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庇阿的论文
简介
上古希腊
古希腊的自然环境古希腊的历史是西方文明史的开端,其创造者是生活在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海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古希腊人。希腊半岛是古希腊活动的中心舞台,对古希腊历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希腊半岛的地理特征之一是靠近西亚和北非,这使得希腊与小亚细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成为欧洲第一个接受西亚农业和青铜文化的地区,也是第一个进入文明的地区。另一个地理特征是山地和有限的可耕地。整个半岛纵横交错,80%是山地,点缀着一些小平原。巴尔干山脉的支脉将全岛分为三部分:北、中、南。希腊北部包括伊庇鲁斯山脉和塞萨利平原。希腊和希腊北部由一个危险的山口和温泉关相连。阿提卡和比奥蒂亚是希腊中部最著名的地区。希腊南部是半岛中的一个小半岛,叫伯罗奔尼撒半岛,只有一个狭窄的地峡与希腊中部相连,所以自成体系,相对封闭。
希腊半岛并没有多少肥沃的土壤,这就迫使古希腊人充分利用每一个可耕种的山谷、沿海平原和山坡来种植地中海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如大麦、小麦、橄榄、葡萄和蔬菜。由于地少人多,希腊半岛很难做到粮食自给自足,人们很早就被迫在岛上殖民,开辟新家园。
但希腊半岛的山区盛产大理石和优质粘土,有利于建筑、造型艺术和陶瓷的发展。山上还有可供古人使用的铜、铁、金、银等矿产,对冶金工商业十分有利。此外,希腊半岛三面环水,港湾众多,尤其是通往西亚的航线上,布满岛屿。在爱琴海航行时,人们的目光一般离不开岛屿和陆地。这些对古人有利的航海条件,促进了希腊以手工制品和原材料为主的对外贸易,所以海运业和海军在古希腊有着特殊的意义。
居民对“希腊”和“希腊人”的概念出现较晚,起源于后来的古罗马人。罗马人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希腊殖民地统称为“大希腊”(magna graecia),因此才有了现代人使用的“希腊”这个名字。古希腊人称自己为“希腊人”,称希腊半岛为“Hellas”。他们不认为自己是海勒斯的土著。在他们看来,希腊最早的居民是勒吉、德里奥、皮拉尔吉和卡里亚。
根据考古资料,早在旧石器时代,希腊半岛就有人居住。尼安德特人化石于1961年出土于希腊东北部。至于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在半岛和爱琴海岛屿上都有发现。
公元前7000年,希腊进入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在希腊各地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布局和房屋结构与西亚新石器时代早期村落相似,农业文化也相似,可见西亚文化的巨大影响。希腊人和后来的希腊人不是一个种族,属于非印欧语系,因为古希腊的一些地名,比如科林斯和克诺索斯的后缀nt和ss,不符合印欧语系的习惯。
公元前三千年末和公元前二千年初,希腊进入了青铜时代。属于印欧语系的希腊人最早迁移到希腊半岛,被称为亚该亚人,后来在希腊南部发展了以迈锡尼为中心的著名的迈锡尼文明。
约公元前12-公元前11世纪,一个叫做多里安人的印欧部落入侵希腊半岛,占领了希腊南部大部分地区和克里特岛等岛屿,摧毁了迈锡尼文明。
多里安人入侵后,希腊居民的分布基本固定。根据方言和亲缘关系,可分为四类:阿迦亚人居住在希腊南部北部(阿卡亚和阿卡狄亚),爱奥尼亚人居住在希腊北部和希腊中部大部分地区(塞萨里和比奥蒂亚),爱奥尼亚人居住在希腊中部隔海相望的阿提卡和乌比亚等爱琴海岛屿,多里安人居住在希腊南部和克里特岛的大部分地区。
史料古希腊史料丰富,可分为实物和文字两大类。古希腊人留下的城乡废墟、墓葬等物质文化遗迹遍布地中海沿岸,甚至近东和中亚地区。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卫城、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宫遗址。此外,大量的雕塑、绘画、钱币等手工艺品也流传下来。它们是古希腊不同时期社会经济状况的证据,也为恢复古希腊人的思想文化发展提供了证据。
文字史料包括铭文、纸莎草文献和古代作家的作品。目前可以解读的最古老的古希腊铭文是爱琴海文明时期的泥板文书,属于公元前2000年后半期。使用的文本是印欧语系的线性文本B,内容多为皇家经济报告。更早的克里特粘土片也被发现,被称为线性字符A,目前还没有被解释。多里安人入侵后,线形文字B随着迈锡尼文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公元前8世纪出现的字母表。这类铭文很多,集中在古典时代和希腊化时代,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纸莎草文献和铭文一样,都是考古发掘出来的文字史料。到目前为止,已经收集了20万件,包括经济、政治、文学和科学作品、私人信件和儿童作业。
古代作家直接流传下来的作品也非常丰富。神话和史诗描述的是一些神和英雄,产生于原始时代末期,具有一定的历史内核。主要代表作是荷马史诗。古希腊人在古代也留下了一些具有强烈现实感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和散文。
