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心理探析

大学生恋爱心理探析

爱情是男女互相喜欢,两颗心互相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念的牵引拉近了两颗心的距离,真情的涌动激起了爱的波澜。成功的爱情会结出真爱的果实。两颗心完全融为一体,任何力量都无法将它们分开。以下是关于大学生恋爱的心理。我们来了解一下。

大学生恋爱中的心理学(一)恋爱对青年心理成熟和完善的促进作用

首先,恋爱是年轻人释放日益强烈的性冲动的重要方式。通过恋爱接触异性,让年轻人不再对性感到压抑和紧张。其次,性意识的发展只有通过恋爱阶段才能完善。性身份的建立也应该是通过爱。而且,爱情对年轻人的意义不止于此。因为爱情是两个人性格的深度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的自我概念是在对方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他们真正懂得在保持自己独立性的同时,调整自己的缺陷以适应对方。换句话说,恋爱之后。爱情对某些人格因素和社会情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恋爱中两人的深度交流,为提高年轻人的交际能力,适应未来社会打下了基础。难怪有心理学家认为,恋爱是青春期后期和成年初期最重要的大事,只有恋爱之后,人才能真正成熟。

(二)恋爱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

大学环境有其独特性: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年轻人步入社会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缓冲的环境。有了这个缓冲,年轻人可以更从容地完成社会化,更完美地发展自我概念,而不会感受到从青年中间直接坠入社会的强烈反差和心理不适。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恋爱不是坏事,反而对年轻人的成熟很有帮助。另外,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不再是幼稚的少年,文艺中唱出的爱情当然是他们的目标。

虽然爱情的意义有积极的一面,但它有时会损害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首先,热恋、婚内丧偶等生活事件是心理压力量表上得分较高的事件。过度兴奋和悲伤会加剧心理紧张。爱是让人快乐又痛苦的东西。恋爱中的年轻人,会为一些小事而开心或苦恼。所以,恋爱带来的是高度的心理紧张。爱情的进一步发展也会带来社会问题,这也是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如婚前性行为的增加等。,造成年轻人心理负担过重。

恋爱中的男女虽然会感到强烈的心理紧张,但双方的和谐舒适和爱情的甜蜜会减轻他们的焦虑。那些在爱情中遭受挫折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失恋的年轻人会失去灵魂,觉得人生的意义不复存在,生活只会是痛苦和折磨,有的人甚至走向了死胡同。如果没有适当的心理引导或者很强的自控能力,失恋对年轻人的心理影响会很大。

可见爱情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助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走向成熟,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各种心理问题。这也许就是生活的真相,想要得到甜蜜的回报,就必须经得起考验。

爱情的心理结构和发展阶段

(一)社会心理学的爱情观

爱情是人际影响力、吸引力和亲密度的巅峰。心理学家对人际吸引研究得很透彻,但爱情只是最近才成为一个科研课题。爱情的神秘给它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心理学在爱情领域并没有太大的建树。

沃尔斯特和他的妻子是对爱情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社会心理学家。他们通过对大量事例的分析,提出爱情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情欲主导的浪漫爱情,是一种“对另一个人的热烈投入”的状态。有时候,恋人就是那些为了伴侣,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可以长时间交流的人。有时候,恋人就是那些执着于最终得到另一半的爱,努力满足自己情欲冲动的人。“这种强烈的爱表现为一种紧张的生理唤醒状态。另一种是伴侣之爱。它的意思是“我们对那些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人的一种感情”。陪伴式的爱情比短暂的浪漫爱情更强烈,更持久。在恋爱关系中,行为往往是基于对双方利益的考虑,伴侣爱情让人把伴侣的利益置于自己之上。

因为浪漫的爱情伴随着强烈的生理激活状态,所以Walster用S.Schachter的情绪唤起理论来解释。沙赫特认为,情绪状态是大脑皮层中认知过程(欲望)、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整合的结果。情绪唤醒模型的核心是认知,认知对生理激活的评价是关键。沃尔斯特指出,爱情也会因对生理激活的解读而增强。暴风雨中的恋人会觉得他们的爱情更近了。原因是风暴引起强烈的生理变化,恋人感知到了生理变化,认为这种生理变化是爱情引起的。认知的作用改变了爱的体验。对身体状态变化的认知解释是浪漫爱情的组成部分。

(二)爱情的心理结构

社会心理学家对爱情的解释并不完美。用生理变化的解释无法说明爱情是全面的。但至少证明了爱情包括两个基本的结构成分:性和爱。高玉祥在《人际交往心理学》中写道:“爱情可以理解为由一些相互联系、起作用的要素组成的特殊情感系统。这个情感系统是:基于性欲、对异性的追求、性格(义务感、道德观)等复杂因素的爱。”

