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崇拜关羽?
在中国,文胜有很多供奉孔子的文轩王庙。过去,在各个城市都有这样的建筑。武胜的关公庙数量远远多于文胜的孔庙。清代仅北京就有116座寺庙。而且一些封闭的寺庙规模远大于孔庙。有人说关羽是一种文化;有人说关公是一种精神。否则,为什么中国和海外有这么多关公的寺庙?
在中国所有的关帝庙建筑中,至今保存最好的有五六处:河南洛阳关林、湖北当阳关岭、荆州关帝庙、河南许昌巴陵桥关帝庙、关羽故里山西昌平关帝庙等。其中最大最宏伟的是山西省运城市解州的关帝庙,号称天下第一关。
当华侨们来到解州关帝庙时,面对壮观的正殿牌楼,许多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我们终于找到祠堂了,这才是真正的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建于隋朝,盛于宋明。清康熙四十一年毁于一场大火,历经10多年才得以恢复。
这座关帝庙分为两部分,南部为结义园,四周桃林葱郁,春暖花开,让人仿佛置身于刘、关、张桃园结义的场景中。北面是主庙,庙里的一切都是按照帝制建造的。过了洛门,过了午门,过了御图书馆,就到了崇宁殿。
崇宁殿是供奉关帝的大殿,四周是高大宽敞的回廊,26根精雕细刻的盘龙石柱。在中国,除了曲阜的孔庙,只有这个关庙可以用龙来装饰。
庙外的石板上有一个巨大的脚印,深深地嵌在石头里。据说关公送客时踩在上面,但另一个脚印留在了中条山上。
从崇宁堂出来,往回走。后宫之后,是春秋楼。春秋楼,又称林箐馆,四周有108的窗扇,据说是代表山西所辖的108县。
这位冠穿龙袍的关圣帝被历代帝王尊称为“冰夷干坤”、“世界之极”。他一开始也是个普通人。
关羽,云长命长,生活在东汉三国时期。他的祖籍在河东谢贤县宝坻里下冯村,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省运城市昌平乡。民间传说,关羽起初不姓关,因为杀了一个人才改了名字。那一年,关玉刚19岁。他从下冯村来到解州城,想见县令,陈述报国之志。然而,酋长拒绝会见他,因为他是无名小卒。
当晚,他住在县城宾馆,听到隔壁有人在哭。一问,才知道哭的人叫韩守义,他的女儿被城里的恶霸熊璐抓走蹂躏了。吕雄是一员,勾结官员,欺男霸女。当时,由于解州城靠近盐池,地下水咸咸的不能食用,只有几口甜井遍布全城。吕雄让手下把城里所有的甜井都填了,只在他家院子里留了一口甜井。还有一个规定,凡是来挑水的,只准年轻漂亮的女子来,否则不准入内。进来的年轻女子不是被他猥亵就是被他强奸。每个人都讨厌它,但因为熊璐财大气粗,没有人能做什么。韩守义的女儿被熊璐占领后,气得老人呼天抢地,喘不过气来,只好独自哭泣。关羽听了大怒。他持剑闯入陆家,杀死一家,救出韩等良家妇女。之后,他连夜逃往外地。途中经过潼关时,被海关人员盘问。情急之下,他说自己姓“关”,再也不改了。
作为一个年轻人,他是一个渴望公共利益和善良,帮助穷人和帮助人民的永恒之星。从此,他以自己不平凡的经历为后人留下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史书《三国志》大致记录了他的人生轨迹。
关羽逃出农村后,到了涿县(今河北省涿县),正当刘备在寨中集结兵力时,他和张飞投奔刘备的人马,三人“不避艰险”,“同睡,同为兄弟”,生死与共,试图帮助腐朽的汉朝;刘备投靠军阀公孙瓒,相貌平平,任命关羽为另一个司马,与张飞一分为三,跟随刘备左右;刘备攻杀徐州刺史车胄,派关羽领徐州守丕;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被袁绍击败,关羽被曹操俘虏。曹操非常谦恭,拜为偏将军,封为汉寿亭侯。但关羽在曹操心中,在汉朝,“不在曹操”;为了报答曹操的接应之恩,他策马千里,杀了颜良,杀了文丑,解除了曹骏白马之围。曹操更爱关羽,派关羽的同乡张辽去劝。关羽说;“我知道曹公对我很好,但是我以刘备和大恩誓死,绝不会背叛他。”曹操听后很无奈。后来关羽打听到了刘备的行踪,告别曹操,“一骑千里”,“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找到了刘备;刘备收到江南诸郡后,拜关羽为襄阳提督、将军,领兵驻守江北。关羽西行至益州后,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奉命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在樊城围攻曹操大将曹仁,生擒,斩首,庞德“七军淹没”,“威震神州”。当时刘备已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装“节”;江草、司马懿、姜姬商议:关羽的成功不是孙权想要的。他派人劝说孙权割背,允许他断江南,以说明樊城之围。孙权曾经想为儿子娶关羽的女儿。关羽嗤之以鼻:“虎女怎能配狗!”糜芳与起兵反孙吴,关败于荆州。他们遭到了梦露和鲁迅将军的伏击。关羽父子关平败于麦城,被孙权抓住,大骂。他们在张相(今湖北当阳东北)被杀,壮大了别人。
关羽的人生结局是悲剧性的。麦城的覆灭,让他“扶汉”的宏愿付之东流。"但在他征服之前,他的死常常让英雄们哭泣."