古希腊人和古代中国人一样,是少有的具有强烈历史感,形成真正史学的人。他们留下了许多历史著作,其中第一部是希罗多德的《历史》(约公元前484-425年),主要记录了希腊和波斯之间的战争,战争结束于公元前478年,也涉及了战争期间和战前希腊主要城邦和北非、西亚甚至印度的历史。但对其材料的选择和利用还是幼稚的,需要仔细鉴别真伪。
修昔底德的代表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约公元前460-396年)是对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希腊城邦霸权战争的记录,这场战争在公元前411年戛然而止,是古希腊史学的巅峰之作。该书以客观的态度和详实的史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5世纪希腊政治、军事和社会历史的壮丽画卷。
在修昔底德之后,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公元前430-354年)著有《希腊史》、《长征》等书。希腊的历史延续了修昔底德关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历史,这场战争结束于公元前362年。重点仍然是战争和国家间关系,作者的政治立场阻碍了他对历史事实的客观描述和选择。《长征》是一部以回忆录为主题的历史著作,描述了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雇佣军在波斯领土上的艰苦跋涉。
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的作品,记录了希腊城邦一步步从繁荣走向衰落的历史。同一时期的哲学家、政治家、戏剧家、修辞学家的大量著作补充了他们的不足,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埃斯库罗斯和阿里斯托芬的《悲喜剧》、狄摩西尼等人的演讲等。
对于重构希腊历史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巨著,还应该提到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录》(约46-126),该书收录了23位希腊著名人物的传记,涵盖了希腊城邦历史的各个时期。书中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但有些史实经不起推敲。此外,波利比乌斯的《通史》(约公元前205年-公元前120年)、迪奥多罗的《历史集成》(约公元前1世纪)、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约公元前96年-公元前180年),都保留了大量希腊晚期历史的信息。
史学史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后,在蛮族和内乱的双重打击下,欧洲文化倒退,以上帝为基础、为宗教意识形态服务的基督教史学取代了古希腊罗马式的、求真的史学。希腊的历史逐渐被遗忘,古希腊人的作品尘封在私人收藏家和修道院的书库里。虽然拜占庭帝国还保留着一些古典文化的味道,但1204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摧毁了许多古典作家的宝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社会对古希腊的兴趣也乏善可陈。14世纪后,文艺复兴兴起。文艺复兴是被埋没的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实际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由此,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许多作品(包括历史作品)被挖掘和整理出来,引起了人们对古希腊历史的重新关注。此后,直到19世纪,史料的积累和在史料基础上对希腊历史的研究不断取得成果。了解古希腊,了解古希腊历史,阅读古希腊经典,已经成为欧美知识分子受教育的标志和时尚。英国历史学家格罗特的《希腊史》是各种版本的希腊史的代表作。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特洛伊和迈锡尼的发现是19世纪考古学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20世纪,西方史家在材料整理、考证、阐释和考古发掘方面不断前进,出版了无数的通史、专史、专著、论文、古代原著和工具书。英国考古学家埃文斯在本世纪初发掘了克里特文明,将古希腊的历史向前推进了约1000年。近年来,西方历史学家不仅在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等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还开拓了社会史领域,出现了家族史、妇女史等多部著作。
