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做人的境界
宋代禅宗大师清源提出参禅三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禅里,你体会到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佛教徒讲究入世与出世,讲究佛法在人间的真谛。在人的一生中,从照顾孩子到照顾老人,我们也在人生匆匆的旅途中,经历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人生第一重要边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刚开始湿体验的时候,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新鲜感,用一颗童心看待一切。一切在我们眼里都恢复了原价,山是山,水是水。我对很多事情一无所知,却固执地认为自己看到的才是最真实的。我相信世界在不断地按照设定的规则运行,我像一个信徒一样崇拜这些规则。最后在现实中处处碰壁,导致对现实和世界的怀疑。
人生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红尘中有太多的诱惑,虚伪的面具背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一切都像雾里看花,似真似幻,又似真又似假。山不是山,水也不是水。我们很容易在现实中迷失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茫、彷徨、痛苦和挣扎。有些人沉迷于失落的世界,我们开始用心去了解这个世界。
人生第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回归自然后对世界的洞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种程度。生活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自省让我对世界和自己的追求有了清晰的认识。体会到“天下大梦,秋凉人生”,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放弃的是什么。这个时候,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只是这山和水,在我眼里,有了另一种内涵。
“人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界就是世界,没必要小心应对。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