宝——这就是欲扬先抑后的艺术效果。作者接着写道:“这是对珠宝的魔法和磁性,它能把世界上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的时代辐射出准确频率的电波……”在这里,作者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不再局限于肖像描写,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对他所处的时代进行了准确、深入、全面的描述,成为时代的代言人。“即使是最小的东西,在这副镜片的帮助下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就像一只猎鹰从天而降扑向一只胆小的老鼠,哪怕是最琐碎的细节也不放过。.....当这双寒光匕首转身瞄准它的主人时,太可怕了,因为锋利的刀刃无情的刺中要害,正好击中它的心脏。”这段话讲的都是托尔斯泰对社会、生活、时代的观察广度和深度,以及批评的深度和广度。

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大师,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一流的作品。他驰骋在俄罗斯文坛近60年,创作了大量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的文学作品。他身后编纂的全集多达90卷。在这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三部小说,代表了他的艺术高峰,标志着他对“最鲜明的现实主义”的实践。当我们阅读他的相关作品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文中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光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第九段,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揭示他生活中的不幸。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托尔斯泰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末,俄罗斯社会的阶级斗争日益激烈。1861年改革后,遭受了一系列掠夺而濒临破产的农民,现在又连年歉收,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饥荒和瘟疫。天灾人祸迫使农民站出来斗争,再次形成革命局面,这引起了托尔斯泰的注意。于是他加紧社交活动,拜访教堂和修道院,与主教和牧师交谈;出庭参加陪审团;参观监狱和新兵收容所;调查贫民窟等等。这一切加深了他对剥削阶级的暴政和罪恶的认识,促进了他世界观的剧变,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曾在《忏悔录》中说:“1881时期,是我从内心改变整个人生观最激烈、最火热的时期”,“我抛弃了那个阶层的生活”。他在《忏悔录》(1879 ~ 1880)中写道我的信仰是什么?”(1882 ~ 1884)“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1886)等论文阐述了自己的改造以及改造后的看法。列宁指出了这一变化的特点:“托尔斯泰在出身和教育上属于俄国的上层地主贵族,但他抛弃了这个阶级的一切传统观点,转而持宗法农民的观点。“列宁还说,托尔斯泰转变后的观点中有明显的矛盾。他一方面揭露和批判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虚伪、资本主义的剥削、政府机关的暴政和官营教会的虚伪,另一方面又宣扬“道德修养”、“不以暴力对抗邪恶”、基督教的宽恕与博爱等一整套托尔斯泰式的说教。这些矛盾反映了俄国宗法农民的反抗和软弱。因此可以说:“作为一个发明新技术拯救世界的预言家,托尔斯泰是可笑的。作为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时,千百万俄国农民思想和情感的表现,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是富有独创性的,因为他的所有观点,总的来说,只是表现了中国革命作为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从这个角度看,托尔斯泰眼中的矛盾,确实是反映俄国革命时期农民历史活动中各种矛盾的一面镜子。”(《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选集》第2卷,第369页)

托尔斯泰晚年一直致力于“平民”:吃素,从事体力劳动,耕地,浇菜,做鞋;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于是与妻子发生冲突,家庭关系变得紧张。后来终于秘密离家出走,途中感冒,于1910 11.20(11.7)死于阿斯塔波沃火车站。根据他的遗嘱,尸体被埋在贾斯纳的波利亚那森林里。坟墓上没有竖立墓碑或十字架,被茨威格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