用唯物史观研究古希腊历史的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光辉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反都灵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多处论述了古希腊历史的一般问题和个别问题,得出了许多结论,这些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解释的基础。当然,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具体结论是随着史学的进步而发展和扬弃的。
第一个尝试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古希腊历史的是前苏联的历史学家。20世纪二三十年代培养了一支研究队伍。萨尔格·野夫于1934年出版的《古希腊史》是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撰写的古希腊通史著作。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前苏联的历史学家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反思,修正了许多过时的提法,在经济史和社会史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
第六章上罗马
简介
古代意大利
意大利的自然环境意大利是古罗马国家的发源地。其地理和自然条件对古罗马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
意大利是一个深入地中海的大半岛,被称为亚平宁半岛是因为亚平宁山脉贯穿全境。半岛三面环海,东临亚得里亚海,南临爱奥尼亚海,西临第勒尼安海。北部高邑的阿尔卑斯山成为它和中欧之间的天然屏障。意大利半岛的气候属于地中海型,冬雨夏旱。年平均气温比较高,但是很少有冷热。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土地相当肥沃,有利于农牧业发展。意大利虽然有很长的海岸线,但缺乏良好的港口,所以其航海业不如古希腊沿海国家发达。
早在旧石器时代,意大利半岛就有人居住。在新石器时代,利古里亚人可能是通过今天的西班牙和法国从非洲来到意大利的。(1)公元前2000年代初,属于印欧语系的部落从北方越过阿尔卑斯山,陆续进入意大利。这是意大利人的祖先。拉丁人就是这些部落中的一员。
在古意大利半岛,除了拉丁之外,还有许多种族和部落,其中以伊特鲁里亚人和希腊人最为重要。
伊特鲁里亚人一般会想到小亚细亚的吕底亚。(2)他们是公元前8-6世纪意大利半岛上的一支强大力量。他们主要居住在意大利中部的台伯河和亚努斯河之间。在他们最繁荣的时期,占据了北面的波河流域,在拉丁、坎佩尼亚和科西嘉也有他们的殖民地。事实上,帝国后期的罗马也在其控制之下。
公元前8-6世纪期间,希腊人移居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建立了许多城邦,其中以锡拉丘兹、塔灵顿、图里等最为著名。
此外,还有一个高卢人(凯尔特人)在波河流域。他们在公元前5世纪末从阿尔卑斯山北部进入波河流域,长期威胁着罗马。但最后还是被罗马毁灭了。
与世界其他古代史领域相比,罗马史的史料要丰富得多。
从类型上来说,可以分为铭文、公文、钱币、古物、文献。其中,古物和文献资料最为重要。
在罗马,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古物,其中比较完整的有万神殿、弗拉维竞技场、提图斯凯旋门、图拉真纪念碑、罗马渡槽等。还有更多是从地下挖掘出来的。举世闻名的庞贝古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这些实物资料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罗马人过去的生活和生产,还可以发现罗马从繁荣到衰落的全过程。
除了大量的实物资料外,文献资料丰富多样。既有拉丁作家的作品,也有保存至今的希腊作家的评论。既有政治家之间的书信,也有浩如烟海的历史巨著。内容极其丰富复杂。
古罗马最早的文献资料是年表。这是古罗马祭司为编制历法而写的。年表以每年选出的行政长官或两位领事的姓名为依据,主要记录当年发生的重要事件。古罗马年表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文字短小著称。直到公元前3世纪,祭司长们才编纂了一部详细的编年史。可惜这些资料只有一部分间接流传至今。
公元前2世纪,古罗马世界(约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18年)出现了古代欧洲最杰出的历史学家波利提乌斯。波利比乌斯出生于希腊中部城市麦加拉的一个贵族家庭。公元前168年皮特纳战役后进入罗马,后在西庇阿家族的支持下成为小西皮亚的教师和职员。在罗马期间,他写了一部40卷的通史,全面叙述了公元前264年至146年希腊、罗马和地中海东部国家的历史,但只保存了前5卷,仅剩下35卷流传至今。
另一个* * *和时代的历史学家是萨鲁斯提乌斯(约公元前86-34)。主要作品有《卡提林阴谋》、《朱古达之战》、《晚年写的历史》等。《历史》是一部五卷本的书,主要记述了公元前78年至公元前67年的历史事件,但流传下来的只是一些片段。