况且他死后被斩首。
传说关羽死后,孙权把他的人头装在木盒里献给曹操。曹操打开箱子观看,只见关羽张着嘴,头发胡须都张开了,把曹操吓得魂不附体。他赶紧命人设祭祀仪式,将瑞香科雕为一体,以太子之礼葬于洛阳。吓到曹操了。这只是后人的夸张。但关羽死后,他的头确实葬在河南洛阳,身体葬在湖北当阳。现在两地各有一个关岭。盛传关羽“头在洛阳,身卧当阳,魂在山西”。
出身卑微的关羽又一次幸运了。他死后一百年,被活着的一代又一代人推上了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成为千百年来世人敬仰的偶像。
关羽生前的职位只是将军;“汉寿侯婷”只是一个“乡镇级”待遇的礼物。但他死后名声大振,头衔不断升级,奇迹般地跨越时代和历史,最终达到巅峰。
到了宋代,名不见经传八百年的关羽,被宋徽宗提升了三级:先是封为“忠公”,再是“忠”,再是封为“昭烈武安王”、“吴勇安王”。
元代文宗封关羽为“武安显灵勇之王”。
明代神教封关羽为“三界之神,威远镇神,天界之神,圣帝”。
死了1000多年的三国名将称号,最后由侯、公、真君、王四人授予,他成了“皇帝”。
历代对关羽的封号在清代达到顶峰。清朝光绪皇帝给关羽的封号是最长的:“忠义,忠义,神武精神,仁义,勇威,护国利民,诚心绥靖,赞玄德,赞关胜大帝”,26个字,用了很多漂亮的词,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
关羽绝对不会想到,自己身后会获得如此大的荣耀,历代皇帝会给他如此美丽而崇高的国玺;他不会想到,自己不仅走上了神坛,还融合了神道教和佛教的尊崇。
除了封建统治者之外,后世关于关羽的传说也很多,而且大多是褒义的。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不朽名著《三国演义》出版后,关羽成为妇孺皆知的英雄和神奇人物。史传中没有记载的东西,在这些文学描写中是如此的生动感人。桃园三结义,温酒打华雄,阎良打文丑,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三江口开道,放黄忠,独骑千里,丢麦城等故事。,被编为戏曲、活书,直到现代的电影、电视剧、漫画等。,关公的形象、故事和精神以各种文学形式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在中国戏剧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曾出现过“三国戏”热潮,许多著名戏剧中都有相当数量的“三国戏”和“关公戏”。以京剧为例。有148个“三国戏”,仅关于关公的就有20个。以关羽的家乡周浦梆子为例。记载的“三国戏”有88部,其中“关公戏”为18。
在舞台上,关公的形象是一个完美的英雄,浓眉大眼,留着长胡子,精神矍铄。即使在《走向麦城》中,他依然是英雄,可以说是“生是英雄,死是鬼英雄”。元代著名戏剧家关的杂剧《单刀会》通过乔阁老这一人物形象刻画了的英雄气概;
三股美必须漂浮在战场上,
摇动九尺老虎的身体。
500包关西,
集群拥有一个活的神道。
敌人一看,吓得要死。
每次你穿上更多的盔甲,
每次你多穿几层长袍,
你敢掀翻千里马,
拿住那三把刀!
