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刀石和马步箭中的“石”和“步”到底是什么意思?
“石头”
石硕子,也就是专门为考试准备的石头,呈长方形,两边有可以用手指挖的地方,但不深。也分三号,一号300斤,二号250斤,三号200斤。
“一步”
就是不骑马的技巧,也就是踏射。
清代武术体系
分级考试
清代的武举是按照物品清单的程序进行的,考试大致分为四等。(1)儿童测试:在县政府进行,以吴秀才为成功候选人。(2)省考后在省会举行,考生为吴。(3)考试在北京举行,通过者为武进士。(4)殿试:经考试取得武进士资格的人,通过殿试(又称廷考)分为三等,称为“前三品”。阿甲是前三名,第一名是吴状元;两个是吴邦彦,三个是吴。前三名被称为“丁家”,被授予“无棣和”资格。十几个人被授予“给武进士做后台”的资格。二甲以下的属于前三名,同样授予。
宫廷考试和他的任命。
宫廷考试的规格很高。一般皇帝自己考。宣布考中后,太和殿点名,西长安门外挂榜,赐状元吴甲胄。然后巡营护送武状元到第一名炫耀荣誉。第二天,在兵部举行盛大的“试宴”,武状元的铠甲、大刀等。分别颁发给了学者和银两。到了清代,同为武进士的科甲等级差别很大,但一、二、三甲的等级和荣誉却大相径庭。状元自然是出尽风头。在他排名第三之后的三天之内,他就可以穿着红色的衣服,在大街上受到称赞。这真是所谓的春风,到处都是风景。经过宫廷考试,通常马上由兵部授予官职。
顺治三年(1646),徐兵为清代武术第一门派。当时规定,吴国的冠军授予征品参将,吴国的冠军授予三井游击队,吴国的授予征品统帅。二级是五级的驻军,三级是五级的驻军。康熙年间,又有变动,改为半营,是直接领兵的官员;另一半是朝廷侍卫。雍正五年(1727)规定,武状元授予御前一等侍卫,吴邦彦、二等侍卫,再前十名授予三等侍卫。其余的都在兵部登记,并被授予驻军职责。雍正以后,各朝对武进士的封官授衔有所变化,但授衔顺序基本是以康熙朝的定制为主。
考试分为三个环节。
清代各级武术的考试,一般是三年一次,各科录取人数也是固定的。然而,除了常规课程之外,往往还会增加所谓的“科恩”,在常规金额之外还会增加一点“宽限”。这种“科恩”和“恩宠”是由皇帝直接控制的。无非是争取人心,吸收更多勇敢的人为统治者效力。考试方式和明朝差不多,分一、二、三届。有一两局尝试了弓马的技巧,称之为“外场”;三试论武侠经典,谓之“内场”。一考,马上射箭,三马奔腾,九箭奉上。如果三箭命中目标,则合格。未达到三箭者不得参加第二场比赛。乾隆年间增加了一个马射“大地”,俗称“摘帽”,旨在考察射的能力。
两次考试,步射和技巧勇气。所谓“技术勇气”,其实主要是衡量膂力。一* * *三项。头拉硬弓,弓分12力、10力、8力三号,还有12力以上的号弓。考生可自行选择弓号,限三次,每次都是满员。冬季两项大刀分为120公斤、100公斤、80公斤三个尺寸。试刀者首先要从左到右读刀,前后胸上舞花。刀号可选,以一次完成为准。第三项是带石硕子,也就是专门为考试准备的石头。是长方形的,两边有可以用手指挖的地方,但不深。也分三号,一号300斤,二号250斤,三号200斤。考场上有300多斤的《世说》。石数的考生选择提起胸腹部之间的石锏,然后借助腹部力量,将石烁底部左右两侧暴露一次,称为“祭印”,一次完成为合格。所有考生必须有弓、刀、石两项第一、第二的成绩,不超过两项第三的成绩为不合格,取消三门考试资格。
第三场是试卷,当时叫“文成”,也叫“内场”,相当于文化考试。对于大多数军人来说,内场考试比外场考试更难,因此考试方法不得不经常改变。一开始是考策略,讨论文章。“策略”相当于提出问题,“理论”就是根据问题写一篇议论文。顺治分为两篇,分别是战略两篇和理论两篇,题目选自四书和兵书。康熙年间改为一品二品。题目出自《孙子》、《伍兹》、《司马法》,题目只出自《论语》、《孟子》,考试难度较小。乾隆年间改为一题一题,均选自《五经七书》。嘉庆年间,考虑到要写的武人太多,采取的策略大多不合格,很多优秀的外野手也经常败在内场,就干脆废除了策略论,按要求默写了一段武经七书,通常只有100字左右。这种盲目迁就使得内场考试水平越来越低,到最后几乎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存在。当时社会上有很强的歧视习武人士的倾向。这一变化之后,武人被文人视为粗鄙的武人,武人的社会地位并不比清初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