把爱分为性和爱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这种区分让我们很容易看到爱情的一些特征。性的性欲基础使爱具有排他性、冲动性和直觉性。性活动一般是两个人之间的隐蔽事件,这样恋爱双方都会排除第三者进入两个人的秘密世界,干扰最亲密的恋爱关系。排他性可分为“外部排斥”和“内部排斥”。“排斥”是指自己的爱人和其他异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排斥”是一种自律,阻止其他异性爱上自己的爱人,干扰甜蜜的爱情。专一有助于维持爱情的稳定,专一不为他人分心是恋人之间的基本要求。然而,排外的极端倾向已经成为一种病态。有些人,出于嫉妒,不允许自己的恋人与其他异性有正常的交往,会给恋爱双方带来高度的心理紧张。

冲动是性的根本特征。爱情来自于生理冲动的基本需求,所以恋人们总会对爱情感到兴奋,对彼此更亲密关系的需求。爱情的冲动让爱情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恋爱中的男女往往对小事高度兴奋,也比平时有更高的创作热情。但不可抗拒的冲动也会导致性欲的增强,如果不加以克制,就会导致性行为。因为性注重身体吸引力、性情相投等感官因素,所以直觉也是爱情的重要特征。青春恋爱讲究的是见一次面的感觉和印象。所谓一见钟情,就是感受到对方外在的美好,产生感情。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恋爱也是一种人际交往,当然也不例外。但是,爱情涉及未来的婚姻和长久的关系,过于依赖直觉往往会带来无穷的烦恼。

(3)发展阶段

爱情的发展阶段有很多种划分方式。以下几点是很多人认可的:选择求爱阶段,谈恋爱阶段,家庭角色扮演阶段。

选择求爱是爱情成功的关键。选择一个合适的伴侣并不容易。当一个年轻人觉得他或她找到了他或她心中的那个人时,求爱就开始了。有人把求爱分为醉酒、怀疑、非我、自我改造。醉,我的意思是被追求的对象陶醉了。不知道对方是不是爱上我了。他(她)今天对我多说了三句话,是想表现他和我的亲密吗?非我进入实质性的求爱,为了对方放弃自己的爱好等等。,以适应对方。我的意思是爱情最初是固定的,恋人把对方的利益放在自己之上。

求爱后做爱。恋爱中的感情起伏不定,有时达到顶峰,有时进入低谷甚至破裂。恋爱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确认、发现、判断的时期。证明我在求偶阶段对恋人的一些理想化看法,发现一些我在求偶中没有注意到的优点和缺点。爱情是两个人朝夕相处的阶段,它的优缺点比求爱更容易表现出来。恋爱双方根据这些优缺点的综合印象,做出判断,看看这段感情是否值得继续下去。

如果在火热阶段做出积极的判断,爱情就会逐渐发展到家庭角色扮演阶段。恋人们从浪漫的迷雾中跌入现实,开始思考柴米油盐和谋生之道。这种家庭角色扮演,为以后的婚姻生活打基础,铺路。

影响年轻人恋爱的因素

生理因素

满足性冲动是促使年轻人从事恋爱活动的重要诱因。在性意识发展为热烈爱情的阶段,对性欲的需求日益强烈,前一阶段扩散的性冲动集中在选定的特殊对象上。在性冲动的驱使下,年轻人开始单独约会,不进行群体性活动,这就是爱情。

可见生理需求对于恋爱中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正如爱情心理结构分析中指出的,性和爱情应该是同等重要的,忽视任何一个都是不行的。

性意识的发展经历了拜老人阶段。这个阶段的年轻人把一个异性长辈理想化、偶像化,当成一生的恋人,只敢远远地看,不敢真正地靠近。此时的相思是纯粹的精神向往,性的成分被压抑。老人的崇拜给年轻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以后正常的恋爱,也往往要经历这样一段理想化的相思。很多年轻人在恋爱初期,不追求性的满足,而是以精神向往为主。在对方面前觉得自己很渺小,不敢用生理上的低级需求亵渎爱人神圣的伟大。这本来是一个正常的阶段。但如果长期卡在这个阶段,全身心投入用精神抑制性冲动,那就不正常了。有些人在整个恋爱时期都坚持爱情是神圣纯洁的,所以不愿意承认自己对恋人的性要求,这是有害的。性冲动是一种生理现象,不会随着抑郁而消除,只会在抑郁中积蓄力量发动下一次冲锋。长期抑郁会造成严重的心理紧张和焦虑。

社会文化有意无意地在两个方面加深了爱情的理性。首先是文学作品的影响。很多人谈恋爱的目的都是为了尝试诗歌、小说中所吟诵的那段期待已久的甜蜜爱情。文学作品往往夸大了爱情的纯洁和神圣,强化了年轻人把爱情理想化的倾向。他们从诗词小说中得出,纯粹的精神追求比低级的追求重要百倍,所以他们追求高尚神圣的东西,贬低肮脏的东西。二是社会道德规范和教育方法的作用。禁欲主义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提供精神压抑:宗教提供原罪和上帝,哲学提供理性...成人社会总是给年轻人灌输性罪恶感的观念。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青年的爱情观。

性教育是消除病态爱情观(最典型的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部分大学生提倡)导致的心理失衡的有效方法。只要年轻人真正意识到性需求是正常合理的,病态就会被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