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更加有效,是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得以坚持的关键。在“过三关,突破三关”的课堂教学打磨活动中,笔者通过观摩或磨课,发现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地方。下面通过两个案例简单说一二。

案例1:

一位老师在教七年级数学“探索平行线的条件”时,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读课本,找出图中的同余角。并说明等腰角有什么* * *相同的特征?

课堂观察:老师布置任务后,四人小组积极参与阅读和讨论。学生对照课本上给的材料,能快速准确地找出图中的全等角,但总是漏掉三线八边形与全等角* * *相似的一点。经过又一轮的合作,一些小组终于发现,两个角度相同的边可以组成一个“F”形。于是在这个团的拖拽下,团合作结束了。

反思:

1.因为“探索直线1平行的条件”这一节是几何教学的起始节,学生缺乏对角线位置关系的基本认知基础,找不到突破口。

2.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习惯于做倾听者,很少或从不表达个人想法,因此无法准确表达自己所了解的内容。

3.教师对学生学习中的困难预设不足,小组合作中的关键问题不合理,问题太大,对学生的指导不明确具体。

案例二:

当一位教师在讲授七年级数学《探索直线与平行线ⅱ》时,让学生理解整本教材,并安排以下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1,如何识别内角?同侧内角?

2.你知道为什么教材里会有讨论吗?

3.看完教材,独立完成习题1 ~ 2,习题1 ~ 2。

课堂观察:由于有上一节的认知基础,经过15分钟的自主学习,部分学生能正确找出内角和同边内角,合作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能准确概括内角和同边内角的特征;能找到“内错角相等或同侧内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的结论;正确完成教材后也可以在课堂上练习。但基础差的同学还是解决不了第一道题,甚至不明白题目的基本要求。最终,这堂课因为部分同学未能完成学习任务而令人遗憾。

反思:

1.小组成员差异较大,部分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导致理解能力差,课堂效率低。

2.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只关心自己,不带动组内其他同学。组长组织意识和能力差。

3.学生缺乏展示成绩的勇气。

然而,我们也欣喜地发现,许多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解决许多问题,甚至在许多情况下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学生的创造力毋庸置疑,但是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规范性,还是需要我们不断的训练。

应对策略:

1.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注重引导和指导,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设计适当的级联问题组,问题不能太小,没有思考深度;不能太大,学生无从下手。问题要恰到好处,让学生结合自己最近的发展领域跳起来摘桃子。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找到类比和转化的思路。让学生在每一步思考中找到突破点,并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利用课堂演示及时训练学生。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和能力,那么就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把整本教材分解成小块,一个一个的落实问题。团队领导应接受组织技能和带领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培训。这种训练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要正常,上课要用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培养小组长。同时,教师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学会讨论问题,表达个人观点,学会参与竞争。

3.正确处理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在合作前一定要留出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去探索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而且在教学中要注意把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否则,要么是对资优生“集权”,要么是假合作。

4.及时有效的评估也至关重要。及时有效的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45分钟的效益,这也是合作学习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总之,面对习惯于传统接受式学习模式的学生,我们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培养他们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合作习惯,从而使他们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