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炭疽病的致病机理

猪炭疽是由芽孢杆菌引起的,属于芽孢杆菌科,需氧芽孢杆菌属。它是一种长而直的杆菌,革兰氏阳性,长3 ~ 5微米,宽1 ~ 1.5微米,有荚膜。单个或3 ~ 5个菌体在患病动物体内连接形成短链。菌体连接处扁平,如刀切或微凹,竹节状,自由端钝圆。荚膜可以在动物体内形成,但一般不会在普通培养基上形成。在厌氧条件下,细菌随着尸体的腐烂而死亡,荚膜仍能存留,称为“菌影”。孢子不会在活的炭疽尸体或未被解剖的尸体中形成。一旦接触空气和游离氧,在一定温度(12 ~ 24℃)下可形成孢子。孢子呈椭圆形或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或稍向一端,并不比细胞大。

炭疽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 ~ 37℃,最适pH为7.2 ~ 7.6。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中即可生长。在普通培养基中形成由几十到几十个菌体组成的长链。菌落扁平,灰白色,表面粗糙。低倍镜下,菌落边缘卷曲。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不溶血。强毒炭疽杆菌在普通肉汤培养基中可生长成菌丝体或紫色菌落,上清液透明,管内有大量白色絮状沉淀。轻轻摇动时,沉淀物上升后逐渐下沉,絮状物绕成一团时不易摇动。刺培养2-4天后,明胶可沿刺线生长成白色倒置松树,沿刺线从表面向下液化成漏斗状。该毒力菌株具有很强的液化能力。

炭疽杆菌能发酵葡萄糖,产酸但不产气,不发酵阿拉伯糖、木糖和甘露醇。VP试验阳性,不产生吲哚和H2S,但能还原硝酸盐。在每毫升含0.05~0.5 IU青霉素G的固体(琼脂平板)或液体(肉汤)培养基中培养时,细菌膨胀、粘附,显微镜检查时,炭疽杆菌呈串珠状,诊断中常用其作细菌鉴定。

炭疽杆菌存在于被炭疽污染的尸体、土壤和水中。患病动物死亡后,炭疽存在于各种器官、血液、淋巴系统、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其中脾脏所含细菌最多,其次是血液。

炭疽杆菌的生殖细胞对外界抵抗力弱,在夏季解剖尸体中24 ~ 96小时内死亡。在阳光下可存活6 ~ 15小时,在干血中可存活1个月。在70℃加热10 ~ 15分钟,或煮沸可导致立即死亡。当温度低于20 ~ 10℃3周,炭疽可在骨髓中存活1周而不被剖开。一般的消毒剂可以在短时间内杀死这种细菌。但炭疽孢子形成后,抵抗力特别强,在干燥状态下,在阳光直射下可存活30 ~ 50年甚至更长时间,100小时。它可以在被炭疽污染的土壤、皮肤、毛发和炭疽尸体掩埋地存活数十年。如果粪堆内温度达到72 ~ 76℃,可在4天内死亡。煮沸需要15秒以上,121℃高压灭菌需要10 ~ 15分钟才能杀灭。消毒剂为5%石炭酸1 ~ 3天,3% ~ 5%来苏儿10 ~ 24小时,4%碘酊2小时杀灭孢子。对畜舍、用具、粪便等进行现场消毒。可用20%漂白粉,或3% ~ 5%热氢氧化钠溶液,2% ~ 4%甲醛,0.5%过氧乙酸,0.1%氯化汞溶液进行。用2%盐酸和10%食盐浸泡被炭疽杆菌污染的皮肤,在30℃需48小时,在18 ~ 22℃需72小时消毒。