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兴准论文

宋达仁先生,曾,又名怪杰。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医学历史学家、画家和文化学家。1907出生于澳门,祖籍广东中山。出身贫寒,父亲在襁褓中就去世了,留下了慈爱的母亲和哥哥。靠给妈妈缝衣服谋生。本人在澳门完成了中学学业,有一定的英语基础。15岁时师从澳门中医郑学医。晚上跟画家吴松寿学国画。他既聪明又勤奋。从小就在汉语言、古诗词、中医、国画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85 11死于上海。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

自封“医学森林极客”

1943年7月,上海民间组织沪东公社举办爱好展时,宋达仁先生被诚挚邀请参加展览,带着营养学和胃肠寄生虫的标本、表格和图片。他在言论中说:“不仅给药好,字画也好。只是刚开始好,还远没有上瘾。被列入爱好之林并不丢人……”署名“医林怪杰”,从此又有了“医林怪杰”的别称。

事实上,建国前后,宋氏家族一生共举办或参与了七次展览。

第1期“首届胃肠病理文献、医学书画艺术展”于1942年4月在上海震旦博物馆举办。时隔两年,65438年6月至0944年6月,分别参加上海特别市卫生运动大会和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卫生运动大会,提供胃肠疾病、寄生虫和伤寒标本、字画、艺术图片、餐桌照片数百张。当时上海各大报刊争相刊登新闻报道,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二次全国美展于65438-0955在北京举行。宋与许联画的《李时珍事迹展》四幅入选,并推荐为全国巡展展品。

1955至1956,协助筹备南京中医药展、广东中医药展、福建中医药展。1957 65438+2月中央文化部责成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点名宋大仁题写“重修大法医宋慈之墓”。在各省市举办的展览会上,宋氏家族免费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医学和历史文物。医学领域很少有学者如此博学无私。“医学界的怪杰”可谓名副其实。

学习中西医,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1924年2月,宋家第一次到达上海。作为一名年轻的澳门归侨,他投身于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科学校。由于他的勤奋,刻苦学习和渴望学习,他赢得了石鼎的尊重和喜爱。第二年,由于哥哥的突然去世,宋读书的唯一经济来源被切断。在贫穷无助的情况下,我不得不退学。丁校长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分文不收,提供住宿,让宋家人免费完成学业,最终跻身第八届毕业生。他与、马可桢、陶克贞、钱乃桢、刘作同等一起,协助丁编辑出版了《石鼎医案》四卷。后协助丁主编《健康报》和《上海中医专科学校纪念刊》一卷。

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南京发行局(山塘)和京沪、沪杭甬铁路医院任中医科干事,中央国一广一、二任主任。年轻的宋达仁不仅在上海的中医领域站稳了脚跟,而且还做出了自己的成绩。

从1927年9月至1932年7月,宋在上海东南医学院学习西医。作为第六届获得“医学博士”资格的毕业生,他被东南医院留用为消化内科医生,同时受聘为上海中医学院教授,肩负着中西医临床教学的重任。

1933赴日本进行消化疾病方面的深造,取得日本消化疾病学会会员资格。

1935年2月,“中西医研究学会”在沪成立,邀请朱为理事长,并由他担任医学史委员会常务理事、主任委员。编辑出版了中西医学期刊,分布于全国各地及港澳台和东南亚国家。成为当时中国九大合法医药学术团体之一,影响广泛。

1937,胃肠医院在上海成立,有自己的院长。引进一流的胃肠镜摄像设备,可以制作清晰的病理标本。成为上海著名的消化胃肠疾病专家,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深受社会患者好评。

王力可·姬敏。

王济民先生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领军人物,对宋大仁影响很大。因为相似的经历和同乡关系,宋和王在医学史研究中成为志同道合的挚友,直至去世。两个人的住处和中华医学会的住处差不多。20世纪50年代末,笔者大二。自从认识他们以后,我每周日都去看望他们,并经常往返于王和宋之间。当时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如今人去楼空。宋故居被夷为平地,另建高楼。远远的看着对方,无限惆怅。

王比宋年长,宋视王为长辈,王以长辈的资历视他为后起之秀。他对这首歌很在意,互相学习,互相倾诉,默契而满足,两人的友谊深厚。65438年6月至0956年7月,两人都参加了中国科学院首届中国自然科学史科学研讨会。这是建国以来最高级别的一次聚会,也是唯一一次聚会。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并参加了郭沫若主席、竺可桢副主席、李德全部长、许副部长的讨论和宴请。

65438年至0937年中国医学史学会成立日,王济民、李涛、宋达仁在医学会门口的合影,已成为医学史上重要而珍贵的文献。宋在医学历史学会早期担任会员和会计。在文革后的第一次全国医学史代表大会上,宋达仁当选为全国委员会顾问。

宋撰写医学史学术论文380余篇,主编医学书籍90余种,出版医学史专著10余种,制作医学史科技画、画像200余幅。1953年,日本医学史家傅解读《世界医学史》第一、二卷,约38万字(未出版)。大法医宋慈的传记史籍和冤案记录研究(未刊)。