在* * * *时期的罗马史学著作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朱莉娅·凯撒(公元前101-44)留下了两部著作——《高卢之战》和《内战》。《高卢之战》有八卷,前七卷是凯撒写的,第八卷是历史学家希尔蒂斯写的。这本书讲述了凯撒管理高卢的故事,包括他对高卢人和德国人发动的一系列战争,以及他在公元前55年和54年对不列颠岛的两次入侵。还描述了高卢的景观情况、物产状况、民族分布、风俗民情。《内战》分为三卷,描述了他战胜庞贝及其党羽的故事。在这两部作品中,虽然有为自己辩解和夸大失实的地方,但毕竟是当时的人写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李伟(公元前59年-公元17年)是屋大维时代最著名的学者和历史学家。他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帕多瓦,与屋大维关系密切。他曾经是屋大维的孙子克劳迪斯的老师。他一生致力于以通史的尺度撰写一部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简称“罗马史”)。这本书描述了从公元前754年到公元9年的罗马历史。全书142卷,保存下来的只有35卷。李伟的作品重在回忆罗马自建城以来的艰辛与辉煌,激发罗马人的爱国热情。书中充斥着道德说教、复古思想、爱国思想以及对* * *和体制的赞美。李维在著作中引用了波利比乌斯和许多编年史家的史料,这对研究早期罗马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位比李煜稍晚的著名历史学家是塔西佗(约公元55-120)。主要著作有:编年史、历史、阿古利科拉和日耳曼尼亚传记。《阿古利科拉传》是塔西佗写给他岳父阿古利科拉的传记。阿古利科拉是一位被罗马征服英国的将军。他的生平事迹与英国息息相关,所以塔西佗在这本书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英国。这是研究英国早期历史不可缺少的文件。《日耳曼通志》主要描述了氏族公社后期日耳曼各部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是最早全面记录古代德意志人的文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编年史》,卷***18,记录了从奥古斯都之死(公元14年)到尼禄之死(公元68年)的54年罗马历史。历史***12主要描述了从加尔巴(公元68年)到图密善统治时期(公元81-96年)的历史。塔西佗的两部著作几乎把罗马的历史从头到尾描述了1世纪,是我们研究罗马帝国早期历史最珍贵的史料。
几乎与塔西佗同时,希腊和罗马分别出现了两位伟大的传记史学家普鲁塔克和苏埃托尼乌斯。普鲁塔克(约46-126)出生于希腊中部的克罗尼亚。据说他是图拉真和哈德良的老师。他的代表作是《希腊罗马名人传》(又称传记),现存50篇,大部分是两人合传(有类似事迹的希腊罗马名人合传用于对比叙述)。在人物传记中,普鲁塔克引用了大量的原始材料,提出了自己对人物的评价。因为普鲁塔克记录了许多史实,保存了许多失传的史料,所以他的作品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苏埃托尼乌斯(公元75-160)出生于一个军事官僚家庭,曾担任哈德良皇帝的侍从秘书。由于职务上的便利,他能够阅读皇室和国家档案馆中的文件,熟悉历代的故事。苏埃托尼乌斯著述丰富,但流传下来的只有一本《十二凯撒传》。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传记集。从凯撒到图密善,每个皇帝都有传记。苏埃托尼乌斯的作品材料丰富,角度新颖,可以对塔西佗的作品作一些修正和补充。
阿皮亚(约95-165)是帝国早期杰出的历史学家。他是希腊人。他曾经是皇帝国库的检查员和埃及的总督。他的《罗马史》共有24卷,其中11卷保存完整,分别是西班牙战争、伊利里亚战争、汉尼拔战争、叙利亚战争和米特里达提战争,还有五卷内战史。该书按照地域、省份、民族、事件分卷,详细记录了罗马所有的重大战争。五卷本的《内战史》是现存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分,几乎囊括了罗马内战的所有基本史料。
继阿皮亚之后,另一位历史学家是迪奥·盖乌斯·卡西乌斯·朗基努斯(公元155-235),他也是希腊人。他曾担任非洲的执政官和总督,撰写了80卷的罗马历史。“罗马历史”一直写从伊尼亚到他自己的时间(公元229年)。36-60卷已完整传世,仅保留其他卷的片段。这部作品对* * *末期,1年到2世纪这段时期的帝国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罗马最后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是阿米·安努斯·马斯里内·尤努斯(公元330-400年)。他出生在叙利亚城市安提阿的一个贵族家庭,是希腊人的后裔。他早年在罗马参军,退役后在罗马学习历史。他用拉丁文写了一部罗马历史,这部历史始于公元96年图密善皇帝之死,止于公元378年的亚德里亚堡战役。可以说是塔西佗历史的续篇。这本书的原卷是365,438+0,可惜第一卷65,438+03已经丢失,现在只剩下最后一卷65,438+08,包括公元352年到378年二十六年间的历史事件。他的作品不仅保留了大量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的资料,还保留了西方历史学家对匈奴的最早记载。
