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欣赏论文
这里靠近莱茵河中部,两岸景色优雅细腻。站在西岸远眺东南,岐岭山青山白云,山势古堡时隐时现。在绿色莱茵河的映衬下,景色更加迷人。据说贝多芬经常望着这条河,集中思想。
故居不算精致,但古色古香。门口有一个用德文花字体写的“贝多芬故居”的牌子。院子里的手摇泵、酿酒的工具、装酒的大木桶,都保持了当年的风格。这栋假的三层小楼,已经被改造成了1898的故居博物馆。现在一楼和二楼有七个展览室,展示贝多芬的洗礼证明和家族历史资料;他用的原装钢琴、小提琴、助听器;他写了大量的音乐手稿和三份没有收信人名字的情书,后人推测。这些手稿因岁月的沧桑而有些泛黄,但书法中苍劲有力的音符仍如贝多芬的音乐般遒劲雄浑,气势磅礴,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爬上蜿蜒的楼梯,来到三楼一个面积不到8平方米,高度不到2米的小房间。1770 65438+2月16,贝多芬诞生在这里。房间里靠墙放着一尊贝多芬的半身像。他很有气势,眼神中充满了震撼的力量,头微微向右倾斜,仿佛在捕捉动人的音符。房间里坚硬的橡木地板已经凹凸不平,这是时间流逝和无数访客的见证。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朝圣者在雕像前献上花环,为这个小房间增添光彩。
贝多芬出生在一个“音乐仆人”的家庭。他的祖父是宫廷唱诗班和管弦乐队的音乐总监,他的父亲是唱诗班歌手。爷爷去世后,父亲酗酒,家里越来越穷。贝多芬刚刚四岁,父亲经常把贝多芬从床上拉起来,练琴到天亮,晚上才醉醺醺地回来。贝多芬从小就表现出弹钢琴的天才,师从当时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飞。他教授贝多芬以及声学和对位法,讲解巴赫、汉德尔、海顿和莫扎特的音乐。贝多芬还在波恩大学上过哲学课,读过莎士比亚、歌德等大师的名著,为他日后的辉煌成就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在聂飞的帮助下,贝多芬在12岁时开始了他的“音乐仆人”生涯。1787年,他攒了点钱去维也纳学习莫扎特。因为回波恩参加母亲的葬礼,他只学习了两个月,但他的即兴创作给莫扎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断言:“这个年轻人很快就会闻名于世。”
莫扎特是对的。故居博物馆里的展品表明,贝多芬后来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57个春秋,创作了256部作品,其中不乏传世佳作,如《热情歌》。评论家认为贝多芬的作品是古典音乐的杰作,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声。他比他的任何前任都更清楚地揭示了音乐的力量可以在没有语言的帮助下传达一种人生哲学。他通过自己的音乐语言,倾吐了欧洲人民在封建专制枷锁下的苦难,恪守“人民艺术家的作品应该为穷人服务”的信条,讴歌了广大人民群众反对专制统治和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他主张“天下要有和平,要有完善的法律,不能再有侵略”,音乐“要表现外部和内部的和平”。在音乐形式方面,他扩大了奏鸣曲、交响乐、协奏曲和四重奏的范围。他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提高了音乐的地位:音乐在18世纪曾被认为不如文学和绘画;在他之后,再也不能说音乐只是一种“甜蜜的艺术”了。
然而,更令参观者印象深刻的是贝多芬克服耳聋,成为音乐圣人的惊人毅力。他年轻时患有耳疾,32岁时病情加重,49岁时完全失聪。这对于一个音乐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他曾经闪过自杀的念头,写过著名的《海利根遗嘱》,但艺术家的责任感从内心深处的呼唤让他醒悟:“你不能什么都不创造就离开这个世界。”他决心挑战厄运,“扼住命运的咽喉”。由此,他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记忆和乐感作曲和演奏,写出了《第五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多部不朽名作,登上了音乐的光辉巅峰。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恩格斯曾在给妹妹的信中谈到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昨晚我听到了多么好的交响曲啊!如果你没有听过这部宏伟的作品,那么你可以说你这辈子都没听过。”据解说员说,第九交响曲的首场演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许多人流下了眼泪。贝多芬出场时,人群热烈鼓掌五次,按惯例只给王室鼓掌三次。直到警察介入,欢呼声才停止。
流连在贝多芬用过的旧钢琴旁,仿佛贝多芬在他面前练了一夜琴,仿佛贝多芬产生的强大而激昂的音乐旋律在他耳边响起。时而如汹涌的波涛,波澜壮阔;时而悲愤低沉,仿佛在诉说世界的不公;有时仿佛涓涓细流,悠扬流畅。据报道,全世界的人演奏贝多芬的音乐没有一分钟的停顿。这是一个奇迹。
看着世界各地络绎不绝的音乐“朝圣者”,一个想法油然而生:从失聪到成为世界公认的音乐人,有多少难以逾越的障碍,需要多么惊人的毅力!然而,贝多芬并没有向厄运低头,用自己与厄运抗争的非凡一生,奏响了一曲壮丽的命运交响曲。它向世人昭示,生活总是受到命运的挑战,只有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我们才敢于做出战胜自我的选择,走上强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