这些学术成果凝聚了宋氏家族50年的潜心研究和辛勤耕耘。

与李约瑟的友好交流

英国李约瑟、日本道树等国际知名学者与宋氏家族有着深厚的交往。李约瑟因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与宋大仁有过友好交往的历史。

迄今为止,作者保留了李约瑟致宋家的1963和1964两封信。在1969中,李还赠送了歌曲和1张照片,照片背面有他们的亲笔签名。

李约瑟曾八次访问中国。其中,1964和1972两次点名要与宋家见面讨论中医史,是因为李认为:“本卷的概念体系太难,西方人理解不了。对普通词汇和哲学术语赋予特殊含义后,就构成了一些微妙而准确的术语...因此,必须尽最大努力来正确反映中国医学的历史。总之,他遇到了困难,所以急于和宋家见面商量。然而,由于极左势力的干扰,宋丽未能获准会见。直到5月1978,李再次访问中国,要求与宋面谈。好在粉碎了四人帮,终于得到了中科院的批准。据说是经胡耀邦同志批准,会议安排在上海宋宇5月1979。

会上,李约瑟介绍了宋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宋归还了拓片、照片和两枚“六朝白铜币”,以及一套24枚“中国名医画像”作为纪念。

这次采访后,宋曾经写了《浪淘沙》和《吕奇》两首诗,欢迎李约瑟博士和吕桂珍博士,发表在《光明日报》6月1978+01号,同时赠送吕桂珍博士《西江月》(未发表)。李约瑟回到剑桥后,向东亚科学与历史图书馆推荐宋达仁为中国医学史名誉顾问。

李约瑟77岁生日,宋大仁送上一首歌叫《念奴娇》。词云:

千流敬仰,老权威,天下功名。

爱好和平,热爱正义,科学界的领军人物。

他在生物化学、胚胎、医学、工程学和历史学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

全球授课,长期多元高职教育。

文章古为今用,追根溯源,半个世纪以来孜孜不倦的探索。

写成《中国科学技术史》,* * *盛赞辉煌成就。

研究互邀,朋友遍天下,友谊来自近缘。

77岁时,宋庆永茂如愿以偿!

1980年秋,宋以120七言律诗书写《李约瑟博士对中国科技史的贡献》,以示对李约瑟的敬意和祝贺。

宋达仁请李约瑟为他的《中国原始社会医学史》一书题词。李欣然用中文写作,并留下他的中文名字作为印章。以上都是中英两国老一辈科技史家交流和友谊的见证。也成为李约瑟和宋达仁交往的最后一站。

多才多艺

宋家自幼随师学画,功底扎实。我也喜欢上瘾,成为自己的家人。1943年6月,上海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出版了《中国医学八大名人》一书。刘海粟部请沈心清、郑午昌、范行准、朱天凡写诗一首。医学史上的四大杰出人物是:1。千川的炼金术地图;二、仲景著书;三、元腹图;第四,部长纠正错图。医学史上四大杰出人物一,弘景审药图;第二,苏静的图纸;第三,认真在广场地图上签字;第四,史真殉难图。

这本书耗时三年,手稿也很容易改。它求古籍,考很多书,是为了跟上时代。画册都是模仿南京这种珍贵文物的画法,装逼的样子,清高的笔法,耗尽了宋家的心血。

此外,宋达仁还选取了24位从周朝到清末的代表人物。有、、华佗、张仲景、、皇甫谧、葛洪、陶弘景、晁、孙思邈、王导、、、刘、张何姿、李东垣、朱丹溪、李时珍、张景岳、王肯堂、吴有克、叶天士、王清任、吴尚贤。用国画工笔法,用透视色渲染;附各人传记,注明画像出处,标题为《中国大医师画像》。宋达仁、李鼎隆、葛、许联袂作画,并邀请许森宇、黄、王生元、、郭若愚、舒世福、蒋伟乔、尹世功、谢、叶、耿剑亭、张赞臣等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艺术家、医生反复讨论,审阅征订。

1955三月,上海大学中国图片社第一版印4000套,上一版印1000套,新版2月印2000套,1959,二版6月印2000套,1963。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参与这组画像的著名学者大多已经去世。被1999国际艺术家联合会授予“国际艺术大师”荣誉称号的李鼎龙先生也于不久前逝世,足见《中国大医师画像》的艺术、学术和历史价值弥足珍贵。

1982宋达仁受院长邀请,调任广州中医学院,任教授、医史馆顾问、医史文物研究室主任,捐赠了大量珍贵文物。1985二月15赢得了中国。

民盟广东省委员会在民盟从事文化、教育、科学和技术工作50周年之际,颁发了表彰证书,表彰民盟对祖国繁荣所作的贡献。这是宋达仁先生人生旅途中最后也是最高的荣誉。

上海市金山区中心医院(上海,201500)周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