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产业繁荣、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生态宜居、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

“1”和“十四五”期间,产业繁荣、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只有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有高层次需求。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物质第一,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虽然成功实现了脱贫目标,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差不大。扶贫成果有待巩固和深化,可能出现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等问题。“十五”期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围绕产业繁荣、生活富裕的要求,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夯实农民开展社会活动的经济基础。

2.“十四五”期间,相对均衡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准则。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中国农村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一是城乡发展相对不平衡。2020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3834元和171365438 0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27007元和13713元。无论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来看,城乡差距还是很大的。

2.2.二是地区发展相对不平衡。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经济水平相对较高。比如2019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876元,接近3万元,而与浙江相邻的中部省份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416元,可见地区发展不平衡。

2.3.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目前农村在产业繁荣方面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收入单一等问题,不利于农民的长远利益和农村的长远发展。

3.“十五”期间,生态宜居和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

生态环境历来为党和国家所重视,“两山论”作出了“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重要论断。这对农村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为产业繁荣提供资源基础,通过合理开发生态资源为富裕生活提供资源保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提供资源和动力。

同时,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要求,也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实施的保障。通过有效治理,党和国家各项乡村振兴政策在农村遍地开花,充分调动农民、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提高了政策有效性、实施效率和参与积极性。

4.“十四五”期间,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之一。道德和文化属于精神范畴,具有更深更持久的力量,能够凝聚灵魂,产生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乡风则是道德和文化的凝练和表达。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乡风建设,通过营造良好的社风、民风、乡风,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同时,乡风建设也是衡量乡村振兴实施情况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