除了以上的历史文献,还有很多作品值得我们关注。如西塞罗的演讲集和通讯录;奥古斯都自传;凯尔·奥雷利奥之后的皇帝历史,由希罗迪安撰写;狄俄尼索斯的罗马古物;瓦罗的拉丁语等等。它们都为我们研究罗马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是我们研究罗马史不可缺少的第一手资料。
史学史对罗马史的研究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开始了,当时的人文主义者为了寻找未来资产阶级统治的原型,对古罗马国家和法律权利的历史特别感兴趣。到了17和18世纪,由于欧洲极权主义的建立,学者们特别重视罗马帝国政治史的研究。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吉本的书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全书共分71章:前三章是开头,简要概括了从奥古斯都到80年代的历史事件。第四章从180开始,记录开始详细。然后按时间顺序讲述故事,一直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到16世纪的宗教改革结束。这本书的出版立即在英国文坛引起了轰动。“爱德华·吉本”这个名字几乎成了“史学”的代名词。
几乎与此同时,西方历史上开始形成一种新的思潮,对古代传统进行怀疑和批判。意大利人维科和法国人傅彪是这一思潮的主要代表。维柯在他的《新科学的基础》(又译《新科学》)中证明,罗马人在他们的历史生活之初也有一个“宗教的”和“英雄的”时代,所以公元前3世纪以前的罗马历史只是一部神话传说的历史。法国人傅彪在1738年写的一篇题为《论前5世纪罗马历史的不可思议性》的文章,试图证明古罗马历史只是修辞学家编造的产物。这种历史批判的倾向促进了历史科学中科学批判方法的出现。
普鲁士改革时代的著名政治家尼布尔第一个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新的批判方法。当他在柏林大学教授罗马史时,他从批判前人的作品开始。他认为,过去的历史学家,包括著名的大历史学家,往往是从一个地方抄到另一个地方,而不是去钻研原始材料,因此犯了很多错误。所以他在编纂《罗马史》时,坚决不用二手资料,完全依靠原始史料。1811年,尼布尔的《罗马历史》出版。这本书善于批判古书,观点新颖。它被认为是现代史上的杰作之一。
从1854到1856,迪奥多·芒森的三卷本《罗马历史》问世,并很快被翻译成各种欧洲语言。在书中,蒙森以极其丰富的内容详细描述了罗马和中国的历史。蒙森说,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让更广泛的读者获得一些关于古罗马的更真实的知识”。他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但成就远不止于此。实际上,他为罗马史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他是从大量文物入手的,所以经常能做出前人没有做过的新颖独到的想法。蒙森的《罗马史》集中体现了19世纪西方史学专业化的成果,几乎影响了罗马史研究中的一个时代。
19世纪后期以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罗马历史上的经济现象和社会关系,出现了许多研究罗马经济史的著作。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弗兰克的《罗马经济史》、《古罗马经济研究》;罗斯托夫采夫的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但这些作品似乎有将古代史现代化的倾向。
进入20世纪后,集体创作成为现代历史发展的重要特征。12卷的《剑桥古代史》和10卷的《苏联世界通史》就是这一时期集体创作的结晶。《剑桥古代史》包括罗马史在内共有六卷,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罗马史专家都参与了这本书的写作。因此,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世界通史》从世界史的角度对罗马的兴起、发展和灭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对我国的世界史和罗马史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战结束后,特别是最近二十年,罗马史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这些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们越来越重视考古学的重要成果,并将其与历史的研究紧密联系起来,从而纠正了古典文献中的一些错误,使罗马史的研究更加科学。二是研究范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除了意大利这个帝国的中心,几乎所有的省份都被研究过。第三,研究视野越来越广。除了政治经济史,还有社会史、文化史、宗教史,拓宽了罗马史的研究领域。在这一时期,对罗马史研究影响最大的是芬利(M.I. Finley)、布朗特(P.A. Blunt)、塞姆(R.Sem)、莫米利亚罗(A. Momigliaro)、拉斯特(H.Raster)和瓦特(K.D. Watt),他们都对罗马史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