在表演“关公戏”时,不同的剧种有许多不同的规则和规定。例如,周浦梆子表演“关公戏”。每届开场关羽登台时,戏班门口都会烧一张黄纸,表示祝愿和好运,希望演出顺利成功。当关羽出现在舞台上时,演员们总是闭上眼睛。据说关公一睁开眼睛就会杀人。这种重视和规矩是长期遵循的,剧团和演员都自觉而虔诚地遵守,不敢打破规矩。在其他一些戏曲中,也有一些讲究,比如扮演关羽的演员要洗澡、烧香、放鞭炮等等,但始终是恭敬的、神圣的。
千百年来,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封侯,以及戏曲、文学中的描写,一个代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形象关羽出现在世人面前,“精忠报国,与人为善,以智行事,以义交友,以勇作战。”他从“千古奇人”上升为“神中之神”,成为战神、财神、文神、农神。他是一个全能的神,受到历代统治者和人民的崇拜,中国和日本在海外,在国内和国外。
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关羽的崇敬自不必说,就连李自成、张、洪秀全等农民起义领袖,都把关羽当作英雄来崇拜。
不仅如此,在中国、日本、东南亚和海外华人中,对关羽的崇拜依然历历在目。
在人口2000多万的台湾省,关公的信徒多达800万,几乎家家户户都为关公摆好香案、立好牌位、挂上圣像。台湾省关公画像的年销售量远远超过他们最崇敬的神妈祖。
美国“龙岗总会”是一个非政府组织,其祖先是关羽,在华人居住的世界各地有140多个分会。
南亚各国竞相修建寺庙供奉关公教,泰国最为兴盛。
在日本,早在清朝就有关帝庙。几年前新建了一座关帝庙,据说是海外最大的关帝庙。
这些不同的阶级和社会群体,有的同舟共济,有的互相倾慕,有的利益对立,但对关羽的崇拜却是矛盾又是收敛的,一切都是统一的。这种矛盾统一的历史组合是怎样的?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起着凝聚和同化的作用?面对关羽的“拜如日月,尊如圣物”,祭祀庙宇遍布天下,寺庙焚香遍地,是什么让这种超民族、超民族、超信仰、超时代、超汉文化圈的价值趋同现象如此?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人类学教授、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大卫克·乔丹先生曾经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我尊敬你这位大神,他值得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然有意义。仁是爱,义是信誉,智是文化,勇不怕难。如果上帝的子民都像你们关公一样,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这位美国学者的话颇有见地。
在深入研究了关羽的生平事迹和他背后的辉煌之后,我们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中国,文学上有孔子,武术上有龚。一文一武,两圣相映,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不同的是,孔子只有一个形象,我们面前的关羽也不是一个形象,而是三个,恰恰是三者的统一,也就是文化偶像的三位一体。
作为历史人物,他是三国蜀汉五虎将之首,南征北战,忠义仁德,对中国震动很大;作为文艺的典型,他是中国传统美德的缩影,成为一个没有瑕疵的完美超人。作为老百姓崇敬的神,迷信他是降魔护国、止匪断贼、消灾助民的全能中国神。综合三者,关羽其实体现了中国一种传统的道德精神。
首先是忠诚。如果只把这种精神理解为一个愚蠢的忠君,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今天,那将是愚蠢可笑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浩浩荡荡,多少忠诚的先烈,对祖国,对人民,对伟大的事业,就是靠这种精神净化和升华了自己和他人的心灵,凝聚成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其次,信仰的精神。当然,由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不同,这种精神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影响。但是,正确理解、倡导和坚持这种精神,使之成为高尚的人生行为准则,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
第三是仁智精神。这种精神的本质是博爱和文明。
四是勇敢精神,其本质是激励人们奋进、奋斗、创新、探索。
“日头如镜,春秋只是薄云”,这是关岸的形象。
“武穆先成神于大宋,而后徐安妮成圣于鲁,一圣于陕”,是关羽的伟大灵魂。
“庙堂食之,名归妇孺”,这是关羽博大的文化精神。
凝聚在关羽身上,被千古* * * *所压抑的忠义信智仁勇,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和理想,渗透着春秋时期儒家思想的精髓,与佛道思想交汇融合。本质上是中国人的灵魂,像太阳和月亮一样发光,有一种崇高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