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体育教学模式改革论文集
摘要:体育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时期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应符合素质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在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基础上,还要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科学的锻炼方法和终身锻炼理念的目标。
关键词:新时期;体育教育;素质教育;改革
体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意志品质、完善学生个体人格、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等一系列重要功能。由于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同,体育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也不同。这些不同阶段的体育教学模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同构成为现阶段我国体育课程的教学体系。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阶段。体育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根据新时期素质教育改革的根本要求,改革和调整自己的教育模式。
一、新时期推进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1.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题中之义。如前所述,素质教育是能力教育,强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均衡发展,是相对于传统应试教育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是我国各阶段所有教育模式改革的总要求,体育当然也不例外。与其他教育课程和内容相比,体育在增进学生体质健康和培养个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推进自身教育模式的改革。
2.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符合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各行业、各领域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除了要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有良好的身体机能,以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和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新时期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本质上符合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3.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符合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的总体要求。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单纯追求竞技体育成绩的“体育强国”转变为倡导全民参与的“体育强国”。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承担着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普及体育专业知识、树立终身体育理念等一系列功能。因此,大力推进新时期体育教育模式的改革,符合体育发展战略调整的本质要求。
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许多调查结论和研究结果表明,与同年龄组的外国学生相比,中国青少年的整体身体健康和身体机能水平是完全落后的,缺乏体育锻炼是造成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身体机能水平的目标。因此,推进新时期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是要把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作为最重要的目标。
2.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通过实施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将大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培养学生科学的锻炼习惯。在传统的体育课课程中,教师专业水平不强,忽视对学生锻炼习惯和方法的科学指导,导致事故层出不穷。通过实施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科学运动,还要帮助学生养成日常科学锻炼和运动的习惯,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4.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终身体育是世界各国体育教育普遍倡导和推崇的理念,也是新时期我国体育教育模式改革应达到的目标之一。通过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使他们始终保持对参与体育运动的浓厚兴趣并获得持久的快乐,最终达到提高身体健康和国民体质的目的。
三,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各阶段教育最主要的问题是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从根本上说,中国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虽然体育课已经纳入中考的考试内容,并占据一定的分值比例,但体育课的比重明显低于文化课。为了获得相应的分数,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机械地训练考试内容,忽视身体机能的全方位锻炼。另外,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不惜牺牲体育课的教学时间和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所以体育课“被绑被占”也是正常的。
2.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低。目前,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没有专业教育基础或学历,或者很难定期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因此很难有效提高教学的专业水平。
3.体育课程体系不完善。体育教学是一个完整系统的教学体系,包括各种教学任务和目标。但是,从目前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很多学校的体育课程体系并不完善,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大部分教学内容都严重缺失。
第四,推进我国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1.多关注体育。为有效推进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必须全面重视体育教学,将体育课程纳入中考考试内容,提倡日常考试与现场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模式,使考试成绩充分反映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健康水平。学校要保证体育课的教学时间,改变重视文化课,忽视体育课的现象。
2.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一方面,加强现有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保证体育教师定期接受专业培训。另一方面,广泛引进优秀的社会专业人士或优秀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3.完善体育课程体系。在现有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全面完善体育课程体系,将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体育的兴趣、科学的体育模式和终身体育理念纳入体育课程体系,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参考资料:
杨小勇。生活--体育的真正回归。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 (6)。
[2]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2 (5)。
作者:刘一帆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